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虎跳峽,一個聞名遐邇的地方,還是去徒步。早在兩年前聽別人說要到雲南玩,還要徒步虎跳,真是又羨慕又佩服。真沒想到今天自己也要到那裡走一走,就像年初時沒想過能放下俗事到雲南來一樣,一切好像那麼容易,又那麼快。不過虎跳的路可不是那麼容易走,走也走不了那麼快。我們把要帶的衣物都塞在天靈靈那80升大包裡,P哥則背了滿滿一書包的水沉得很,豆子的小包裡裝的都是好吃的,大伙拿了相機蹬山仗匆匆忙忙地在車站附近用了早餐,又帶了點包子坐上去虎跳的車(23.5/人),出發了。沿公路一直開,路好的很,2個多小時就到橋頭。P哥從祥和院(他的住地)張老師家拿了幾張虎跳的手繪地圖,我們沿HALFWAY的那張圖,在一小學門口下的車(虎跳門票30/人),就此走上路,穿過一籃球場,伴著朗朗的讀書聲,開始了徒步的行程。山道有岔路,但在岩石上都會有箭頭指明方向,紅的,黃的,藍的,有點亂,都是指向自己的旅館。一開始還有點不習慣,慢慢的明白了,我們只管沿紅色箭頭走,指向傳說中的HALFWAY。好一個艷陽天,沒走多久,熱得把外套都脫了,天靈靈那包裡還有好幾見毛衣什麼的,看來是白帶了,可憐他背著我們的衣物一步一步往上走。一開始體力都不錯,蒙頭走了一段上升路,看到暗黃色金沙江了像泥石流一樣,從遠遠的山谷中逶迤穿行而出。2個小時在之字行的山路上盤來盤去,P哥換背了天靈靈的大包,依舊走在前頭,走山路他在行,因為經常去家訪練就一身“輕功”。隊伍拉開了,他一人走在最前面,不見人影,等不到我們就下山來找,碰到我在路口大喘氣,看路標一琢磨原來走過頭了。我們等到天靈靈時他也走錯了一段,(一般情況下有岔路,走過10分鐘還沒見到路標很可能走錯了)已是汗流浹背,太陽在其背上留下一大圈白花花的鹽漬,我們笑說當年抗戰送鹽怎麼沒叫他去。走走停停好幾個小時,這山路也不是特別難走,先幾年來的山驢們和當地的山民早已為我們踩出了一條路來,比起清涼峰從野豬塘下的那段路要好走多了。不過28道拐可不是蓋的,之字形的路劃來劃去,陡然直上,走的你頭都暈了,我是一道一道數著走上去得。在27拐那地方可以一覽玉龍雪山,比起在麗江遠遠眺望過癮多了,雪線退的很高,只有山峰白雪灌頂,舊年的殘雪遮掩不住黛青色的山脊。我們一列地坐在石階上,對面是雪山,我們卻穿著短袖,,頭上的艷陽照得我們口干舌燥。豆子總能找到美味的零食,脆桃生津止渴,很受歡迎。休息夠了,繼續趕路,其後的路大多是平路,重擔落在了我的肩上,不過天靈靈的包背負系統不錯,比我那K2省力。途經茶馬客棧討口水喝,納西阿媽熱情相迎,坐在人家的天台上喝茶小憩,山核桃又香又脆。那可是真正的天台,依山而建,得以與群山對視,俯視金沙,宛如細絲游蛇,不禁豪情頓生。阿媽說新雪落下時群山會更美,如果走累了,在這裡投宿也是不錯之選。我們堅定地走向HALFWAY,看著岩石上標著的距離越來越近,想到香甜的派,和傳說中的天下第一廁,(我怎麼會把這兩樣東西想到一起的:)腳步也輕盈起來,(也可能是腳步打飄了,呵呵)。已經能看到不遠處的村子了,猜指著哪間是HALFWAY。村口迎接我們的是一個不小的驚喜,包谷地雖然剛收割完,村民的院子裡金燦燦的鋪了一地,滿山的野花開的正爛漫。也看過花展上造型各異,花團錦簇鋪擺,但不如此地遠近高低,參差不齊的隨意。白的,紅的,黃的,藍的色彩豐富,宛如七彩霞光遍灑山坡。 行走在山間的小路上,這一邊是花兒,這另一邊也是花兒的感覺會是那麼的知足,不是你擁有這麼多花,而是你被融於其中。黑瓦的木屋圍成一個長方形的天井,整齊的擺著4張矮腳桌,已坐了不少人,沒想到國慶過了還有那麼多人。用竹簡做的菜單別出心裁,菜價也不貴。趁上菜時間,我們在小院裡晃了晃,牆上貼了不少剪報攻略及驢友的墨寶,關於哈巴雪山的攻略惹得PETER心直癢癢(我們一路貼著哈巴而行,無法見其真容),檐上掛了幾串玉米,辣椒,饒著幾藤爬山虎。露台被老外占領,樹樁式的凳子坐滿了人,因為那裡視野開闊,直視雪山。當然少不了一睹天下第一廁的風彩,這也是HALFWAY的一大懸念,見過之人,無不嘆服。(據說女廁更勝男廁,未曾見證)體力透支,胃口很好,狼吞虎咽的也沒嘗出個味來,不過pie cake的甜點不錯。吃完飯,泡上杯茶,放上音樂,一桌打牌,一桌閑聊,累了就回屋去睡。床鋪雖然沒有其他房間的干淨,老板通情達理給我們打了折,屋裡晾著好多核桃葵花子便宜了我們。夜裡好像還聽見有人吶吶囈語,說手機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