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游日記(心理感受篇)

作者: lj306789

導讀2月22日暖風熏得游人醉,不知今宵是何年 十八點二十飛機達到三亞機場。地面溫度的升高在飛機上已經感覺到了,加上舷窗外滿眼蔥綠的植被,藍藍的大海和天空,這些夏天的標志,讓我決定下飛機第一件事就是脫衣服。 三亞機場外的椰子樹讓我想起首都機場的那些冒牌貨。椰子樹在這兒到處都是,就像是北京的楊樹槐樹一樣,而且看到的大都長著椰子,結的果實還不少, ...

2月22日暖風熏得游人醉,不知今宵是何年

十八點二十飛機達到三亞機場。地面溫度的升高在飛機上已經感覺到了,加上舷窗外滿眼蔥綠的植被,藍藍的大海和天空,這些夏天的標志,讓我決定下飛機第一件事就是脫衣服。

三亞機場外的椰子樹讓我想起首都機場的那些冒牌貨。椰子樹在這兒到處都是,就像是北京的楊樹槐樹一樣,而且看到的大都長著椰子,結的果實還不少,真是個好東西。

坐上車搖開車窗,撲面的暖風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愜意。順暢的交通和新奇南國的景色,讓車程顯的很短。我們住在大東海的家庭旅館,是在網上看到的,很多網友都評說不錯,結果的確如此,條件比我想像的還要好。吃過晚飯,散步到海邊,不過這時天色已暗,海水也黑滾滾的,感覺一定蘊蓄了很大的力量,我沒靠太近,只在的沙灘上走走,細軟的沙子使腳步更懶散了。如果那時冷不丁問我今天幾月幾號了,我會傻一下,是醉掉了。

2月23日

碧海藍天怡人眼,蝦兵蟹將磨刀忙

第二天本打算先在周圍的景點轉轉,可一下樓我買地圖的功夫,行程就改變了。出租車司機以包車一天50元的價格說服了老媽,我們駛向了蜈支洲島。(之前查到過這個島的照片,就是我向往看到的海的樣子。原計劃第三天去)汽車從公路到土路,景色從城市變成鄉村。有農田,有低矮破爛的民房,路上有牛群,當然也有放牛的阿姐,她們戴著尖尖的鬥笠,臉上遮著花枕巾,短衣短打扮,不張嘴我也知道她們的話我肯定聽不懂。

去島上要坐二十分鐘的船,剛駛出碼頭時兩邊的水裡都是漁船和漁民的水上小屋,司機和我們一起,他說這裡的海貨很新鮮。(後來才知道這兒有伏筆)船開出了這個小港灣,海面一下子開闊了,船速也提高了很多。我上了甲板,爽!海風呼呼的屏蔽掉其他聲音,視線裡就是波光鱗鱗的大海,身體隨著船忽悠著,心也忽悠著。有那麼點乘風破浪濟滄海的意思。

“蜈支洲”的海水由遠及近呈現由深及淺的藍色。海岸一帶,水被白沙襯著,藍的那麼清透,黑色的游魚,碧綠的水草都直視無礙。你不得不想馬上衝向海邊,甚至投入她的懷抱。這懷抱不像是母親的,而像是純情少女的。

我們沒有帶泳衣,只能光著腳丫,卷起褲腿,在海岸一帶玩。在這照了不少相片,(後來衝出來效果都不錯)。島上還飼養了孔雀,有一只見到我們就開屏了,於是近距離照了合影。(心裡有些疑慮,但想想有閑心開屏的孔雀應該沒有流000感吧)。島上的植物我大都叫不上名字,但很漂亮。

船駛離了蜈支洲,已經是該吃午飯的時候了,司機兼導游說碼頭的海鮮很新鮮,我們就去了。飯館就在碼頭,大排擋一樣,海鮮自己挑,老板一個勁的介紹海星,大海螺和很多我認為絕不能吃的東東,這些都不是我能接受的,最後只要了面包蟹和七彩貝各一公斤,他們加工得很簡單,味道嘛,現在想想很差勁。當然這的價錢可真不低,但滿臉忠厚的司機說這裡是最天然新鮮的,自然比人工養殖的價錢高,我們也就認了。事後,在三亞市裡的農貿市場看到了同樣的蟹和貝,價錢要便宜五六成。

吃過飯,去了亞龍灣,這裡號稱中國第一灣。亞龍灣的沙灘很細,即使淺海處也沒有貝殼,石頭,踩上去會很放心。

下午四點我們回到住處。

2月24日

市井轉轉別有味,東海游游遭黑手

第三天,我們坐公交車去了三亞市第一農貿市場。街道兩旁都是擺攤的,大多是婦女。她們賣著各種熱帶水果:芒果、楊桃、紅毛丹、小香蕉、菠蘿蜜;各種煮熟的土產:紅薯、玉米、淮山藥、大小芋頭;各種小吃,都是我叫不上名字的。有很多年老的婦女在賣一種綠色的與大青棗類似的果子,和一疊疊的綠葉子,她們麻利地把葉子抹上一種白粉,疊成小粽子,而且邊賣邊吃,吃得滿嘴都是紅色,然後再吐掉,像吐血似的,怪嚇人的。我猜那綠果子就是檳榔,可不知那樹葉是什麼,就上前問,可她們的話我一點聽不懂。市場裡面和其他地方的沒大區別。就是海鮮很多,也不貴。我們買了螃蟹和幾種小菜。

購物回來,我們就收拾東西去了海邊,當然是去游泳嘍。大東海雖然不比蜈支洲和亞龍灣,但海水沙灘也很怡人。可能太想投入大海了,一游就游過頭了。忽視了高高的日頭,高估了自己和只有15倍的防曬霜。後果慘痛啊!

回旅館老媽蒸了螃蟹,但這時我們的皮膚已經和螃蟹一樣紅了。

2月25日

我們不得不為昨天的一時痛快付出代價。之後的安排隨之改變,南山寺改為醫院,鹿回頭改為藥店。疼痛和灼熱讓這次三亞之行有了切膚的感受。陽光在給我們留下的烙印會持續很長時間。

夜晚走在海邊,受著海風的撫慰,感覺輕松了一點。

之後我們只在三亞市裡轉轉,發現這個城市不大,和海邊那麼多星級酒店比,三亞的其他設施就太相形見絀了。這裡生活節奏也很慢,當地人做些小買賣,做大買賣的基本都是外地人,其中以東北人居多。當地人非常熱衷於買彩票,幾毛錢就可下注,猜中數字就有幾千塊獎金。幾乎哪裡都有買彩票的,有的街道家家都買,和預測彩票有關的小書、報紙也很暢銷。這種人文景像和自然景像是很不相稱的,更確切的說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脫節。三亞像個年輕的暴發戶,三代才能出貴族,可能它的孫子會不一樣。

2月26日

最後一天要離開三亞了,因為時間還早,司機建議我們去看水晶展。其實每一個景點、飯店都給司機回扣的,中間的貓膩很多,不知道還好,知道了會讓人很反感。但還是去了一來我們可以消磨時間,二來他能拿到回扣,而我們也不受什麼損失,何樂而不為啊。展覽只是幌子,賣才是目的。有一個網友說,去三亞不要說貴與賤,真與假,只說值與不值,有點無奈也很有道理,自然的美景足以遮醜了。

我們還是早早到了機場,我有點想北京了,想回家了,想在自己窩裡回味、蛻皮。


精選遊記: 三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