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寂寞315飛來石
前言:選擇從新疆若羌翻越阿爾金山到達青海柴達木的原因很簡單:那兒是我國最大的無人區之一。315國道,又是唯一的選擇。
2003-10-5,晴,新疆若羌—青海石棉礦—花土溝,宿花土溝郵電賓館。
翻越阿爾金山,連接南疆和青海柴達木盆地的315國道,被當地人稱之為中國最爛的國道。是不是最爛,我也無從考證,但至少它是我至今所走過的中國最差的國道之一。一路的荒涼讓你窒息,置身其中,曾經生活過的那個浮華世界似乎離你很遙遠,滇藏線川藏線與之相比,都算得上是繁華要道了。這一帶,是我國最大的無人區,也是最干旱的地區,生命的存在,在這兒是奢侈的。還好,315路雖爛,但險要路況遠不及滇藏線和川藏線多。
在耗時一個月,完成了對整個新疆的大環行之後,我選擇了從若羌離開新疆,繼續自己接下來的入藏之旅。若羌縣,是世界上最荒涼的地區,也是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2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比我國不少省份的面積還大),只有區區兩三萬人口。羅布泊,樓蘭古城,米蘭古城……是雋刻在若羌大地上的一部曾經輝煌的歷史。
帶我離開若羌的,是一部從某油田基地報廢後又開了六年的老豐田車,行走在這段沿途不可能遇上任何幫助的路上,運氣是讓我得以平安順利到達青海境內的唯一上帝。
在離開青海一個多月後,我又重新踏上了青海的這片土地。下午5點多鐘,車停在了石棉礦,一個在地圖上找不到地名的地方,能找到的離它最近的地名,是新茫涯,但這兒的人們好像對這一叫法都很陌生,人們只習慣石棉礦這一叫法。據說這兒有全國最大的石棉礦和芒硝礦,又說這兒行政上雖屬於青海,但礦區卻大部分在新疆,所以新疆方面認為青海在掠他人之財,為此兩省還鬧的有點不開心。
山坡上零星見到的一些礦山設備,滿天的灰塵和一條破舊的街道,就是你能在這兒找到的所有現代化跡像。這兒,更像西片裡西部牛仔常愛光顧的地方,不同的是,這兒的物產由石棉和芒硝換成了自古到今人們都樂於追尋的黃金。
我不是牛仔,所以也不在乎這兒有沒有酒館加美女,我只需要交通工具,任何能帶我離開這個看起來不怎麼讓人舒服的地方的交通工具。很可惜,費了不少勁,都沒能如願找到,我只好繼續努力地尋找。
想離開這兒的,除了我,還有分別來自BJ和TJ的兩位驢JJ,她們的目的地是敦煌和額濟納旗的胡楊,以及從河北過來做推銷的一位大哥。離這兒幾十公裡遠的花土溝,成了我們四人急於想到達的共同目標。
在這條街上,有兩家像電影《新龍門客棧》那樣的小旅店,簡陋陳舊髒亂的不用任何裝飾就可以拉進銀幕中做場景。還有一群想妖艷但怎麼都妖艷不起來的女子,大概她們是這兒的長期住戶,問過她們,得到的答復是驚人的一致,今天不會有車到花土溝了,只能在這兒住一晚了。
叫旅店的老板娘幫忙打電話從下面叫一輛面的車上來接我們下去,得到的只是推辭,叫從若羌過來的司機送我們下去,也被他用種種借口拒絕了。看來她們這群老鄉(看得出來她們之間都很熟悉了)是鐵定了心想讓我們四個人今晚留在這兒消費了,對呀,我們應該是這兒今晚唯一的過客。可惜,我們四人也鐵定了心今晚一定要離開這兒。
天無絕人之路,河北大哥不知從哪兒找來了一輛面的過來,司機送我們下去,要價100元(去花土溝市場價是12元/人),此時,有車就開心了,也沒人跟司機計較價錢了。
一小時之後,我們來到了花土溝,同樣是一個在地圖上找不到名字,被當地人稱之為小香港的地方。很慚愧我的無知,我是到了若羌後才知道花土溝這個地名。它現在是柴達木油田的基地,一個完全在荒漠中建立起來的小鎮。這兒市場商店網吧夜總會體育館三教九流都有,人們叫它為小香港,大概是因為這兒沒人見過真正的香港吧,香港,在此地更應該成為一個人氣的形容詞,而不是地名。
下車後,河北大哥圖方便就住在了車站招待所,我跟另兩位想找其它地方,有人好心建議我們入住石油賓館,說是價廉物美。我跟兩驢JJ到了那兒後,才知道,價並不廉,普通標間都要120元,好點的要200,而且服務台態度極其生硬,她們大概笑話我們幾個不知道這兒是香港,所以物價理應高貴,姿態也理應高昂。
沒價值的浪費,不是行者的風格,最後,我們入住在郵電賓館,40元/床,有熱水洗澡,有和藹可親的服務員小妹。晚餐很簡單,有人肚子不舒服,就吃了點水餃。
我房間住著一位長期在這兒出差的人,他把我當成了他的同行,只是奇怪我為何背那麼大個包出差。這兒夜晚溫度比較低,也沒什麼可逛的,早早睡覺了,只希望明天能早點離開這兒,前往格爾木。
2003-10-6,晴,花土溝—冷湖—大柴旦,宿大柴旦。
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到車站了解下交通情況。路過石油賓館時,剛巧遇見了兩驢JJ,她們坐這兒八點的車前往敦煌,還沒上車,正好可以趕得上跟她倆打個招呼道別下。敦煌是柴達木油田的家屬生活區,所以每天都有幾班車去敦煌。
到車站後,很失望的得知今天沒車去格爾木,只能坐十點左右前往西寧的車,在大柴旦下車後再轉車前往。我別無選擇,只好買了票,然後急忙回住處退房取行李。
上車之前,又遇上了河北大哥,他也是坐這部車,也是要去格爾木,共同的目的地又讓我們擠在了一塊,最後排的上鋪,旁邊是一位帶著小孩的大姐,一路苦不堪言。
荒涼是一路上能見到的唯一景致,在新疆能見到的雅丹地貌、沙漠、戈壁在這兒都能遇上,偶有磕頭機(抽油井)在不停地忙碌著,還有,三三兩兩的修路工人。一路都在修路,過不了多久,這兒的路會好走很多了,可憐我正趕上一路上只帶給我塵土和顛簸的時候路過它。
下午,到達了冷湖,一個已經蕭條了的小鎮,它以前是柴達木油田的生活基地,隨著附近油田資源的枯竭,現在基地也搬到花土溝了。
晚上在荒漠中行車的感覺是異樣的,滿天的繁星,提醒我自己還活在這個世界。偶爾駛過的車輛也告訴了我這兒相對於昨日走過的阿爾金山,已經是真正的人間了。我的思維在這荒涼的大漠不經意的侵襲浸淫中,逐漸鈍化。
不知道在幾點鐘,車停了下來,車胎炸了,換胎花了不少時間。在這種地方,遙遠的緩慢移動的車燈,帶給你一種說不出來的錯覺,開始以為很近,可後來足足四十分鐘後才見到那車從對面駛來,才知道離開始見到車燈的距離至少有幾十公裡遠。
半夜一點多鐘,才到達大柴旦,司機叫我們下車。為著方便明天搭車,我們就住在了車站招待所,睡覺前到下面吃了一碗粉湯一個面餅。水龍頭裡沒水出來,手機倒是有信號。
生理反應告訴了我,這兒應該不是盆地了,屬高原地帶。
明天,我將到達格爾木,再走青藏線到拉薩(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