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瑞士(1)

作者: Yun在雲端

導讀一年前走進了瑞士,一年後的今天在SAS的航班上希望能完成這篇文章。 十個小時的行程,SAS越來越摳門:連耳機都沒的用了。據說為了節省成本像美國航空公司學習:只賣耳機。再省下去恐怕乘客要自帶方便面了... :) 2003年春節大年初三,去瑞士出公差。告別家人,來到首都機場後看到這裡已不如平日繁忙:春節出境的大概已經都走了;該來的要麼已經到了,要麼還沒來。漢 ...

一年前走進了瑞士,一年後的今天在SAS的航班上希望能完成這篇文章。 十個小時的行程,SAS越來越摳門:連耳機都沒的用了。據說為了節省成本像美國航空公司學習:只賣耳機。再省下去恐怕乘客要自帶方便面了... :)

2003年春節大年初三,去瑞士出公差。告別家人,來到首都機場後看到這裡已不如平日繁忙:春節出境的大概已經都走了;該來的要麼已經到了,要麼還沒來。漢莎的飛機先到法蘭克福。一架空客上大約有七,八十人的樣子。我注意到這裡有個國內旅行團是去德國旅行的,大約三,五十人的樣子。想起德國首航團的消息,他們的行程也就在這幾天出發吧?發了個短信問家裡的MM(現在的LP):是不是我遇到了他們啊?過了一會兒,MM回信說:首航團大概已經出發了。算了吧,也許是個商業考察團。我還以為能看到紅地毯和鮮花哪... :)

一路無話:就是吃飯,喝水,看報紙雜志。由於座位旁邊有人,我不能像有的老哥那樣橫躺在中間連排的四人座上大睡:快成頭等艙了,羨慕中...

大約在當地時間5點到達了法蘭克福機場。下一段航程在大約晚九點鐘去往瑞士巴塞爾。慢慢拖著行李走向下一個登機口:人越來越少,地方越來越冷清,大約像我們國內從國際航站樓走向國內航站樓吧。不時看到一個人躺在椅子上或者坐在地上,有的目光呆滯。哎,坐飛機真的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在登機口閑極無聊的等待,一個人都沒有。打開計算機看小說了:康熙大帝;餓了吃一個帶來的蘋果,渴了喝帶來的水... 終於上飛機了。這就是所謂的支線飛機吧:八九十人的樣子,機翼在舷窗的上面,頭一次坐。

晚十一點到達了巴塞爾。這是一個瑞士的邊境城市。聽說巴塞爾機場已經坐落在法國境內了。還好當地同事安排了一名司機接我,45分鐘後來到了巴塞爾的郊區。所住旅館的房間門牌與眾不同:是以各種動物和標志來代表。你只需要找到和你手中鑰匙牌一樣標志的房間就行了。

睡覺前按照門上的指示卻怎麼也鎖不上門,見鬼了。無心理論,找了把屋裡的椅子頂上了。安慰自己說:劫錢俺沒有;劫色,嘿嘿... 只是半夜聽到有年輕人回來,大概是喝多了吧,大聲叫門。我迷迷糊糊的想:如果這些家伙闖到我這兒來,我該對他們怎麼辦?還沒想好答案就接著睡去了。中間醒過一次,看看表大約北京時間8,9點鐘的樣子。暗自贊嘆自己的生物鐘是多麼准確後,翻個身接著睡。

6:30就被附近教堂的鐘聲驚醒,起床後發現窗外正下著鵝毛大雪。正看著,忽然發現旅館後面是個幼兒園。陸續有小朋友打著傘來到這裡。正在驚詫於為什麼這麼早時,看到有個胖乎乎的小姑娘來到後面,打開牆角裡的一排籠子在往裡放著什麼 東西。噢,原來是在喂什麼小動物。是什麼呢,小白鼠,汗獺,雞,兔子,鳥...? 正當我疑惑時,看到小姑娘不太熟練的完成她的工作後,如釋重負的走了。當我遺憾時,看到有一個籠子開了,從裡面跳出一只灰兔來!門沒關嚴!就看這個家伙左看看右看看就順著幼兒園的鐵絲蹦走了...

來到公司會議室,我特意選了一個面對窗口的位置坐下:對面是落地玻璃窗,窗外就是山腳,山上有挺拔的松柏,大雪積在樹枝上:雪白翠綠,煞是好看。上網了,先用MSN和MM打個招呼,聊幾句閑話。我以前覺得這種軟件就是在浪費生命,整天有啥好聊的?現在看起來,確實有些用處:最起碼我的國際長途電話錢可以省了。工具是無辜的,要看人怎麼使用它了,就像槍。下午時,雪停了。太陽照在窗外,景色不錯。

第一天晚上,就在旅館左邊的餐廳吃晚飯:照例是先喝點啤酒,聊天到8,9點鐘,點正餐。我要的是一份雞排和湯。雞排上來後看著怎麼也有半斤,還有恨不得4兩的薯條。吃著吃著,老外看我艱難的樣子就對我說你沒必要全吃掉。我說是啊是啊,我一直在努力吃而已 :)接下來沒要甜點,我是已經不行了。然後接著喝酒,一直到12點。不時聽到周圍聊天的人的話語中蹦出"China"的字樣,不由心中微微一笑。

第二天開會,不時插空跟MM聊上幾句。晚上說好了去吃中餐館。據本地同事講這個中餐館不錯,價格還挺貴的。根據各種看到,聽到,談到的信息:我發現中餐館在有的地方很便宜,在有的地方就比較貴。為什麼呢?經過不懈思考後,我只好對自己解釋說大概是因為在唐人街的中餐館比較便宜,有競爭壓力吧;而在其它地方單打獨鬥的中餐館就比較容易作的精品一些。呵呵,一家之言啊。到了那裡,實際上就在我們昨天吃飯那家餐廳的左邊,當然由我點菜了。來個鐵板牛柳,魚香肉絲,家常豆腐,清炒時蔬啥的,7,8個菜;再來一個三鮮湯。(寫得我現在就餓了,想家了...)當然再加上青島啤酒,好了,齊了,開吃!

席間又聽到不遠處有人在"China","China"的說話。應該在討論時政問題吧,不像在談論飯菜。我和當地同事相視一笑:他告訴我,現在很多瑞士人在談論中國。又豈止是瑞士人呢?我在馬來西亞的記程車上和華人司機談論過中國的發展;在悉尼的去機場的記程車上,當司機知道我來自中國時:對中國大加贊賞。他來自印度尼西亞,他告訴我中國商品在他們那裡價廉物美很受歡迎。他問我想不想作作國際貿易,倒騰點兒東西去他們那裡。天哪,這位老哥全然不顧我心急火燎去機場的樣子!好不容易到了機場,我跳下車回頭道謝時看到這位老兄失望的面孔,心裡還挺不是滋味。也許是我失去了轉型的大好機會呢。他們心目中中國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其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最搞笑的是在美國北卡:那天我從北京到底特律,再轉機去羅裡,就是北卡的首府了。因為要待一個月,下了飛機提了車來到租的公寓,冰箱裡空空如也,要趕快去買吃的了。來到一個大型超市,采購完付款時收銀的老太太大概看出我一臉疲憊就問我是不是太累了。我說是啊,我剛剛從中國坐了15個小時飛機來到這裡,我們那裡還是半夜吶。老太太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大叫著:"China,China",一邊對旁邊一個正在工作著的老頭大叫著:快來看,他來自中國。我當時真是哭笑不得。按說不應該啊,我後來在公司裡看到4,5個大陸去的國人。他們都在研發部門工作,難道平時深居簡出或是不在附近住?話題扯遠了,這次我付錢。當我要求結賬時,老板娘走了過來。我的美國同事對我說問問她能不能說普通話?老板娘用普通話對我說:當然可以了,中文不是一種國際語言嗎?我們相視而笑。

第三天上午先去租滑雪用具,因為計劃明天去阿爾卑斯滑雪。慘了,我只在北京滑過一次雪!晚上去巴塞爾城裡吃飯。先到一個酒吧喝酒,消磨一些時光後再去吃飯。菜不錯,紅酒也不錯,價格當然也很貴了。

第四天是個星期五。我們早早開車去茵特拉肯從那裡去滑雪。結賬時出了一點麻煩:本來我只住了四天,前台卻算成了五天並且已經刷卡了。她一臉無辜的樣子,說改起來如何如何的麻煩。我趕時間,只好出來交待給當地同事來處理了。早就聽說歐洲人工貴,服務業的老板們都不太愛雇佣高素質的人。以前也有過這種感覺,這次就結結實實趕上了。:)

經過大約兩個小時,來到了阿爾卑斯滑雪場的纜車站。這裡已經有不少人了。我們特意選在周五就是為了避開周末的大部隊。為了照顧我,我們來到中級雪道。不過中級雪道也已經要我的命了。還沒見過這麼深的雪:一兩米厚,一台壓雪機在上面不停的壓來壓去,沒壓過的地方插著旗子拉著警戒線以示危險。先約齊了同事在山頂餐廳吃飯,牛排一份。大家都開始滑了,我也硬著頭皮上吧。這一滑才知道果然不行啊!好多回都調進了警戒線外,腰部以下陷在雪裡。摸索著,吃力的拔出滑雪板:繼續!只能繼續,沒有回頭路啊!一路跌跌撞撞,前仰後合的來到了終點,苦啊!只能坐纜車回到山頂。四個人一排等車。等到我那排上時,旁邊那個家伙碰了我一下再加上我也腿腳發軟,其結果是跌坐一旁,錯過了!我只好挪開我的腿給下一排人讓路了。這時聽到後面有個人說了句:"Japanese,xxxx..." 我剛想跳起來說"No,Chinese!", 轉念一想這種糗事算了,還是讓日本人來承擔吧。對不住了。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我終於坐上了纜車又來到了山頂。先把滑雪板滑雪杖收好,我要去徒步觀景先了。來到後面,這裡有個觀景台,對面的就是阿爾卑斯諸峰。它們在雲中時隱時現。換一面就可以看到茵特拉肯的湖水了。剩下的時間就在練習了因為我剛剛發現了一條練習專用道:平坦。中午時分,大家找了個地方喝飲料,吃東西,休息。人可真多。約了下午集合時間地點,因為他們准備直接滑到山腳下的纜車站,大約有十幾公裡吧。下午又滑了一會兒,實在累的不行了。想一想還要為明天留一些體力,坐纜車,下山。

彙合了大部隊,我打算今後兩天住在茵特拉肯。所以先送我到那裡。安頓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家旅館裡,我們出去吃晚餐。他們問我想吃什麼,我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家Pizza店說這裡如何?大家同意。吃完這頓飯後,大家就又要各奔東西了。啤酒,沙拉,匹薩... 我結了賬,確切說應該是中國公司結了賬。:)大家互道珍重,揮手而別。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