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之鳳凰

作者: 33776129

導讀總算耳邊不清靜的到了鳳凰,打了個車去虹橋,我們訂住的房間在“沱江人家客棧”,網上被很多人好評的包大媽家,除了它的地理位置好,在江邊又是黃永玉的新居奪翠樓旁,還因為包大媽人很好待人真誠。到了虹橋,被一個所謂的導游騙著帶路帶到反方向了,只好求助包大媽來接,挺不好意思的。我們在客棧休整一會兒開始找有名氣的地方吃飯,首先發現“黑仔飯店”就 ...

總算耳邊不清靜的到了鳳凰,打了個車去虹橋,我們訂住的房間在“沱江人家客棧”,網上被很多人好評的包大媽家,除了它的地理位置好,在江邊又是黃永玉的新居奪翠樓旁,還因為包大媽人很好待人真誠。到了虹橋,被一個所謂的導游騙著帶路帶到反方向了,只好求助包大媽來接,挺不好意思的。我們在客棧休整一會兒開始找有名氣的地方吃飯,首先發現“黑仔飯店”就在十幾米遠的地方,很是開心,因為我們來得晚很幸運的坐到了靠江邊的位置,於是我們頎賞著江邊的美景,吃著這家店最有名氣的酸辣魚,聊起了幾天來的辛勞和樂趣,敲打著僵硬的小腿,發現“痛並快樂著”就是這種感覺了。

八點多,包大媽的兒子帶我們泛舟沱江,指給我們看最古老的吊腳樓,講述一些傳說故事,頎賞夜色中的虹橋,江風拂面,月光如水,鳳凰的第一印像就像那美麗的翠翠姑娘一樣留在了我的腦海裡。。。

剛到鳳凰給我的感覺就是這裡東西都便宜,打車便宜只要2塊錢,住宿便宜只要20元錢,吃飯便宜蔬菜只要三到四元。。。卻有樣最貴,就是上廁所居然要五毛錢而且都是那種髒得不能再髒的地方,挨著豬圈放塊木板就可以湊和了事,所以上鳳凰最好不要到外面上廁所。

十日:

在車站包了輛車去阿拉古鎮,黃絲橋,舒家塘。

阿拉營集市,摩肩接踵的山民們對來往的汽車熟視無睹,他們不可能想到為這些城裡來的鋼鐵動物讓路,車只好一點點往前挪動。許多著苗家服飾的婦女正在討價還價。在這裡,還能看到真正的家常苗服,自然這些服裝遠沒有某些代表為參加政治會議專門穿出來的苗服鮮艷,但這最簡樸的苗服使我看到一個古老民族還在頑強地保留她一點尊嚴。阿拉營明顯不是漢語名或者苗語名,很像滿語或蒙語。如果猜測不錯的話,這裡曾經是滿蒙綠營。——幾百年前的北方征服者駐扎的地方,其目的為了防止“苗民造反”。

黃絲橋古城,古城的外面,村落三三兩兩,豬和雞在地裡安靜地覓食,屋前屋後的翠竹隨風搖曳,一股焚燒稻草的草灰香直入心肺——童年好熟悉的味道。驀地我想起了一句詩:“村頭風光似吾鄉”。古城現在看起來一點也不巍峨,它用青石塊砌成,不過丈許高,方圓一裡多長。但當我登上這年代不算久遠的城堡,悲傖之情油然而生。城堡內是些普通的民居,一撥又一撥的外地游人與他們的生活節奏無關,他們更不會思考自己為什麼生活在這個古堡裡,自己的祖先從哪裡而來。

舒家塘,由一個本村的小姑娘作為導游開始了行程。游人很少,我們走在田間的小路上,看著帶路的小姑娘蹦蹦跳跳,汲井水而飲,拾石階而行,小姑娘熟練的解說和詩化的語言在這個也叫書家塘的村莊顯得非常和諧,這裡的人似乎都具備詩人氣質,是屈原留下來的?還是沈從文留下來的?也許是得山水之助吧。

傍晚,車進了鳳凰城,看了沈從文和熊希齡的故居後,再坐船到清可見底的沱江裡看兩邊的吊腳樓。枕水而建的吊腳樓現在正在逐漸失去它居住的功能而成為文物。順著麻石板鋪就的古街,我慢慢躑躇。在東門城樓下的石凳上,我坐了下來。三條街在這裡交彙,來來往往有挑膽子的商販,抱嬰兒的婦女,親密相依的戀人以及漫步的老人。他們誰也不在意一個外鄉人對他們的觀察:這些人,究竟哪些是漢人的後裔,哪些是苗人的後裔?我知道,自己這種推測是徒勞的。鳳凰城幾百年的櫛風沐雨,苗漢之間的距離,就像城牆石頭之間的縫隙一樣,被歷史的塵土塞得嚴嚴實實。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