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12天的四川旅行,非常愉快。這一路同三個朋友一起,包了輛四驅切諾基,從成都出發先取北線,經都江堰,臥龍,四姑娘山,小金,丹巴,新都橋,理塘到稻城然後到亞丁國家風景區。之後再從亞丁返稻城經理塘,新都橋走南線,經康定,瀘定至摩西鎮,玩海螺溝之後經雅江返成都。亞丁的雪山固然令人心醉神馳,一路之上更是風光無限。此行先後十幾次乘車翻越高山,更有一次徒步4個多小時攀登雪山,這些山全在四川省境內,而我當年在江湖上有個匪號叫“少俠”,因此就把此行的游記命名為“蜀山游俠錄”。西川自古多才俊2003年9月19日上午,冒著上海的細雨,我,Terry和Leon登上了西去成都的班機。古人雲:少不入川。寓意可能是四川生活過於安逸,如今我已年近30,當可從容入川了。其實一直最想去的一個西部省份就是四川,因為許多喜愛的文人墨客,政治人物都是從四川走出來的。現在終於可以去親眼看看這個中國文化重鎮了。我隨身帶了抗高原反應的“紅景天”,為此經過機場安檢時還被要求喝一口,證明這不黑不紅的飲料不是液體炸藥。早知要上高原,雖然一向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但還是多加小心為上。Leon也是如此,兩天前買了紅景天馬上就喝,也不知是紅景天會刺激神經還是要旅游了過度興奮,當晚直到4點鐘才睡著覺。Terry卻並不在乎,聲稱要試試高原到底有多厲害。1點左右下了飛機,事先約好的包車師傅已經在等我們。曾師傅個頭不高,說話做事都挺爽氣,當是蜀中漢子的風格。仔細打量了他那輛切諾基,看來車況還不錯,這可是今後十幾天我們的主要代步工具。事實證明此車性能穩定,沒出過什麼問題。一路車入成都,道路整齊,路兩旁綠樹成蔭,感覺和自己的家鄉南京差不多。只是車堵得厲害。天氣不熱,陰著。向曾師傅打聽稻城的天氣,他說不出成都也說不准。入住了網上推薦了交通賓館,檔次倒是一般,主要是交通便利,被旅游手冊推薦,許多國內外背包族下榻此處。果然大廳內的留言板上英文,日文,韓文什麼都有,來來往往各國的背包游客,感覺像個國際青年旅舍。Terry更是第一時間在門外的高山旅游用品店裡買了雙登山鞋,這個決定日後被證明極為正確。雖然不是此行的目的地,但既然來了怎麼也要轉轉。於是先去了網友推薦的文殊院。現在想想,之後在亞丁可以清楚看到雄偉壯麗的雪山“央邁勇”(藏語文殊菩薩的意思),也許就是菩薩感念我們心誠,一都成都就去拜謁。一元錢的門票。裡面地方很大,綠樹成蔭。早就聽說成都人生活特別悠閑,果然周五下午文殊院裡的茶座上坐滿了喝茶聊天看報紙打牌遛鳥的人,讓我們這些從繁忙上海走出來的人不禁懷疑難道這些人不需要工作?也罷,反正是休假,且融入這份悠閑之中吧。還有時間,於是就去了武候祠。本來不大想去武候祠或杜甫草堂的,一是聽說也不怎麼好玩,門票特別貴,更重要的是這兩個歷史人物在我看來都挺沉重的,與此次放松的旅行調子不符。然而畢竟來了武候祠,來看看這個凝聚了中國文人思想精髓的人。祠內的廳堂布置也還罷了,吸引我注意的是走廊兩旁據說岳飛所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又是這兩個人,看著龍飛鳳舞的書法,我心裡嘆息。都是一生功業赫赫,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由岳飛來寫諸葛亮的文章真是再好不過了。這兩個人都驚才絕艷,而他們的內心都很苦。“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趙構偏安,秦檜誤國,縱有直搗黃龍的決心又如何。而諸葛亮呢,我一直都不相信“未出茅蘆而知三分天下”的他,在劉備彝陵敗後還真得相信憑小小蜀漢可以北定中原一統華夏。然而人生到了此時便不再論成敗,只為信念努力。祠中一幅對聯寫得好“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為了隆中的魚水相逢,為了白帝的托孤情重,便將這一腔熱血國士以報吧。於是,便有了那一次次徒勞無功的北伐,是非成敗,他也看得淡了,只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便生死以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直想以中國文人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為題寫篇文章,但始終沒有動筆,這裡也只是觸景生情而已。成都呀,這個實現和埋葬了諸葛武候一生夢想的地方。出了武候祠便直奔成都最主要的商業區春熙路,購買旅行必備的藥品和食品,我們對未來行程的艱苦性是有充分准備的。早聽說成都盛產美女,但我和Leon東張西望了半天也沒怎麼看到,多少有些失望。倒是經常看到不少女人一個人開著輛長安奧拓之類的小車在路上飛馳,其狀甚酷。在著名的龍抄手吃了頓小吃,味道果然不錯,只是小龍蝦中花椒下得甚重,辣得我和Leon雞飛狗跳。我自己腸胃一向不好,擔心旅行還沒有開始就吃壞肚子,Leon則自稱“鐵胃”說沒事。不幸的是“鐵胃”神話最終被擊穿,這是後話,此處暫且按下不表。成都的天陰沉沉的,這讓攝影發燒友Leon憂憂忡忡。此人自稱每當心有所念必在家中向東磕頭,雲常有奇效。回到賓館後我便鼓勵Leon再行此著,如有人在不方便可以去洗手間。而且向東即是向東海龍王,專管興雲布雨,一定管用。Leon又嚷嚷著說在夢裡磕頭就行,而且拜的是神仙姐姐,不是東海龍王。快樂地吃下幾片剛買的紅景天膠囊之後,大家就寢。早上10點半,司機來接我們去雙流機場接北京趕來的Belinda。11點左右,一身便裝的她施施然走出機場。因為走的是北線,所以我們再回成都,找了家不錯的餐館來次出發大餐總動員。餐館裡正舉行婚禮,熱鬧非常,菜也物美價廉。出成都上高速,第一個想看的就是都江堰。誰知司機走過了,我們堅持要求開回,去看看那個世界文化遺產,那個讓許多中國人想起來就心中一暖的水利工程。在都江堰市裡見到李冰父子像,寬袍大袖,神采奕奕。都江堰已經被做成一個大公園,收著60元一人的門票,裡面布置斧鑿的痕跡很重,無甚好看。我們一路走去,看了寶瓶口,飛沙堰,魚嘴。便只是這幾塊飛堰,通過巧妙的組合就一方面扼制了泯江的急流防止水患,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平緩的灌溉水流。更重要的是因勢利導,絕不破壞自然。我們不斷驚嘆著前人的聰明才智,那長長的飛堰在兩千多年前不知用了多少時間才得以鋪就,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直至今日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如一塊匾所雲:川西第一奇功。這是一個奇才巧思卻又辛苦導成的浩大工程,這是一種絕不張揚但實實在在的澤被蒼生。都江堰真得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水利工程,更是一段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聰明智慧,與自然和諧,窮一生心力惠澤千秋的文化。走在飛堰上,看著往來如織的游客,想著剛才司機把車開回來時略帶不屑地說我們成都人從來不來都江堰,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就是被都江堰惠澤的千千萬萬成都人之一,聽Leon說成都計劃在都江堰上游搞一個水庫,可能徹底破壞都江堰的功效。不禁感慨地說:“前人聰明才智非我後人所能企及,不能好好學習也就罷了,如今還要去破壞,實在令人汗顏。”由於來回時間耽擱,今夜不能按計劃翻越巴郎山到小金住了,好在行程安排比較寬裕,就將目的地定在臥龍。路上車多且路況不佳,經常要停車等對面的車先過,到臥龍時天色已晚,只是入山之後空氣格外清新,令人神清氣爽。司機問我們要不要去看熊貓,大家興趣不大。Leon說自己剛去了黃山,身上衣服罩不住的地方被曬得漆黑,其他地方又很白,以黑白相間而論與熊貓仿佛,看看他就行了。大家紛紛叫好,趁停車加油之際抓住熊貓合影。熊貓叫嚷著要按臥龍熊貓館裡人與熊貓照相的價格(35元/次)的標准一半收費,但無人理睬。晚上住在司機安排的旅店,只記得無熱水不能洗澡,晚餐的野菜味道頗鮮。高山流水日初長臥龍的條件的確簡陋,早上起床房間裡沒有熱水,只能到樓下用店主自己燒的水。我正洗漱間,忽聽得熊貓在樓上一聲歡呼:日照金山!抬頭一看,果然,正對著我們的住處,兩座青山之間一座雪山赫然在目。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看雪山,卻沒想到剛出成都第一晚就住在了雪山對面。而且看起來天氣也一反成都的陰郁,是個大晴天。也難怪熊貓這麼興高采烈。我和熊貓上樓下樓洗漱,姑娘們卻沒有動靜。以為她們貪睡,一敲門才發現原來已經梳洗打扮完成,一個賽一個光鮮,而且只用濕紙巾就搞掂了。匆匆用罷早餐就上路了。很快吉普車駛入山谷之中,迎著一條湍急的溪水逆流而上。此時風光已經甚佳,大家不時要求司機停車拍照。再走一段,漸行漸高,我們開始翻越此行的第一座高山----巴郎山。都說康巴漢子好,於是我信口胡說巴郎山的全稱就是“以康巴漢子為情郎的山”,並提醒姑娘們多多留神,別錯過機會。Terry說那你們怎麼辦,我答道今晚停留的地方是丹巴,那裡有座美人谷,那就是我們哥倆出手的地方了。一路談談笑笑,倒也並不寂寞。再向窗外望去一排雪山赫然在目, 不由得精神大振。若在平日早已大呼小叫地衝出去,但來之前看的諸多旅游指南早已遵遵教導:在高原上切忌過度興奮,以免加速心跳,導致高原反應。於是大家強抑著激動走下車去。那是怎樣的一幅情景呀,六七座雪山緊緊相連,飄浮的雲彩只及山腰。生平第一次近距離觀看雪山。就像Leon所說,雪山絕不同於黃山泰山那些主流的中國名山,他有高昂的頭----那些名山的高度在他看起來不值一提,浮雲或可蔽日,卻無法掩蓋雪山傲人的身姿。收回目光我對同伴說,巴郎山也一定是座雪山,只要我們再往高去一定可以看到。在這樣的高山上行車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第一次,向下看山勢險要,向上看山坡上居然還有不少犛牛悠閑地吃草,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爬到如此高度來吃東西的。看著犛牛的樣子真有點擔心,萬一這家伙一不小心失足掉下來砸到車上怎麼辦?來之前就聽說如果下雨的話沿途容易發生泥石流。今天天氣晴朗,可要是來頭泥石牛也受不了。好在犛牛們吃得雖歡,但步履穩健,泥石牛並沒有出現。盤山公路修得不錯但並不寬,我們就目睹了兩輛大貨車是如何艱難錯車的。果然不出所料車子終於開到了雪線之上,望著山坡上觸手可及的積雪和山下玉帶似婉延的公路,胸中豪氣陡生,雪山也並不可怕。很快到了山口,此處氣溫已低,大家都加了點衣服。走下車來合個影,記念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巴郎山(海拔4511米)。巴郎山的廁所也修得頗為漂亮,從外表看去仿佛是一個由石塊堆成的房屋。讓我不由得將之攝入鏡頭,不過我也沒想到這居然是這段旅程中最好最干淨的路邊廁所了。下得巴郎山已是小金縣境內的日隆,這是去四姑娘山的必由之路。可惜雲霧繚繞無法遠眺四姑娘的芳容。在日隆吃了午飯還買了兩副牌----這可是旅行必備品----我們就上路直奔丹巴而去。因為是下山,這次是沿溪水並行,路邊種滿了山花,在溪水的映襯下姹紫嫣紅,分外好看。隨著道路的變化,山溪忽左忽右,始終不離不棄。我不由詠起蘇軾的詞: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蘭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到了小金縣城卻反而難走,道路施工,在沙塵中整整停停走走幾乎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得以通過。這還是很大程度上仰仗了四驅吉普車機動靈活的特點,真不知道那些大的貨運卡車是如何開過小金的。出了小金道路又通順了,一旁的溪水也在不知不覺中寬闊了許多。青山在側,流水相隨,間或還點綴著頗具特色的民居,很是養眼。到了丹巴境內看到一大堆黑色泥石淹沒了整個村莊,路也被衝垮了一大段。司機說這就是上次泥石流造成的後果,其狀令人咂舌。下午三時許到了丹巴縣城,一路與我們相伴的河水也在此與另一條河相彙成為一條大河,司機告訴我們這河有個響亮的名字:大渡河。馬不停蹄趕去看丹巴的碉樓。這碉樓是當年的丹巴土司為了和乾隆皇帝打仗而修建的工事,此時當然已無用處。不過這麼多碉樓倚山傍水而建也頗好看,熊貓尤其喜歡,連說:“蔚為壯觀,蔚為壯觀。”上竄下跳地拍個不停。調轉車頭去看丹巴著名的甲居藏樓,司機先在我們將要下榻的美人谷賓館裡幫我們找了向導:藏族少女蘭。蘭剛剛從康定的師範學校畢業,目前在賓館裡幫忙。車裡多了一個人,只好把讓熊貓坐在前排,我和三個姑娘擠在後面。果然不出所料,一到丹巴就有美女左擁右抱,不由得呵呵大笑。甲居藏樓所在位置頗高,汽車沿著一條新修的道路開了好一陣才到,一位相貌沌樸的老頭在售票處向我們賣10元一張的門票。這都是旅游開發的結果,路修了,開始賣門票了,但藏民的淳樸也越來越少。也許這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悖論吧。一大片藏居依山而建,掩映在蔥郁的樹林和梯田之間,在夕陽的照射下星羅棋布,山腳下是大渡河的支流,不愧有“甲居”之稱(甲是最好的意思)。藏居結構基本一樣,下層養豬還有廚房,上層是居室,最上面是白色的平台,平台上掛著紅燦燦的辣椒和金燦燦的玉米。整個村子的建築都是如此,看來這是他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建築結構。到蘭的家裡作客,主人熱情地捧上剛剛從樹上摘下的蘋果和核桃以及酥油茶,那蘋果又紅又脆又甜,核桃則用手一捏就可以打開,只是酥油茶的味道太鹹,難以適應。蘭的姐妹們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出來與我們相見,自然成為合影的對像。我見藏族少女的服飾實在不錯,便鼓動Terry和Belinda試穿。她們也頗為心動,在蘭們的幫助下穿戴起來,果然讓人眼前一亮。在Terry的帶動下擺出各種POSE,活脫脫兩只歡快的小熊貓,大家笑作一團。回到丹巴入住賓館,我和Leon的房間窗外就是大渡河,推窗即可看到兩河交彙,聽到隆隆的水聲。吃飯時還虛驚一場,聽店家說丹巴到巴美之間下大雪,今天從康定來的班車現在還沒有到,明天未必走得了。好在一會兒班車到來,這才放下心事。晚飯的干切犛牛肉味道不錯,成為我們的最愛。尤其是熊貓,曾在雲南時因圍著犛牛拍照而被一頭犛牛狂追,自此見牛就暈,此刻自然大塊朵頤,大報其仇。 晚上打牌,除了熊貓外的三個人中有兩人都愛他,能夠贏得對手的尊敬和喜歡, 熊貓再次證明了自己為什麼是國寶。(續 蜀山游俠錄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