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93年的夏天去平壤參加一個世界邀請賽,在平壤呆了一個星期。因為那時小,不是很記得各種細節,但是有很多東西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當時每周只有一班飛機來回於北京和平壤之間。我們團加翻譯一共有近二十人,北朝鮮方面也提供了一名翻譯,但是中國的翻譯和北朝鮮的翻譯在身材上就有很大的分別。中國的翻譯又瘦又黑,北朝鮮的翻譯就比較胖一些。當時我們就問中方的翻譯為什麼會這樣,他告訴我們因為他到北朝鮮來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的,長時間下來就瘦成這樣了。而北朝鮮的翻譯經常到中國來,吃得比在北朝鮮時好,所以就能胖些。
接待我們的酒店至少有五十層高,在當時的兩江邊上,窗外能遙望兩江的美景。聽說這家酒店算是五星級的酒店。我們每次用餐的餐具都有西餐的刀叉和中餐的筷子,讓我們覺得很是奇特。雖然每次都有蒸餾水提供,但翻譯告訴我們那大多數是自來水,可能不干淨(我們沒有聽進去,最後吃虧,那是後話)。向我們提供的食品都很不錯,還有餐後甜品,是從國外進口的冰激凌。我們懷疑每個房間都有監聽系統,因為第一天我們對自己人說覺得青菜不夠,第二天就給我們上了一大堆的青菜。房間裡有電視機,但是只有幾個台。因為聽不懂朝鮮話,通過畫面猜到一個台是在不斷播放不知道是北朝鮮那一年的閱兵儀式。另一個台是在播放曾經紅遍中國大江南北的電視劇《渴望》,當然是已經配音成朝鮮語了。你是絕對不會看到有廣告時段的。
從酒店到體育館有一段車程。雖然接送我們的車是一輛大巴,但是覺得那輛大巴有點過於破舊。可是已經明顯讓人感覺到他們是盡力找到一輛最好的車來接送我們了。每次走在路上都極少看到其它的車輛和其它人,偶爾看到的是穿著校服的小學生,三三兩兩地走在路上。路面極寬大,但平壤屬於是丘陵地段,有很多的小山包。翻譯告訴我們當年和美軍打仗的時候,讓美方最頭痛的就是這些小山包,因為不知道有哪些小山包裡有山洞,冷不丁就放出炮來。
在比賽的空隙,北朝鮮方面帶我們去他們覺得應該讓我們參觀的地方,由我一一道到。平壤早在80年代末就建好了地鐵,但地鐵是深入地下近一百米處。因為當年打仗的時候埋了很多地雷,有些地方害怕會影響地面的結構,只好把地鐵挖得很深。與香港反差極大的是在平壤地鐵裡你是看不到任何一個商業廣告,而香港的地鐵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放廣告位的地方來賺錢。在平壤地鐵裡你只能看到雕刻精美的大型浮雕和豪華的吊燈。
金日成的故居是幾所小破茅房,裡面擺放著幾副照片和一些農具。我們在參觀的時候看到人頭湧湧。翻譯告訴我們,每年全北朝鮮的人民都會自發來金日成故居看看,進行參拜,是帶著無比的激動而來參拜的。當年金日成還未去世,我當時也年紀小,我就覺得奇怪,人都沒死,為什麼要弄個“故居”出來?
在金日成故居旁邊不遠處有一個大型的游樂場,我們一團人在裡面也算是玩得很開心。但是我發現在游樂場裡沒有賣水或小食品的地方,偶爾看到一些小學生手裡拿著的冰棒是有些發黑的東西,讓人看了也不會覺得好吃的。我們還去參觀了青少年宮,那是一座占地面積很大的建築,設備先進。裡面有一些學生在練習彈奏樂器和跳舞。旁邊還有一所表演用的大劇院。當時裡面的配置就已經讓我覺得很不錯了,至少在北京也鮮見設備如此的完善的劇院。(細節我不太記得了,只是記住了當時的感覺)
朝鮮有一道特色菜是朝鮮冷面。他們還專門帶我們到一家著名的餐館吃最正宗的冷面。我們在餐館裡坐了一段時間後,擺在面前的是一大碗冷面。面是在最底層,上層是用牛肉、青菜和醬菜堆成像小山似的。我是沒有把面吃完,因為覺得並不好吃。前面提到的“蒸餾水”果然是不干淨,我們有幾個人喝了之後就不斷的拉肚子,吃了藥也止不住。拉得我在比賽時也沒有力氣,一直坐在地毯邊上等著輪到我上場,在場上也就一通亂做,居然也沒有失敗,實在是哭笑不得。
我們每個人都發了一些北朝鮮的錢,我不記得是什麼顏色的了,反正是不能在普通商店裡買東西的(我們也看不到有什麼商店),只能在酒店裡的小商店裡用。到最後一天了,我自己手上的錢也沒有花出去,因為實在是沒有東西可以買。團長就對我們說,運動員就不出去看商店了,反正也不會有東西賣的,把錢收集在一起,由教練跟翻譯去看看給各個人買點記念品帶回去就算了。北朝鮮本來還有一個特產是大蘋果,但是翻譯告訴我們,所有的蘋果在收成之後都按計劃分配給每個家庭,不會在市場上出售,所以我們也見識不到他們的蘋果是什麼樣子,最後我們每個人就只帶了北朝鮮吃飯用的筷子回國了。
在這一周裡,從翻譯口中知道了一些平壤的情況。他們把全北朝鮮最好的東西都集中到了平壤,當時也只有首都平壤是對外國人開放。平壤裡不充許出現殘疾人和乞丐等,每家每戶會自發在清晨4—5點的時候到馬路上掃大街。政府會為每個人按計劃分配好所有生活所需物品。每個人的教育都由政府安排,似乎是極度的體現了社會主義。
不知道十年過去了,平壤會有什麼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