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之南香格裡拉——轉山之路(一)

作者: 是不是所有能想起的名字都有人用

導讀7月28日日出之前就爬起來,想看看有沒有運氣看到卡瓦格博的日照金山,可惜雲太厚了,似乎沒有指望。我就東游西逛的四處張望。有不少當地人在路邊擺賣松枝和香火,而爐火裡松枝燃燒得劈劈啪啪的聲音,伴隨著其特有的香味彌漫在清晨的空氣中,在梅裡的面前繚繞著,祈願平安。我拗不過一個眼神狡詐且目光流盼的姐姐,買了最便宜的一把香和松枝丟進爐火中,對著梅 ...

7月28日日出之前就爬起來,想看看有沒有運氣看到卡瓦格博的日照金山,可惜雲太厚了,似乎沒有指望。我就東游西逛的四處張望。有不少當地人在路邊擺賣松枝和香火,而爐火裡松枝燃燒得劈劈啪啪的聲音,伴隨著其特有的香味彌漫在清晨的空氣中,在梅裡的面前繚繞著,祈願平安。我拗不過一個眼神狡詐且目光流盼的姐姐,買了最便宜的一把香和松枝丟進爐火中,對著梅裡,我祈禱我們這一程平安。因為SUZUKI又感冒了。

由此,對飛來寺的藏民產生了極壞的印像。

因為我們不去明永冰川了,毛毛怕一個人去趕不上今晚去德欽的班車,於是決定搭別人的車一早就返回,說實話我覺得我們拋棄了他,有點不地道。同行了這幾日,大家都好像認識了許久一樣,真有點舍不得。

沒想到這個家伙運氣真的不錯,臨走前幾分鐘,卡瓦格博竟然神光一現,顯了真面目給我們一見!他也算不虛此行吧,要不從中甸來此七八個小時的車程,也太虧了吧!

濃霧開始彌漫上來,連層層的雲海也看不到了,我們吃過早飯出發去溫泉,那裡是轉山的起點。

10:00,到得溫泉,把大背囊放在周師傅的車上,每個人只帶了必需的物品,約好了第三天下午來接我們,因為山裡面手機是沒有信號的。

每人找了根拐杖,我們開始了轉山之路!

山路是緩緩的上坡,很寬,也很好走。不知是習慣了高原,還是這幾天體力見長,我不再覺得上氣不接下氣。

路上又開始下雨,時大時小,還好,沿途都有茶棚,雨大了我們就鑽進去躲一陣。轉山的差不多都是藏民,有本地人,也有來自西藏的,偶爾可以見到幾個如我們的背包族,大家無論漢藏,甚至老外都熱情地打著招呼。路遇一老外,我“Hi”了一聲,他卻用流利的中文回應,我驚訝的轉過頭,這個洋鬼子,不簡單啊!

在一個茶棚裡碰到個女孩,一身專業的戶外裝備,皮膚黑黑的,神采奕奕,頗有點藏民的味道。旁邊的一個藏民用藏語跟她講話,她笑著說一路上都有人當她是藏族人,甚至不收她的門票。說實話倒不是她長得怎樣像藏族人,只是黝黑的皮膚,以及臉上健康的神氣,沒有都市白領那種常見的病態和疲態。

再向上走,山路開始泥濘起來,也陡了許多。

埡口,到處都掛著經幡,五顏六色的,隨風飄舞,在無數遍的念誦著“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休息了一會兒,大家也抓緊時間和外界進行著最後的聯系,因為過了這裡,手機就不再有信號了。

下山了,松林間依舊是飄飛的綠色絲絛,很浪漫,很詩意。山路上可以看到近在咫尺的雪山和冰川,只是山頂上依然被濃霧籠罩著不得見。

很快我們就來到了上雨崩村,聽說我們要趕到下雨崩去住宿,村民竟然不讓我們走,說是今天來的要安排在這裡住,並且要住哪家哪家,諸如此類強詞奪理的話。我們不敢來硬的,只好搜腸刮肚的尋找必須前進的理由。磨破嘴皮,好歹放了我們過關,我的媽呀,這簡直趕上唐僧取經倒換通關文牒了!但願不要難為落在後面的宇哥和貓貓才好。

因為害怕下雨崩也是這樣的情形,小林提議不如我們趕到神瀑那裡去住算了,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不幾分鐘來到了一個標著“朝聖者營地”的小店門口,那裡有一個小棚子,外面有些馬和牽馬的藏族人,雨大了,我們也正好等等後面的驢子。等了好久才見到人影,看來趕去神瀑是不可能了。

我們隨著回家的藏民來到下雨崩村,挺熱鬧的一個村子,這裡也沒有什麼必須住在哪一家的規定,於是我們揀了條件顯然最好的“三江並流雨崩管理所”住下,每人20,還可以接受。老板是個大理人,白族,他的老婆是這裡的藏族。客棧二樓的露台正對著雪山,不知道是不是卡瓦格博。

這一天的晚餐很豐盛,老板的手藝著實不錯,火腿肉鹹是鹹了點,不過真的好吃(也或許是肚子裡沒油水了)。

這裡沒有電,也沒有廁所,要方便,麥地啦,空氣清新,又環保,回饋自然嗎!

明天一早出發去神瀑。但願可以看到雪山卡瓦格博,這是我每天最大的,也幾乎是唯一的願望。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