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游俠錄 第二回(連 蜀山游俠錄第一回)八美一路好風光與昨天不同,今天早上起來聽到的是熊貓的一聲慘叫,只見熊貓頭在窗外呆呆望天。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外面天色陰沉,恐怕要下雨。熊貓還哭訴昨晚做了個好夢,天氣極好月亮很圓。我拍拍熊貓說別緊張,關鍵不在丹巴這裡天氣如何,要看出了丹巴到新都橋這一路上天氣怎樣。果然,出了丹巴一路上天空越來越晴朗,大家的心情也越來越開闊。又是溯一條溪流而上,清晨的陽光散在水面上,遠處的雪山忽隱忽現,這樣的好天氣呀,把我們的心情撩得火辣辣的----又是一個艷陽天!不時停下車來拍照,這就是包車旅行的好處。一路上風光大都在路上,如果坐公交車或旅行社的車就會錯失很多景致。這一點到了下午更得到了充分體現。看著路邊的溪水,我又有了新的理論。溪流流過的地方地勢較低,較為平坦,比較適合修路。因此我們一路上總有溪流相伴也不足為奇了。Belinda點頭說有道理,不過她又說還是比較喜歡昨天的那個人文的解釋。是呀,漫漫長路,流水多情,長伴我行。風景固好,但問題也隨之出現。走了許多路邊也沒有公共廁所,早上喝了不少粥,我和熊貓早就憋不住了,於是瞅准一次停車拍照的機會找了個隱蔽處解決。路過一處河邊,這裡的石頭不知為何上面鋪著一層紅色。紅石灘!這當然是攝影的絕佳題材,讓熊貓激動不已。Terry一直對農用拖拉機感興趣,下車時驚喜的發現路邊有個拖拉機沒人用,於是爬上了駕駛位,興衝衝地作了個勝利的手勢。香車美女,簡直是酷斃了。原來做好了到八美路不好走的准備,結果卻出奇的順利,來往車輛不多,路上縱有小小問題也輕松克服。傳說文成公主入藏時曾有八位美貌的侍女留在此處,八美因此得名。人美不美看不到,風景卻確實沒得說。過了紅石灘汽車一路向上,轉眼間山腳下出現一個美麗的山谷。兩邊青山上綠樹成蔭,一條小河婉延流過,中間是大片青黃的草原,平坦得讓人有一種騎馬奔馳的衝動。遠處,是的遠處又皚皚的雪山。再轉得幾轉就到了山口,藏民喜歡在山口處擺放五顏六色的絲帶,因此極易辨認。這裡視野開闊,雲淡風清,禁受不住草地的誘惑我們躺下來。那樣湛藍的天空,那樣嫵媚的白雲,那樣雄偉的雪山,我們的心情也在這廣闊天地中放飛。越過山口向下又是一番風景,還是那樣的開闊,不過草原被大塊已收割的耕地取代。遠處青山隱隱,近處是一排樹木和房屋相雜,疏疏朗朗,別有一番生活情致。下得山來,只見藏民騎著馬慢悠悠地在公路上走過,金黃的農田,青綠的山坡,遠處的雪山,生活和風景就這樣交織在一起。等吃飯的時候,Terry不知從何處搞來了一個背簍在院子裡走來走去作小背簍狀,其態可掬。趁著天好,藏民們紛紛把草料拿出來曬在馬路上。過了八美再往前就是著名的塔公草原了。即使是秋季塔公草原也是水草豐美,牛羊成群。遠處更有一座秀挺的雪山。藏族把那些終年積雪的雪山視為神,一問之下知道這是“亞拉神山”。我和Terry決定騎一會馬,在一對藏民夫婦的帶領下騎馬上了一個山丘。山腳下是密集的房屋,當是藏民的住處。走下山丘,一座新修的喇嘛廟在陽光下金碧輝煌。就像歌裡唱的:雪山,草原,美麗的喇嘛廟。看到我們擺弄的數碼相機,藏族婦女和兒童覺得十分新奇,紛紛湧上來要求照一張。我也樂得答應,這幾天曬得很黑,但是在這群面目黝黑的婦女中一站,倒又像是個小白臉了,哈哈。塔公寺就在草原邊上,寺的一邊有幾十個轉經。熊貓對藏傳佛教極有心得,說轉經上刻滿了經文,用力推動轉經轉一次就當是念頌了一遍。我們就目睹了一個老年婦女來來回回虔誠地轉著巨大的轉經。我對藏族和他們的宗教不大了解,只覺得這樣窮年累月下去真是很虔誠呀。不過游客的增多也有負面效果,就在塔公寺外,一個藏族小孩追著Belinda要錢,死纏爛打,好不容易才脫身。早就知道從丹巴到新都橋一路風景如畫,出了塔公草原已經甚為滿足,然而這奇麗的巴蜀山水似乎並沒有讓我們休息的意思。一路上停車拍照的次數太多了,實在有點不好意思讓司機老停車。可是這窗外的風景越來越迷人,終於忍不住大叫一聲“師傅停車”,便衝下車去。 那是一幅讓我終身難忘的圖畫:靜靜的山谷中一條小河緩緩流過,河面在陽光的折射下便如一條碧藍的緞帶。河兩邊的草地上一群犛牛和馬在吃草,沿公路而種的一排胡楊有些已經泛出黃色,順著公路的來勢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藍藍的天上白雲飄,藍天下面牛吃草。我深深吸了口氣,也許每個中國文人心中理想的歸隱之地就在此間吧。不由得再次想起蘇軾在《臨皋閑題》裡說過的話: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放下心情,躺下身段,你便是閑者,便是這無邊風月的主人。 新都橋號稱“攝影家天堂”,日暮時分我們趕到這裡。沿途看到許多新建的軍用帳篷,原來是附近駐軍的野外拉練,感嘆人民解放軍也挺會挑地方的。然而新都橋城裡塵土飛揚,郊外的流水草地也遠不及沿途所見,且頗多塑料帶之類的垃圾,讓人大失所望。隨即卻又釋然,八美到新都橋一帶並無大城鎮,一路風光無限,人們便將其統歸在新都橋名下了。輕車已過萬重山 這是去程中路途最長的一天,從新都橋出發一天之內趕到稻城,途中翻越5座大山,全程400多公裡,所以起了個大早。高原反應是高原旅行的大敵,我和熊貓都沒事,Belinda有些頭痛,Terry消化有點不好,但總得來說情況良好,姑娘們絕不嬌氣,有這樣的游伴實在是種幸福。曾師傅也覺得我們應該沒有問題,不過今天要翻越的卡子拉山是個考驗,因為有相當長的一段路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走的,過了這一關就不會有什麼事了。照例又是一個好天,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了,熊貓也不再一大早看著天氣叫嚷了。很快就上了第一座山:剪子彎山。初上山時覺得也平平無奇,快到頂時向車窗外一張,哇,雲海!好壯闊的雲海。跳下車去遠眺,但覺得雲蒸霞蔚,氣像萬千。曾師傅也慨嘆,這條線跑了好幾年,還是第一次看到雲海,運氣實在不錯,真是意外之喜。每當我覺得有好的風景又不便讓師傅停車時便常常打開車窗,用相機的快門先決功能抓拍途中風景。由於車速較快且車內顛簸成功率不高,熊貓對此不以為然。但我聲稱車窗攝影就是以量取勝,而且對攝影者的力量,身體平衡能力有較高要求。當然,對於熊貓這樣的“三慢青年”(熊貓的NIKON COOPIX 995對焦速度較慢;熊貓的手機是摩托羅拉的一款PDA手機,開機速度甚慢;此次旅行熊貓帶了塊號稱傳家之寶的舊表,這表一直走得慢。三慢青年因此得名。)來說並不合適。一路行在山間,但見濤生雲滅。Belinda和Terry都忍不住打開車窗用我教的方法拍攝,我一見大喜,連連拍著熊貓的腿說這就是所謂的“桃李滿天下”,熊貓則用哀傷的口氣要求姐姐們不要像我那樣誤入歧途。翻過剪子彎山,我和熊貓都有點內急起來,正在搜尋四周有無灌木林,忽然Terry大叫師傅停車,原來她發現了一個路邊廁所。我們都極欽佩地問她開這麼快車怎麼能發現這樣小的廁所,她說只看到一面牆上有個“男”字一晃而過便斷定此處有廁所。我們當然對Terry的目光如炬仰慕的如同濤濤江水。 Terry提到讀書時學校規定的一本英文讀物Pillars of the Earth中有個短語叫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大家鼓掌叫好,於是就以此作為一切方便的代稱。不知不覺中上了卡子拉山,卡子拉山山勢險峻,不過我們也見怪不怪了。長途旅行不免無聊,於是聊起新拍的《射雕英雄傳》。我和熊貓都覺得忠實原著,外景不錯,主題歌也好聽。說著說著熊貓就唱起來,“千秋霸業,百戰成功”的歌聲飄蕩在蒼蒼莽莽的大山中。這一唱把大家的歌癮勾出來了,於是你一首我一首。老版《射雕》裡的歌的確不錯,三首主題首不說了,“四張機”、“桃花開”、“敢去承擔愛”等幾首插曲就讓熊貓弟弟聽得頭頭是道。Terry即景生情唱了一首“青藏高原”,我也高歌了一曲少年時極愛的“滿江紅”,博得了大家的掌聲。於是一發不可收拾,“武則天”,“上海灘”,“霍元甲”電視劇一個個來。然而又是按自己喜歡的歌星,林憶蓮,小虎隊,張國榮…… 突然師傅停下車,對正唱得興高采烈的我們說:“卡子拉山口已經到了。”向外一看,可不是嗎?“卡子拉山,海拔4718m”的藍色路牌赫然在目。原來傳說中的高原也不可怕,就在我們輕輕松松的歌聲中度過了。四千多米的山頂上沒有什麼灌木,但遍地開著美麗的藍色小花。後來我知道這花有個美麗的名字:格桑花。一路之上犛牛甚多,我對Leon笑稱:兩岸牛聲啼不住,輕車已過萬重山。以吉普車和路牌為背景,四個快樂的青年肩並肩合影。下了卡子拉山不久即到有世界最高縣城之稱的理塘,理塘建在兩處高山之間的大片平地中,從山上下來很難想像這就是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城。本來應該在理塘吃午飯的,但師傅強烈推薦我們去無量河邊吃高原冷水魚。下午兩時許到達濯桑的珍珍魚莊。這高原冷水魚就生活在邊上的無量河中,味美肉鮮。來四川吃得自然是麻辣火鍋,熊貓在前兩口就中了招,把一個花椒吃在嗓子裡,只辣得雙腳亂跳,連忙買瓶鮮橙多制辣。一會兒Terry也不支了。我還堅持得住,這魚味道的確不錯。當然最開心的是小辣妹Belinda,一口一口吃得慢條斯理又心滿意足。用罷午餐繼續上路,一群犛牛在路邊狂奔。再行一段,覺得兩旁山上石頭多起來。一問司機,果然是以怪石嶙峋著稱的海子山到了。滿山都是奇形怪狀的大石頭,絕非人力所為。Belinda說當年這是海底,地殼運動才形成這樣的地貌。這樣險惡的地貌當然讓人想起妖怪。Terry說當年唐僧取經可能經過此地。我說有理,有個車遲國一上來師徒四人就見到許多僧人被強逼著拉石頭,估計就在此處。說到車遲國,聯想起上午說的call of nature,便笑談在車遲國這一集裡孫悟空把廁所戲稱為“五谷輪回之所”。接著又說了一個豬八戒“待我一家家吃過來”的故事,大家笑了一回。轉過一個彎,司機指著遠處的山頭說那就是兔耳山。下車一看,果然神奇。遠處的山頭上幾塊石頭拼成了一個兔子耳朵的形狀,真是鬼斧神工。屬兔的Belinda和我當然不會放棄在此留影的機會。海子山上有個很大的海子--興伊錯,藏語把湖叫錯,四川話裡海子就是湖的意思。湖水很清澈,天空又很藍,映得湖水藍瓦瓦的。出了海子山,稻城已然在望了。很快經過著名的奔波寺,紅瓦白牆,層層疊疊。不禁想起以前那個循環故事: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再向前行,經過一灘紅草,司機說這就是有名的紅草堆了。這麼少呀,大家都有些失望。司機說前些年還多呢,現在越來越少了。雖然地處偏僻,但旅游給生態帶來的破壞也逐漸多起來了。終於進入稻城了,路邊的白塔是稻城的標志。入住了著名的彭松措民居接待中心,果然裝修很漂亮也很干淨。不過這也實際上就是賓館的標准間,只是裝修得比較有藏居特色罷了,並非真正的藏族民居。兩天沒洗澡了,民居中心裡雖然沒有熱水,可稻城溫泉名聲在外呀,怎能錯過。於是顧不上吃飯,便由司機帶著去茹布查卡溫泉泡澡。很難形容兩天風塵僕僕沒有洗澡之後泡在溫暖的泉水中是什麼感覺,反正隔壁的熊貓爽得大呼小叫,第二天早上起來說發燒,估計是爽過了頭。初識神山真面目跋山涉水走了4天,今天終於要到達此行的目的地----亞丁國家風景區了。不過隊伍中成員的身體情況開始讓人有點擔憂:Belinda還是頭痛,Terry的肚子仍然有點不靈,現在還多了個熊貓說洗溫泉過爽有點發燒。這可讓人頭痛,亞丁的旅行頗為艱苦,還指著熊貓這樣的壯勞力抗人背東西呢,他要倒下了誰背得動?出了稻城司機把車停在傍河邊。著名的傍河日暮我們沒有趕上,不過河邊的胡楊林中有些楊樹已經開始金黃,沐浴在朝陽中煞是好看。司機說回來會有更多的樹葉變黃,那時更好看。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曉來誰染霜林醉”。收起相機走向車子卻不由得大樂,本來經過幾天旅行,吉普車的後窗上已經滿是塵土,可不知誰在上面畫了條飛龍,當真是化腐朽為神奇。繼續前進,山腰上有個村子,前面整整齊齊排列著6、7個白塔,這就是有名的色拉村了。經過一個大海子,大家下來小憩。我在海子邊照了幾張,也不甚滿意。掉過頭來,開闊的草原上,天邊兩名紅衫女子英姿颯爽地走來。急忙抓起相機捕捉下這精彩瞬間。大家對效果都很滿意。於是決定將此張命名為:翩翩紅衫來是誰?草原英雄兩姐妹。一路下山,河水湍急,這原是見多了的景色。只是河邊的樹葉有的已經發黃,這當然讓對紅色黃色情有獨鐘的熊貓興奮不已。看著熊貓拖著病軀在河邊的石頭上上竄下跳,我不禁對Belinda說:“熊貓這樣遲早要為攝影事業獻身的。”我們上了盤山公路,一級級向上。路況不好,司機卻說情況已經改善了很多,當年從稻城到亞丁要一天時間,現在半天就可以到了。看到一個山崖頗為突兀,忽然覺得很像是電視劇《紅樓夢》開頭的那塊石頭,嘴裡開始哼著“枉凝眉”的曲調。突然司機說:“不要叫。”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轉過彎,一座雪山、一座高大壯闊的雪山赫然出現在眼前。我不記得當時別人怎樣,反正自己是大叫了一聲衝下車去。一路過來雪山也見得多了,可這是不同的。那樣高大,那樣清晰,那樣聖潔。這一刻我們明白了為什麼藏民把雪山稱為神山,這一刻我們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贊美。仿佛我們千辛萬苦來朝拜神靈,一路上心裡不斷忐忑不知神靈肯不肯接見(我們知道見神山是講緣份的,許多人什麼都沒看到就離開了亞丁)。然而在我們還沒有到達最後目的地心理上沒有任何准備的時候,這神山--仙乃日(藏語中觀音菩薩的意思)--就已經展露出慈祥的笑容現身途中了。(續 蜀山游俠錄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