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介紹

作者: i1ctrip

導讀武陵源,位於湖南省西部,距省會長沙約400公裡。這由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部分組成的國家級著名旅游風景區,總面積369平方公裡,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區面積53.5平方公裡,二級保護區面積55.5平方公裡,三級保護區面積203平方公裡。現辟有游路14條70公裡,觀景點560多個。 武陵源屬世界上罕見的砂岩風林地貌,整個景區內,溝壑縱橫,岩峰高聳,綠樹翠曼,獸鳥成群, ...

武陵源,位於湖南省西部,距省會長沙約400公裡。這由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部分組成的國家級著名旅游風景區,總面積369平方公裡,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區面積53.5平方公裡,二級保護區面積55.5平方公裡,三級保護區面積203平方公裡。現辟有游路14條70公裡,觀景點560多個。 武陵源屬世界上罕見的砂岩風林地貌,整個景區內,溝壑縱橫,岩峰高聳,綠樹翠曼,獸鳥成群,有"大自然迷宮"、"天下第一奇山"這美譽。

張家界,又名青岩山,為國家第一個森林公園所在地。這裡,3000座奇峰拔地而起,岩峰的四邊如斧砍刀削般齊整而又形態各異。各縫幽谷間,一年四季,泉流巨瀑,構成了一幅幅奇特美妙的圖畫,主要游覽點有黃獅寨、腰子寨、袁家界、砂刀溝、金鞭溪等。

索溪峪,原屬常德地區慈利縣,1988年8月大庸市武陵源區政府成立後劃歸武陵源管轄。索溪峪的景觀,以山水為依托。不僅山奇、水秀,而且橋險、洞幽。有十裡畫廊、西海、百丈峽、寶峰湖、黃龍洞等游覽點200多個。

天子山,位於武陵源景區北部,南與張家界相接,東連索溪,總面積100平方公裡,辟有黃龍泉、茶盤塔、老屋場、鳳棲山、石家檐5個游覽區,有一座天橋、2個天池、4個天門、5個溶洞等80余個景觀景點。

天子山居武陵源景區地勢最高處,其中主峰1250余米,登臨居上,俯瞰腳下成千峰林,漫無邊際,白雲迷霧,環繞漂浮,景觀氣勢磅礡,層次豐富。"雲霧"、"月夜"、"霞日"、"冬雪"為天子山天像四大奇觀,觀後使人胸襟開闊。

總之,張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各景區,既各有特色,又難於分割,互相映襯,互為依托,由此構成了武陵源熔"雄奇、險峻、渾厚、幽深、秀麗、野趣"於一體的壯美風光。

武陵源,又是一個綠色寶庫和天然動物園,武陵源的植被屬於中亞北部常綠闊葉林,森林覆蓋率在95%以上。成片的原始次生林中,有植物種類1000余種,其中木本植物93科510多種,比整個歐洲擁有的樹木種類多一倍以上,著名稀有樹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香榧,銀鵲等190多種。武陵源的奇花異草也很豐富,在別地很難找到的珍奇花草,在這裡隨處可見。中國地學界和林學界稱這裡為植物標本國。武陵源又是一個天然的動物園,整個景區內,有世間少有的珍奇鳥類6目41種,珍奇獸類28種。

武陵源的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這裡終年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至15攝氏度左右,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帶,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左右,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帶,年平均氣溫12攝氏度左右。一年之中,最冷為2月,月平均氣溫在1.6至2攝氏度之間。最熱為7月,月平均氣溫29至32攝氏度左右。全年降雨量1200至1600毫升,年降雨日140至180天,無霜期260至300天。

武陵源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春季為每年的3月到6月,到了6月下旬,武陵源開始進入夏季,直至9月上旬。武陵源夏季的平均氣溫在22至26攝氏度之間,最高時也不過32攝氏度左右。此時,許多地區酷熱難當,而這裡卻一派清涼,是避暑消夏的理想處所之一。

武陵源的秋季,大約從9月中旬開始,終於11月底,共約80天。月平均氣溫12至15攝氏度。這時天高氣爽,雲量、氣壓等均較適中,山野峰巒間的景色,極富層次感,如油畫般壯麗。因此,此時往往游人如織,熱鬧非凡。

冬季的武陵源,氣溫雖然較低,但也不十分寒冷,從頭年12月上旬到翌年2月底,這段時間月平均氣溫為3至4攝氏度,降雪多為1月下旬到2月上旬,如逢降雪到這裡旅游,因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定會讓人激動不已。

武陵源風景優美,民族風情也十分濃郁。居住在這裡的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習慣。到土家苗寨作客,與他們一起過"社巴節"、"四月八"、"趕秋節"或參加跳擺手舞、茅古斯無、鬥牛等文娛體育活動,另有一番情趣。

武陵源景區東南28公裡即為湘西重鎮張家界市。這座正在建設中的新興旅游城市,既是武陵源旅游風景區的依托,也是湘西和武陵源區域的交通中心與旅客集散地,且本身的旅游資源亦很有特色,各類景觀景點較多。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