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早上,7:30我送妹妹來到大港酒店門口的省高快臨時停車站,司機和售票員還都沒有來。我心裡有點為自己的自私而慚愧,總覺得應該跟她一起回家才是,不過又舍不得放棄這次得來不易的旅程。8:00不到,看著妹妹上了車,我暫時放下半個心,叮囑一番離開她返回古城。來到約好集合的水車前,到了約定的時間還不見人影,我給小林發了個短信,這兩個懶蟲准是起晚了,8:30了還在吃早飯。
大家都到齊了,9:00離開古城,汽車向橋頭駛去。
我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本來是准乘7人的車,臨時加了我一個而變得分外擁擠,又要提防有交警檢查。好在大家都是很好打交道的人,幾分鐘也就混熟了。互相自我介紹一番——宇哥、SUZUKI、小徐、貓貓來自廣州,毛毛、小林來自上海,加上我,北京的驢子,就這樣我們開始了共同的旅程。我們這一次選擇了走哈巴小道,橋頭出發,經28道拐、Halfway到Tinas的路線,兩天時間,背囊寄存在橋頭,回來時再取,然後搭車去中甸。天氣也出奇的合作,連續幾天的陰雨連綿,今天竟然放晴了。
途中經過不知道是個什麼東東的地方,有許多游人及路邊攤,不知是誰說了一句“長江第一彎”,我們也衝了過去。什麼“第一彎”啊,江水緩緩流過,連個打彎的地方都沒有。不過還是哢嚓了兩張,管它的,十多個膠卷在包裡候著呢,不在乎這一張兩張。在此,我們七頭驢合了第一張全家福。
兩個半小時以後,車開到了橋頭,在一家名為“聖建”的小酒館存了包,一人消滅了一大盤揚州炒飯。我們把要帶的東西集中在了宇哥的大背囊裡,說好了大家輪流背。小徐自告奮勇的背了第一站。
12:50,心情稍稍有點興奮,我們開始踏上徒步虎跳之路。沒有找到逃票的方法,只好老老實實的買了門票,30塊現大洋,有點心疼,權當支援山區建設了。
沿著公路走了幾分鐘,我們穿進了一座學校的後院,早有牽馬的埋伏在那裡。剛剛上路,大家都信心百倍,哪裡可能會騎馬呢!走了二十分鐘的樣子,小徐看上去就有些吃力了,於是換貓貓,我排第三站,男孩子們等後面路上再背。沒想到2000米左右的高原就有這樣的威力,我平時還自以為體力不錯的呢,只背包走了十多分鐘的上坡就氣喘吁吁了。此時早有馬夫牽著馬一路跟著我們。現在想想他們也真是精明,知道我們有三個女孩子,一個大背囊,不騎馬也要馱包的。其實一路上聽到山間馬鈴叮叮當當的響也是件挺美的事情,和下面的水聲和著,也讓我們體會一點馬幫的味道。
幾個人當中小林的體力似乎最好,看不出瘦得像劈柴的他竟然是復旦登山隊的。據他自己說為了准備去攀登什麼企茲(音)雪山(在拉薩附近)特別進行了幾個月的訓練,每天跑一萬米,還有負重練習,不過由於“非典”的緣故沒能成行。他一個人背著包一直走到了古道馬店,此時距出發點已經是兩個小時的樣子了。坐在古道馬店休息的時候大家決定還是雇一匹馬來馱包吧,否則天黑之前一定到不了Halfway。
再出發時已經是四點多鐘,過了前面的一片草地,穿過松林就是28道拐了。我抬眼望望前路,山很陡,一條小路蜿蜒向上,直到山頂。遠遠的山路上有兩個小點在動,馬夫說那是騎著馬的游客,看上去好像走在天上似的。這山有多高呢?我是一點概念都沒有,可是我似乎已經不是那麼有信心了。
一旦沒了信心,體力也跟不上了,剛走上草地我就覺得自己開始有點上氣不接下氣,轉身看了看一直跟在我身邊的馬夫,我決定不再虐待自己了,也免得成為大家的負擔,於是我翻身上馬——整個世界輕松了……大家在前面歇腳,我騎在馬上從他們旁邊經過,不好意思的說:“我不行了……”
其實騎馬也不舒服,那個馬鞍子大小不合適,一直往一邊歪,害的我一路扭著坐,坐墊又薄,硌得我齜牙咧嘴的,真是恨不得站起來才好。不過不管怎麼說騎著馬上28道拐還是輕松了許多,再回頭時我發現小徐也騎上了一匹白色的雲南馬,矮矮的,很是靈巧。雲南十八怪裡就有一怪——袖珍小馬有能耐。馬兒努力的一步一步向上躍,我就有了心境看風景。一叢叢的灌木開著紫色的花,開始變黃和仍舊翠綠的的樹葉點綴在山坡上,對岸玉龍雪山陡峭的山壁,山頂上被雲霧遮蓋著的泛著青光的山石,若隱若現的點點積雪,這一切似乎有那麼一點阿爾卑斯山的味道。
再向後看,毛毛也上馬了,這個家伙,長的壯壯實實的,怎麼體力這麼差,虧他還是個苦出身的農家孩子!看來是被大上海的花花世界腐蝕掉了。貓貓也開始騎馬上山了。
終於到山頂了,有道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站在向外突出的一塊岩石上,下面就是奔騰的金沙江水,藍天,白雲,有美景如斯,也不枉我們一路艱難跋涉。大家瘋狂的一通拍照,似乎要把這一路消耗的能量用收獲的照片補回來。
手機有信號了,站在山巔,似乎說話都硬氣了許多,“喂,我在虎跳啊……”各種各樣的鈴聲此起彼伏,每個人都在狂按手機,發短消息的,打電話接電話的。此時如果可以看見電磁波,我敢保證信號交織在一起,應該密不透風了。
休息了一陣,付過騎馬的錢,我們又開始上路,這一次幾乎都是下坡路了,應該很easy。我們只保留了一匹馱包的馬跟著,開始向下一個目標Halfway進發。
一路就這樣說說笑笑的,雖然經歷了走錯路的情形,我們還是在8:00多看到了Halfway的紅旗。此時天已經幾乎全黑了。
坐在Halfway的陽台上,木樁作成的凳子很別致,整個人都有點要散架了的感覺。對面的玉龍幾乎近在咫尺。
夜色迅速籠罩過來,周圍頓時一片黑暗。
點菜點菜,快餓死了!老板拿來菜單,竟然是部“秦簡”,一片竹片上是一個菜,有趣有趣!不過大家已經餓得不容我拍照了,都在叫著明天再拍吧!
晚飯端上桌,每個菜上來都是一通狂搶,眨眼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宇哥要了一碗面,還沒等他的面條上桌,幾乎所有的菜就被吃了個底朝天。酒足飯飽之後,大家又像上滿了發條一樣勁力十足,開始海吹神聊起來。
除我們之外Halfway還住了另外的幾個游人,兩個深圳來的女子,以及和她們一同從梅裡回來的男子,那個人據說是在梅裡住了三個月,只為了等著看日照金山。一個女子說她們太運氣了,正好趕上幾個月來第一次晴天,剛到就看到了梅裡的13個主峰,還看到了這個季節難得一見的日照金山。不知道如果我們也去那裡會不會有這樣的運氣呢。
對面的山如同一個巨大的黑洞,想要把人吸進去。關上露台的電燈,抬起頭看著天,繁星密布,若隱若現的銀河在我們頭頂流過,夜靜謐得讓我想就這樣躺在露台上看上一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