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要在昌都休整一下,結果,我們在昌都只住了一個晚上,第二日一早就趕赴然烏。對昌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印像,就如同內地的一個中等規模的縣城。一點都不覺得到了西藏。
新式的建築,漢式的商鋪和一切內地的用品。網吧,卡拉OK,各種服飾鞋類的精品店。在這裡幾乎看不到床藏式服裝的人。而充斥在耳邊的居然是四川話。
除了在買洗衣粉的時候,問老板,為什麼包裝上標明3.5元的東西他要賣到5元時,老板操著一口四川話對我說,“你以為這裡是哪裡,這裡是西藏。”
從昌都到然烏
昌都到然烏要經過邦達和八宿。本來是坐昌都到波密的車,結果車壞,於是改到昌都至察隅的車上。
昌都到邦達的路是出了康定之後最好的路了。黑漆漆的柏油馬路盤旋山間,坐在平穩的車上,我又開始忘記是在西藏了。
一路到邦達,停車吃飯。
邦達很有一些西部片裡煙塵滾滾的小鎮的味道。說小鎮其實名不副實,他只是一個大型的停車場罷了。但是很熱鬧,飯館,雜貨店,修車鋪,一個完全由車繁榮起來的地方。中午的時候,中間三角地停滿了卡車,大部分都是藍色的東風大卡。司機則散布在旁邊一溜小飯店裡。
除了司機之外,還有軍人。邦達有個兵站,規模不小。
我和胖胖溜到兵站門口想拍照,卻被衛兵哄了出來。無法,只好見機行事。
中飯過後,我們的車卻罷工不走了。巧不巧地停在兵站門口。天賜大好良機,怎能錯過,我們三個以車為掩護,拍了好多照片。衛兵大約見勢不妙,上前來趕車,弄得司機滿頭大汗,連連道歉。
這時候,不只是我們,連驢都過來湊熱鬧。一只小灰驢在兵站門口就是不肯走,牽驢的老漢又罵又哄,又拉又拽,還是無能為力。直到小驢兒自己待夠了,才慢騰騰地踱開。
折騰了半天,車才開始發動。離開邦達不多久,就又開始了顛顛簸簸的旅程。一路攀山,過了業拉山口,就是一路盤旋而下。不知道經過多少個180度的轉彎,連我坐在車裡都轉得七暈八素,更不用說司機了。要是換作我開車,或許就橫下一條心,直接往下衝,一路殺到江裡為止。
但是路卻實在不錯。除了山口那一段泥濘不堪,而且滑坡地厲害,很有可能就翻車下山之外,其他地段都在修路,而且快告尾聲。路面已經是平整的細砂路面,旁邊山體的加固工程和排水工程也都完成地很好。看著這個路就覺得很有信心,或許以後當真可以開著小轎車入藏。
在司機充分耐心和嫻熟技術的保證下,我們終於平安轉過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彎,沿著怒江峽谷前進。
到八宿8點多,停車休息。明早5點又要出發。
住得地方很糟糕。怒江支流就在旁邊,可是,居然沒有自來水。
隨便擦了一下臉,就睡覺了。
5點,滿天繁星。乘客圍聚在車旁,司機卻不見蹤影。等了半個小時,仍然沒有人。於是大家出動開始尋找司機。
打手機,關機。
偷溜入門房,查旅客登記,沒有。
在旅館住宿樓前大喊,沒關系的倒是吵醒了,正主兒卻不見人影。
最終無法,找到了服務員,問了半天,才問出來司機住的房號。老大和幾個乘客上樓敲門,才總算把司機給請了下來。
等到出發的時候,已經差不多六點了。
還是在修路,路時好時壞。一會兒是柏油馬路,一會兒又要走便道。而那所謂的便道就是裸露的河床。車子在水裡走,在沙子裡走,在亂石灘上走,攀高躍下。我們也就在車子裡面活蹦亂跳,開始還顧及著到處亂滾的包,後來連自己都顧不上了。老天,從來沒有做過那麼顛簸的車!
司機顯然是開吉普車出身的,一逮到機會就上演越野狂奔的戲碼,把一輛又破又舊的巴士開得野馬脫韁。我開始真正佩服起他們的開車技巧了。
一段地方修路,走便道到頭是一個大約有兩三米寬的溝壑。不深,但是足以把車子陷進去。司機是個急性子的人,並無耐性等修路的開閘放車,居然准備填石躍溝。不知道是司機的這種精神感動了築路隊還是嚇壞了他們,居然就放我們過了。一直在想司機會不會真的開車過溝,不過我可不打算陪他演生死時速,一定是下車逃命。
然烏在修路,司機可以繞道去察隅,便把我們半路放下,要我們自己走過去。路倒不長,大約3公裡吧。將近半個月的訓練,現在背著包已經可以健步如飛了。3公裡,不在話下。
到然烏,找到住宿,放下包。二樓,有一個走廊,對著麥田和湖。走廊上有凳子。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翹起腳,曬太陽。啊!終於到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