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反穿牯牛降第三章進村

作者: 聞達

導讀時間:中午11:30地點:占大鎮奇峰村(進山的最後一個山村)人物:四頭老驢、村長、年輕的村民、婦女、孩子中午的太陽高高地掛在天際,煽發著她的在冬日裡特有的光芒,這種陽光並沒有失去它的威力和強光,只不過這種威力和強光,在這個時候像一個血氣方剛的人開始進入中年一樣,隱隱地含蓄著一種溫柔,照耀在身上既溫暖又安適。 我們背沉重的裝備,邁著懶散地腳 ...

時間:中午11:30地點:占大鎮奇峰村(進山的最後一個山村)人物:四頭老驢、村長、年輕的村民、婦女、孩子中午的太陽高高地掛在天際,煽發著她的在冬日裡特有的光芒,這種陽光並沒有失去它的威力和強光,只不過這種威力和強光,在這個時候像一個血氣方剛的人開始進入中年一樣,隱隱地含蓄著一種溫柔,照耀在身上既溫暖又安適。

我們背沉重的裝備,邁著懶散地腳步向奇峰村攀登,(奇峰村位於海拔600米左右),路上不時有背著貨物從山村下來去鎮上番買的村民從身邊經過。

幾個好心的村民見了我們就說:“你們可要快點,上面在放炮修路,要封路了。”

我們打氣精神,加快腳步向上走。不一會兒,就看到一群工人在路上忙碌著,看到我們就朗:“嘿!你們快點要放炮了。”我們幾個跨步就跑到了工人們站的地方。並和他們聊了起來,原來他們都是奇峰村的村民,鎮上為了發展旅游撥了百萬的巨款,為奇峰村修路。大約過了一支煙的工夫,就聽到嘭,嘭的兩聲響。“好了你們可以走了。”村民們說到;於是我們告別了他們,繼續向山村走去。

一個轉彎,眼前忽然開朗,平緩的山坡下一個小山村坐落其間,跨進奇峰村村口,沒走幾步身後就跟上了一群孩子,也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孩子們圍著我們有蹦有跳,有叫有鬧;好像在過節似的。我們被這種歡樂的氣氛所包圍著,簇擁著,向村內走去。

將要走到村內的一條三叉路口時,迎面走來一位老漢,看上去大約七十多歲的年紀,皺皺巴巴的老臉活像一張烤過的羊皮紙,但雙眼神采奕奕的格外有神,走起路來即輕快有穩健。

走到近處老漢用他那蒼老的聲音問到:“你們是從哪裡來得,是不是要上山。”

owen踏上幾步,湊到老漢跟前很有禮貌的說到:“老爺子您好,我們是上海來的,是想上山。”

老漢上下打量了我們一下,背著手轉過身向前慢慢地走去,嘴裡蹦出一句話:“現在封山,不能上山。”

嘭!的一聲,我們每個人的胸口都好像被什麼東西擊中似的,感覺悶悶得,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好不容易走到著就此打住了……。

“老爺子。”

老漢頭也不回走過路口向左邊那條路走去。我們四人加快腳步跟了上去,周圍仍圍著那一群繞著我們蹦跳的孩子們。走到路口見一漢子手上端著飯碗,碗裡滿滿的裝著飯,飯上有幾根醬蘿蔔,蹲在路邊正津津有味地吃著。見了我們,只看了一眼,又專心得品味起他的美味來。

老漢在一戶農舍前停下,打開門走了進去。我們緊跟著來到農舍前。並向舍內望去,舍內簡約而干淨,一張八仙桌對門而放,兩邊各有一把太師椅,從成色上看已有一些年頭了,東西兩邊是兩間廂房。

“老爺子,老爺子。”owen叫到。不一會兒,老漢從東廂房內走出,手中各拿著一把椅子,走到門外,對我們說:“你們坐。”然後轉身入內有拿了兩把椅子出來。

“老爺子,我們從老遠來,就是來牯牛降游玩的,能不能通融一下。”owen邊說邊抵上一支煙。野馬也馬上從包內拿出糖果分給那些孩子們。老漢接過煙點燃深深吸了口,臉色稍有些緩和說道:

“這幾天天氣干冷,山上干燥容易引起山火,鎮上下了通知,不讓閑人上山。”

“老爺子,我們四人從上海坐了一夜的車,來到這裡。你們不是要搞旅游嗎?再者我們不是單獨上山,還要叫一個向導和我們一起上山,您老有什麼擔心。“

我們正和老爺子談著的時候,那個剛在路口吃飯的年輕村民走了過來,聽見我們正在和老爺子談話,就湊了上來說:“你們要上山可要付進山費的。”

哈哈!要錢,那就有門。於是我們就順梯子上。

owen就對那村民說:“不知進山費是多少,我們要一個向導帶路,不如你帶我們上山吧。”

那村民看了看老爺子,見沒動靜,就壯著膽說:“進山要十元一個,向導嗎?”他有扭頭向老爺子看去。

owen看出來這老爺子不是一般人。馬上說到:“這位老兄就作我們的向導,我們和他一起上山,您老就不用擔心了吧?”

老漢想了想,站起身來,進屋拿了本收據出來,對我們說:“好吧,你們就付四十元錢。然後,我再和鎮上通個電話。”

哦!!!不對呀?……“老爺子,錢我們付,收據我們不要,電話您老也不用打,你看好嗎。”owen搶上說道。

“這個……,那好吧”。

嗨!總算搞定,心中的石頭算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放下來,肚子中的想法開始提上了議程。

“老爺子,我們幾個飯還沒吃飯,能不能搞點飯來吃,我們可餓壞了。”

不到半個小時我們四人圍著飯桌大嚼起來……。(鹹,是不是鹽不要錢:-( )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