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曾經是小資的天堂。“高原古鎮,小橋流水”僅這些字眼已經足以燃起強烈的好奇。96年大地震對小鎮來講福兮禍兮?人們頭一次發現的納西族小鎮還保存著宋朝以來完整的建築格局和琴棋書畫的生活。於是中外游客零星的,慕名的,最後是成群蜂擁而來,把它變成了民俗村式的游樂場。
這是任何一個生意人都垂涎的地方,不分四季,從早到晚,那麼多好奇的人從各地擁來啊,即使把店開在再偏僻的小巷裡也不愁沒有生意。所以小店鱗次櫛比,賣衣服手工藝品,酒吧小飯館,開旅舍,大研鎮的人都成了生意人。有手藝的開起了自己的小店,有人作木刻,有人把幾米的故事畫在T恤上;年輕人最向往的職業是導游,學得最用功的是英語;也有人走出去不回來了;而天南海北的外地人反倒來這裡開店不走了。。。。。。
隨著游人的增加,外國人越來越少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對於自助游的開發有著獵犬的嗅覺。還是有那麼多從辦公室逃亡出來的年輕人聚在這裡,每天清晨從當地人精致的小院子裡出來,在八卦型的古城裡轉來轉去, 在酒吧裡討論著瀘沽湖,虎跳峽和梅裡雪山,或在淙淙流水邊曬太陽,發呆。直到深夜,才一個個消失在昏暗的小巷深處。
我三次來到這裡,初來欣喜,再來親切,而這次,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到非常陌生。還是那樣的光滑斑駁的花石子路,還是小溪邊上的婷婷楊柳,但它世外桃源的韻味已不在了。但游人都那麼興高采烈,本地人還是那麼和氣而精明的在作生意,大家都心滿意足啊。我搞糊塗了,親愛的,你是誰的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