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
張貼之後,有朋友希望能提供更多的資料,能對他們到澳洲自駕車旅行提供更多的幫助.因此就決定再貼上一些相關的感受,下面是其中之一:自駕車旅行澳洲的經驗
14天開了12000公裡,積累了不少在澳大利亞自駕車旅行的經驗,在這裡一並列出,與大家共享。
一、租車
自駕車旅行,尤其是自駕車長途旅行,一輛性能良好的四驅車是必不可少的。中國留學生限於經濟情況,在澳洲一般購買的都是便宜的二手車,難以達到長途旅行和崎嶇路段行駛的要求,所以出發前租一輛好車是頭等大事。
我們這次就是從一個叫Budget的國際連鎖租車集團租的車,這個公司在澳洲的大城市裡到處可見,而且服務很好,在東部沿海的繁華地段如果出了問題,Budget隨時可以進行救援。
租到車後,我們認認真真地檢查了車子的性能,包括冷卻液、機油等。因為到澳洲內陸旅行可不是鬧著玩的,是有風險的。出發前有朋友告訴我,幾年前一對台灣夫妻駕駛汽車到內陸,沒想到車子壞了,當時地面氣溫高達50多攝氏度,而他們壞車的路段很偏僻,幾天沒有人經過,結果就活活烤死了。所以千萬千萬要保證車子的性能!
不過如果要在澳洲租車,一定要價比三家。我們就先後找了三家Budget才以滿意的價格租到我們的尼桑奇駿。其中位於墨爾本city中心的一家,報價是78元一天,如果加上每天13.9元的保險費,一天需要91塊多;隨後我們又去了city的另一家Budget連鎖店,這次價格底了,價格是70元一天,但仔細一問,卻發現這家店對客戶有限制公裡數的要求,每天規定客戶只能跑100公裡,超出了就要算錢,這怎麼成,我們每天平均要跑900多公裡,當然只好放棄;最後我們找到學校旁邊Preston小鎮上的Budget連鎖店,這次的報價讓我們喜出望外,每天只要57元,而且沒有公裡限制,加上保險每天也就80澳元(相當於人民幣約450元,也許按人民幣的價格來算還是貴的,但要在澳洲,能用這個價格租到新的尼桑奇駿這一檔次的四驅車已經是很實惠了)
還有就是車子一定要保險,像我們由於購買了全額保險(每天也就13.9元),在旅行途中即便把車子撞爛了,自己最多也只要賠到275澳元(大約1500元人民幣),其余部分都由保險公司負擔。所以當尼桑奇峻那塊對我們來說顯得昂貴的前擋風玻璃被飛濺起來的石子打破兩處的時候,我們一點都不擔心賠償的問題。
下面再給大家介紹澳洲其他一些主要的汽車租賃公司,如果大家到澳洲自駕車旅行,可以參考。
Apollo(阿波羅連鎖):主要以出租“旅行房車”caravan(就是帶有食宿裝備的拖車,用一輛小車把這個大車廂拖上,隨時都可以在車上睡覺和做飯吃)為主的,口號是“看澳洲的最好方式”(The Best Way to See Australia)。用這樣的旅行拖車出外野營真的非常棒,但我們感覺近、中途比較合適,像我們這樣的超遠距離就不合適了。一則車子太大,怕無法以我們要求的速度跑下這12000公裡;二則雖然租這個車可以省下住宿費,但我們跑超長途,休息好是非常重要的,用這個車在荒涼的路段休息卻無法解決洗澡的問題,而且長時間睡車上也不舒服,無法保證我們的睡眠質量。所以就沒有選用這一方案。
Britz:也是一個很大的以出租“旅行房車”為主的汽車租賃公司,尤其在澳洲中北部,馬路上經常能看到標有醒目的Britz標志的“旅行房車”。
KEA campers:另外一家以出租“旅行房車”為主的汽車租賃公司,其公司名稱中的英文camper就是露營者的意思。
Hertz: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汽車租賃公司
Coastal 4WD Hire:這是一家專業出租四輪驅動越野車的公司。當然,基本上所有的汽車租賃公司也都提供四驅車的出租業務。
另外較有知名度的汽車租賃公司還有:MAUI和NETWORK等公司。
這些汽車租賃公司的網址如下:
Budget公司網頁:http://www.budget.com.au
Apollo公司網頁:http://www.apollocamper.com
Britz 公司網頁:http://www.britz.com
KEA campers公司網頁:http://www.keacampers.com
Hertz 公司網頁:http://www.hertznt.com
Coastal 4WD Hire公司網頁:http://www.coastal4wdhire.com.au
MAUI公司網頁:http://www.maui-rentals.com
NETWORK公司網頁:http://www.1800rentals.com.au
二、地圖和旅游資料
駕車出外旅行,一本詳細而易於查找的地圖冊必不可少。
這次我們出發前購買的《探索澳大利亞旅游圖集》(Explore Australia Touring Atlas)可說是相當不錯。這本書標注簡明,便於查找,而且沿途各個小鎮之間的公裡數都很清楚,非常適合駕駛者使用——尤其在澳洲內陸,小鎮之間的公裡數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涉及到加油的問題。這本地圖冊在澳洲已經銷售出90萬本,深受旅行者喜愛。
至於介紹各地風光的書,則建議到圖書館去借。因為這一類的書往往彩頁很多,價格奇貴,沒必要購買。我們就充分利用了拉籌伯大學藏書眾多的圖書館,借了一本厚厚的澳洲風光介紹。
另外,可以充分利用澳大利亞各地都提供的免費的“Information” (旅游信息)服務。在澳大利亞,基本上每個城鎮都有設有一個以上的“Information”,並且在公路上都會提示下一個“Information”還有多少公裡。在“Information”裡,游客可以免費獲得當地的各種旅游資料、地圖等,也可免費幫助游客尋找住宿地。
在凱恩斯的時候,由於女將黃肖雁殺到,我們特意通過“Information”找了家有廚房和烹飪設備的汽車旅館,然後到超市買了食物,美美地吃了一頓黃肖雁主勺的中餐。澳洲的汽車旅館絕大部分沒有廚房,如果沒有“Information”幫助尋找,我們自己烹飪一噸中餐的願望就難以實現了。
三、住宿
在澳洲旅行主要有五種住宿形式,最常見的是“汽車旅館”(Motel或Motor Inn)。汽車旅館在澳洲到處都能見到,根據城市鄉鎮的不同,兩人間一般在50—80澳元之間。在澳洲住旅館和國內不同,從沒有押金這一說。旅客第二天也不需要退房,只需把房門鑰匙插在門上就行。
還有一種叫“小木屋”(cabin),不像汽車旅館都是成排的房子,而是獨立的小木屋,但價格要稍微貴一些。
另外在澳洲的公路邊經常能看到“caravan park”的標志,這是給那些駕駛“旅游房車”者准備的。進入“旅游房車”的休息地,旅游者可以補充水分、休息燒烤等,晚上可以把車停在裡面睡覺,價格非常便宜。
而比較適合“背包族”或窮學生的則是“青年旅社”,澳洲的青年旅社只提供床鋪,被褥則需要旅行者自己准備,一般是七、八個人一個房間,價格便宜,人均的房價一般都不到20澳元。
還有一種特殊的被稱為“B&B”的形式,可以讓旅行者住到澳洲人的家裡。所謂“B&B”,就是部分澳洲人願意給旅行者提供家裡的床和早餐(Bed and Breakfast),這樣的住宿能夠了解澳洲居民的生活狀況,價格也不高,和住汽車旅館差不多,挺有意思。但一般只有通過“Information”才能找到,而且數量不多。
我們在這次環游澳洲的過程中,基本上住的都是汽車旅館,主要原因就是汽車旅館最普及,到處可見。而我們經常趕路,無法預定每一天的晚上會在哪裡休息。所以每次總是在不想再趕路的時候,隨意找一個路邊的汽車旅館就住下了。
四、吃
關於吃,特別要指出的是,千萬不要指望晚上8點之後,還能在澳洲內陸地區的小鎮上吃到晚餐。
澳洲內陸的小鎮,相隔一般都在百公裡以上,有時候為了趕路,就會錯過晚飯時間。如果在中國,就算是很小的鎮都會有夜宵供應。但在澳洲內陸則不同,許多小鎮其實就只有幾幢房子,在晚上8點之後就根本沒東西可吃了。有一次我們在晚上7點多的時候趕到一個小鎮,卻發現鎮上除了一個酒吧還開著(只提供小點心),其他店都關了,於是只好趕到下一個鎮去碰運氣,下一個鎮則在280公裡之外!當我們在晚上9點40分趕到這個地圖上顯示還是比較大的鎮時,發現所有的飯店早已關門。無奈,只好吃了點餅干當晚餐了。
在連餓了兩個晚上之後,我們不敢再餓著肚子趕路了。即便要趕路,也先早早地吃過晚飯再開車。不過後來我們發現,其實要吃飯並不一定要趕到鎮上,有些在地圖上標注為裡面一個R字,外面一個方框的地方,是專為來往司機准備的休息站,這些地方的餐廳一般到晚上11點才關。此類休息站一般建在道路交叉處,或是離小鎮不遠的地方,
此後,我們沒在餓過肚子。當然,對於在如此荒涼的地方來建立休息站的澳洲人,我們報以崇高的敬意。
另外,作為中國人如果在長期的旅行中無法享受到可口的中餐,腸胃一定會不舒服的。所以我們采用了兩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是找有廚房和烹飪設備的旅館,自己買東西來燒。但這樣的旅館不多,也很難找,所以這一方法我們只在凱恩斯用了一次。
另一個方法是到了大城市,肯定會有中餐館,這時候就一定不能放棄吃中餐的機會。比如在達爾文的時候,當我們終於找到一家叫做“第一面家”的中餐館時,興奮得歡呼雀躍,以至於沒認真看清路牌,造成在停車時逆向走了個單行線,結果被一個正好路過的警察逮個正著,罰款110澳元!好在“第一面家”的中餐還算可口,但如果把罰款打入成本的話,還是很不劃算。
五、必備品:防曬霜
澳洲的陽光無比毒辣,據說由於臭氧層被破壞的緣故,光線中的紫外線很強,所以澳洲人患皮膚癌的人特別多。有一種說法是澳大利亞每年新增10萬皮膚癌患者(要知道澳洲總人口不到2000萬,這一比例是相當高的)。
所以要想在太陽猛烈的澳洲長時間開車旅行,同時又不傷害皮膚的話,必備防曬霜,而且一定要是SPF值大於30的防曬霜。
在環游澳洲的過程中,我們每天狂抹防曬霜(三個男的之前從來不用這玩意),14天中用完了兩大支防曬霜,皮膚仍然被曬得發紅、干燥。也許下次再要駕車旅行,得買四大支防曬霜!
六、筆記本電腦
另外強烈建議帶筆記本電腦。因為澳洲風光奇美,沿途你的相機保證不會經常閑著。如果有了筆記本電腦,就可以每天把數碼相機裡的照片輸入電腦,給相機騰出空間(我們平均每天都拍80兆以上的照片,相機的儲存卡再大都不夠)。
七:在澳洲開車的感受
1、外出開車和在墨爾本市區開車給我的感受截然不同
澳洲人給我的感覺是性格和緩,做事總是慢吞吞的(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效率極低,我個人就有過幾次切身的體會,但那是另一個話題,此處不提),但澳洲人在城市內開車時卻似乎特別急躁,容易因小事而動怒。
澳洲甚至專門有一個詞語來形容這一現像,叫做“road rage”(路上的憤怒)。我曾在報上看到一條新聞,說有兩個澳洲人因為開車而發生“road rage”,結果開始互相追逐,最後一輛汽車上的人終於在一座橋上攔住了另一輛車,此車上的司機氣勢洶洶地拿著一把刀朝另一輛車的司機衝去,那個司機無路可逃之下,只好跳下橋去,結果摔斷了腿。
我個人在開車時也遇到過澳洲人極度無禮的“road rage”。而我的一個同學在開車時由於轉彎稍微慢了點,竟然引來後面車上司機的過激反應,追上來朝他的車扔了一個滿罐的可樂。
我曾就此問一位澳大利亞老師,她也不能回答向來慢悠悠的澳洲人為什麼在開車的時候會經常如此失態。
但當我們的車開出城市,在整整14天中,在整整1萬2千公裡的旅途上,我卻見到了與城市裡截然不同的澳洲司機——不僅非常遵守交通規則的,而且還非常友好。
一路上,澳洲司機絕大部分都是守法的好公民,路標要求的限速是多少,他們就開多少。所以我們經常采用“跟車戰術”。前面的車快,我們就快,前面的車慢,我們也慢(澳洲的高速公路一般都是不封閉道路的,會穿越不少沿途小鎮,因此一到小鎮,車速都必須減下來)。這樣開不僅肯定不會違章,也不必費心思去關心一路的限速是多少了。
由於大家都非常守規則,交通就變得相當通暢了。澳洲的許多高速公路(high way)只有雙向兩車道,中間也沒有隔離帶,但大家車速都能保持在限速的110碼。這在國內是根本不可能想像的,因為沒開幾米,保證就會有司機把車開過中線來超你,結果因大家搶道,最終大家都開不快。
此外,澳洲對駕車違章的處理非常嚴厲,我們同學中因超速被罰款的已不在少數。據我們的一個老師說,為有效遏制交通事故造,澳洲最新出台的法律甚至規定,如果汽車超速30公裡以上,駕駛員就要進監獄。但在外開車時,一路司機之間都會心有靈犀地互相關照。
比如有一次,在昆士蘭北部的時候,不斷有對面來車用車燈朝我們閃,開始還不明白,但知道肯定有事,所以開得格外小心。果然,沒多久,發現一輛警車躲在路邊對往來車輛測速呢。心中不禁一陣感動——真是同是澳洲開車人,相逢不必曾相識啊。於是,我們也開始為對面來的車打“警示燈”,讓他們千萬別因超速被警察抓住。
2、晚上開車經驗:
總的體會是在澳洲開夜車在某種意義上比白天開車還要舒服。
一是白天比較熱,而且澳洲的陽光特別明亮,有點晃眼,特別是下午4點到6點之間,陽光斜找進駕駛室,眼睛會被晃得特別難受。
而晚上不僅涼爽,沒有晃眼的陽光,更重要的是澳洲的司機可不像國內的司機,晚上開車非常道德,只要對面來車,保證馬上由大燈轉為小燈,所以不虞有被大燈照得看不清路的情況出現。
不過在澳洲內陸地區,晚上開車則要為隨時可能出現的動物多留一分神。不僅是袋鼠,還有很多的牛。在路邊我們也經常看到被車子撞死的牛,但相信這麼一撞之後,車子肯定也會大受損傷的。所以千萬要小心,慢點為好。中國警察不是時常教育我們“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嘛!
3、在中部開快車經驗:
在澳洲中部公路,和繁忙的東部公路不同,有機會開一把快車。因為中部公路情況不錯,而路上車輛極少,加上當地氣候炎熱,警察在路上蹲點測速的可能性不大(在悉尼到墨爾本的路上,經常見到躲在路邊測速的警察,我們就曾在那裡因超速而被罰過220澳元)。即便有警察在蹲點,由於環境空曠,也很容易發現,可及早減速。
於是我們采取“見車減速法”,就是在路上沒車的時候,把車開到130多碼,如果遠遠見到對面有車,就減速到規定的110碼。假如來車是警車,等它接近到可以對我們測速的有效距離的時候,我們已經是守法公民了。有一次,是在北部領地,真被我們發現,一輛車看似普通的車輛其實是警車,在交彙時對我們測速,好在這時候我們已經減速到了110碼。
八:澳洲旅游的參考網站:
1、www.jasons.com
對駕車旅行者來說非常好,各地的許多旅館的資料都有介紹,包括地點、價格、配套服務、客房設備、以及聯絡電話等。
2、APT是一個很有名的旅游代理機構,在其網站上可以了解到不少你需要的信息。
它的網站是:www.aptouring.com.au
我的交流信箱:guoyu@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