是什麼使太湖源長盛不衰——淺談太湖源生態旅游營銷策劃
李士根
太湖源是我市第一個生態自然旅游風景點,從景區開業以來,游客蜂湧,長盛不衰,她的秘訣在哪裡呢?
筆者最近與太湖源華總閑談中發覺,他摸准市場的脈搏,迎合游客的需求,大膽創新多變的營銷策略,是他取勝的一大法寶。
旅游景區這個特殊的商品,要推向市場,全靠促銷,這營銷到位了,促銷到了游客心靈中去了,客人才會紛至沓來。不然,你的景點最好,也只會門可羅雀。
早在景區開發的前期,如何給景點取名,也是有一番爭論的。這地方原來就叫龍須溝,也有叫猢猻溝的,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叫生態溝什麼的,可華抗美先生以獨特的眼光,以其超群的睿智,冠以景點“太湖源”之名,一炮打響了江浙滬。一個落地鏗鏘有聲的名字竟有那麼大的轟動效益,這是令許多人意想不到的。華抗美先生說,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太湖是個多麼響當當的地方啊,她的源頭就更是讓人遐想而誘惑了。
在景點的營銷中,華先生善於不斷出新招,以吸引四方客人。他的“住農家木屋,吃農家米飯,喝農家土酒,品農家香茗,睡農家板床,做農家甜夢”的促銷活動,一個“農家”為主題的生態游,曾喚起了多少蘇杭“天堂”人的追憶和向往。
年初的“野猴節”上,推出的 “萬人媽媽尋源頭,旅游局長當導游”活動,迎合了現代城市人對自然、本真的向往和獵奇心態,讓太湖源頭的“三八節”如火如荼,高潮迭起。
今年的夏天,40多度連續高溫天氣,像是故意同城裡人作對。太湖源頭推出的“嬉水納涼大會”,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城裡人的心。一句簡單樸實的“太湖源頭開大會了”讓人回味無窮;特別是那幅照片,一群赤膊露著小雞雞的活潑男孩站在源頭的溪水中,誘惑了多少城裡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
還有他們曾推出過的,秋天的“野菊花節”,冬天的“火把節”等等,以淳樸本真的生態游為基點,無不給人一種強烈的誘惑。
旅游營銷和商家營銷一樣,也是推銷自己的產品。太湖源不斷研究游客的心理變化,滿足游客的欲望,推出系列的生態文化理念,緊緊攥住人們的心態和需求,贏得可觀的市場份額,才使景點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