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茅塘

作者: 阿裡山郎

導讀走進山溝溝的茅塘景區,頓生喜悅。那連綿不絕的茂密竹林,那時隱時宏的狗吠雞嗚,以及活潑潑的溪泉嘩嘩流淌。在整個茅塘景區,確切地說,是一座深藏於層巒疊翠中的憩靜小村落,自然環境十分優美,好像一位天然純淨的佳麗村姑,誰見了都會動心贊譽,並投入到她嫵媚靜謐的綠色懷抱。山路逶迤,“之”字形盤旅而上,漸仰漸高。步入“對映亭”,眺望翠竹林下那“ ...

走進山溝溝的茅塘景區,頓生喜悅。那連綿不絕的茂密竹林,那時隱時宏的狗吠雞嗚,以及活潑潑的溪泉嘩嘩流淌。在整個茅塘景區,確切地說,是一座深藏於層巒疊翠中的憩靜小村落,自然環境十分優美,好像一位天然純淨的佳麗村姑,誰見了都會動心贊譽,並投入到她嫵媚靜謐的綠色懷抱。山路逶迤,“之”字形盤旅而上,漸仰漸高。步入“對映亭”,眺望翠竹林下那“浙北第一坡流”的雄姿,瀑布飛瀉,璣珠閃爍,幻景疊出,氣像萬千。漫步林中小路,一色鵝卵石鋪就,平穩潔淨;山色透明,空氣新鮮,心境亮堂;呼一聲屠伯伯,胡小姐,請停下步來,拍張留念照,讓我們泊駐竹海幽徑,永作茅塘客。

曾經聽過一首“精美的石頭唱歌”的歌。歌賦石頭以生命,悅耳動聽。在茅塘,地殼的造物主,同樣孕育出稀奇古怪的石頭。什麼“三生石”呀,“拳王石”呀等等。最奇異的,要數青龍頭的“千羊石”了。初一聞,好玄奧,見之,更驚奇萬狀,懸念迭起。“千羊石”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萬千年羊,空曠寂寞的山嶴,常聽到有羊的叫聲。仙人藍采和想把羊群趕去建造錢塘江大橋,豈知玄機被奸詐的龜丞相知道,於是仙妖各施法術,最後藍采和大喝一聲“點羊成石”,羊群立即變成大小不等的光滑石頭,便這般栩栩如生的定格下來,龜丞相也變成“烏龜石”廝守於此。羊變石頭,暗喻善惡相報,為智者所撰造。不過,有一則新四軍臥“千羊石”的故事,倒是千真萬確。1945年3月,粟裕將軍帶領二百多名戰士途經並駐守茅塘,為了不驚擾當地老百姓,他們在“千羊石”的亂石叢中扎營露宿就地而眠。據老人們說,粟裕還站在那座“將軍台”上,向新四軍作過報告哩!為獵奇,我人們步前人塵,也登台仿效。環顧凝望,果真像有千萬頭“羊”在蜂擁攢動,向著茅塘的村口滾滾流去。

茅塘遠離喧鬧,很幽靜。徜徉在每條村道上,感到溫馨舒暢。山風甜潤,溪水淙淙。嘰嘰喳喳的竹雞,成群結隊掠過村莊,棲落在烏桕樹上;農家好運餐午飯,山珍佳肴,味道特好;白切狗肉,鹽花醮醮,溪溝老虎魚,油炸得松脆噴香,鹹菜筍片炒竹雞,第一次享受,十多喋菜,均為城裡人難得吃到。下午三時左右,見路旁一位大嫂在太陽下曬一只長方形的桶,像嬰孩眠床,又似打谷稻桶。一問原來是火爐。大嫂說,山鄉冬天寒冷,把木炭生旺的火缸安放裡面,木板盍住,再鋪上被褥,兩邊靠坐取暖,挺愜意有趣。當地人小徐見此大發噱頭,說山村裡的野男野女,冬日晚上無事可做,搶著火爐床,疊打在一起,被頭掩護,扯衣摸手,蹬腿踢腳,漸漸“蹬”出情味,“踢”出愛意,孵化出一對對鴛盎情侶,山裡人叫“火爐愛情。”想想倒蠻有趣。

旁晚我們離開茅塘時,已有裊裊娜娜為炊煙從竹林中升起,多麼寧靜的一幅晚霞余輝圖。“山所日夕,飛鳥相與還”,在我們心裡,也絲絲絕對縷縷的升起了歸意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