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徑山聽綠

作者: 木子士

導讀早聞西徑山的秀麗嫵媚,因為近在咫尺,以為什麼時候要去就可以去,反倒一直沒去成,前日,一老友相邀,才得以去西徑山飽覽了那裡的自然風光。 我們在臨水橋乘上去北廂的班車,約二十分鐘在一座氣勢恢宏的石牌樓前下車,穿過西徑門樓,沿著一條新鋪的柏油大道,步行一裡光景,便到了溪山第一門樓。 入得樓去,寶葫蘆狀的環翠湖水明澈如鏡,綠得如翡翠一般,雙 ...

早聞西徑山的秀麗嫵媚,因為近在咫尺,以為什麼時候要去就可以去,反倒一直沒去成,前日,一老友相邀,才得以去西徑山飽覽了那裡的自然風光。

我們在臨水橋乘上去北廂的班車,約二十分鐘在一座氣勢恢宏的石牌樓前下車,穿過西徑門樓,沿著一條新鋪的柏油大道,步行一裡光景,便到了溪山第一門樓。

入得樓去,寶葫蘆狀的環翠湖水明澈如鏡,綠得如翡翠一般,雙眼一下子被映得清明亮麗起來。漫步在湖堤上,碧綠的湖水裡倒映著對岸映波橋的倩影和堤岸上那綻出鵝黃嫩芽的柳枝。我被眼前這幅水彩畫般美麗的景致激起了濃濃的游興。哪來這如此清澈碧透的湖水?我急切想登上山去看個究竟。

沿著逶迤曲折的石階拾級而上,隨著嘩嘩的水聲仰頭便望見從蒼穹飛出的一條高約百米的瀉玉岩巨瀑,它宛若一匹從懸崖上滾披而下的銀緞,又如從九天飄落的一條輕紗,奔瀉直落的白練在半空中飛濺出銀珠般的“禮花”來,其勢如蛟龍入海,磅礡壯觀。站在飛瀑橋上,噴撒出來的水霧隨山風輕吻在額頭臉頰上,濕潤潤的,清涼涼的。

我眺望緊咬在陡峭崖邊上那些蔥郁的灌木和滴翠的滕蔓,疑惑不解,這山瀑何處生成?

攀上百步雲梯,步入密林幽徑,躍上龍潭山巒。一個碩大的碧雲湖呈現在我們面前。這湖水綠得發幽,靜謐如鏡,猶如鑲嵌在西徑山腰上的一顆綠寶石。綠綢般的湖水裡映著藍天白雲和蒼黛的山嵐。湖水如熟睡的仙女,安靜地躺在西徑山的懷抱裡。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我屏氣斂足,躡步輕移,唯恐驚醒了仙女的酣夢。

碧雲湖其實是人工天池,是上世紀中葉的傑作。山脊梁似橫臥的土壩上早已青草萋萋,綠樹成蔭,已看不出人為的痕跡。但父輩們利用自然的創舉給子孫帶來的福益如這湖碧水熠熠閃爍著無窮的銀光。

山石鋪設的小徑在枝葉葳蕤的林木掩映中像蛇似地向西徑山嵐爬去,曲徑旁山澗裡流淌著涓涓細流,如頑童般跳繞縈回在亂石樹根之間,披拂撫弄著澗底卵石上的鮮苔。這一滴滴積聚起來的山泉,一脈脈蓄儲起來的細流,無聲無息地彙集到碧雲湖裡,不知疲乏地為飛湍瀑流注入新的活力的勃勃生機。

在高不過五百米的西徑山上,哪來這豐沛的清泉湖水呢?當我登上雙林寺古剎遺址才恍然解開了這一疑團……

這古寺位於方圓百來畝的盆地中央,四周山巒上林木蓊郁,翠竹蔥蘢,古樹參天,遠近高低,綠浪翻湧,雖寺院屢遭厄運,而這浩翰森林如同這飽經滄桑的“唐獅”一樣,賴於一代代西徑人得以保護了下來。西徑人用心血澆灌出來的綠把這塊風水寶地染得如同一只翡翠盤子,又正是翡翠盤中的一片片葉子,一絲絲青苔,一束束須根,儲蓄著的生命之綠把西徑山滋潤得風光旖旎,嫵媚嬌艷。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我以為,“山不在高,有綠則靈”。西徑山的靈魂是那浩翰無邊充滿生機的綠——綠的林海,綠的芳草甸,綠的山泉溪流,綠的一湖湖碧水……

佇立在雙林寺前,我仿佛聽到了西徑山綠的生命在湧動——呼呼的林濤是它的呼吸聲,叮咚的泉水是它脈搏跳動的節拍,那格格破土而出的筍尖是它生命的延續……

沉浸在西徑山綠的懷抱裡,全身的每一個細胞也被染綠了,被綠的液汁滌蕩得清明爽淨,通體舒坦,精神也為之亢奮起來。

登上回程的客車,戀戀不舍從車窗回望,那突兀在一片金黃菜花田野之中的西徑山,在陽光下猶如一塊翡翠玉石,而雕琢這方寶玉的西徑人正沐浴在和煦的春光裡,耕耘播撒著更加美好的綠色未來……(士根撰稿)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