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人家-----我的西塘之旅

作者: zhang_qxian

導讀三月的一個周末。天很好,但初春的早晨還是有些涼意。籌劃了一段時間的水鄉之游終於能夠成行了。前幾天還在下雨,偏偏這天天晴了。 一路的狂奔,殺到錦江樂園,買了那種小火車的票。火車上不是很干淨,座位也比較陳舊。但由於火車最後一節後面是敞開的,可以看到鐵軌的軌跡在身後蔓延。 車很慢,走走停停,一個人無聊,邊看車窗外江南的風景,邊吃著餅干。其 ...

三月的一個周末。天很好,但初春的早晨還是有些涼意。籌劃了一段時間的水鄉之游終於能夠成行了。前幾天還在下雨,偏偏這天天晴了。

一路的狂奔,殺到錦江樂園,買了那種小火車的票。火車上不是很干淨,座位也比較陳舊。但由於火車最後一節後面是敞開的,可以看到鐵軌的軌跡在身後蔓延。

車很慢,走走停停,一個人無聊,邊看車窗外江南的風景,邊吃著餅干。其實,窗外沒有什麼好看的。油菜花還沒有開,田裡稀稀拉拉有些綠意的樣子。偶爾看到的柳樹倒是開始變綠,發芽了。那種清新的顏色還是給我的心情以愉悅。

車到嘉善,沒有坐拉客的三輪,而是按照攜程網上驢友的指點,在出火車站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左拐,走過一座橋,就是嘉善汽車站了。買了到西塘的車票。巧的是正好有一輛車還有一個座位,別人都是結伴來游的,不願坐,我就樂享其成了。

20分鐘後到了西塘的外面。老遠就看到一面牆,指點著人們,西塘到了。

中午的陽光有些暖了,路邊一個小飯店裡有面,就叫了一碗沒有吃過的爆魚面,很香。再加上吳儂軟語,雖然還沒有看到西塘的風景,已經有些夢中江南的意思了。

一路按照驢友們的指點,順著一條小胡同蘇家弄走到了西街。街道很窄,兩旁高大的房屋聳立,沿街都是各種當地的小吃或者小商品。我急著看到水,順著不知名的一個弄堂,走到河邊,河水青青,柳樹青青,天空藍藍,行人熙熙。心中的有點失落,人太多了,和西塘悠閑的氣質差的太遠了。游興闌珊的時候,就趕緊去找住的地方了。順著煙雨長廊向西,一直到醉園,再向前,找到了利風客棧。本來想找個臨街的房間,但都已經住滿了人。只好在後院住下了。和老板娘砍了半天的價,終於45元成交了。把東西放好,稍微休息了一下,就順著河邊繼續前行。午後的陽光很好,風吹來也有些暖意了。在護國隨糧王廟旁邊的一個人家門口,坐著一只貓咪。眯著雙眼在看著我。這裡由於是西塘最西的地方,人很少,也很靜。我用相機記錄下它。這種慵懶的神態才讓我感受到西塘的氣韻。

就那麼懶散地瞎逛,穿街過巷,走到很多弄的最裡面,企圖尋找西塘的本色。於是,看到了牆上的毛主席語錄,看到了兩個老婦人坐在太陽下聊天,看到了漁夫們在把魚從船上卸下鮮活的魚,看到了一個小集市上穿著時髦的發廊妹,看到了兩個小朋友在河邊打乒乓球。看到了一條條弄堂在太陽漸西時體現的光與影。站在臥龍橋上南眺西塘,或許是游人多的原因,沒有一點感覺。河道裡全是游人嘻嘻哈哈的打鬧。倒是一個在河道裡撈垃圾的老人吸引了我。他工作很敬業,可以沒有機會和他攀談了。後來,在燒香港又看到了他。坐在船上,點上一袋煙,呆呆地就那麼坐著。

個人覺得,燒香港是西塘最美地地方,河道不是很寬,但是兩旁地柳樹,房屋都顯得很靜謐,沒有浮躁地感覺。

漸行漸止中,夕陽西下。游人減去,西塘的風韻開始顯露了。

河道兩旁的紅燈籠一盞盞的亮起來,合著天空那深沉的藍,小鎮上的人家也開始做飯了。我找到響堂飯店,裡面人很多,沒有位置,只好離去,在阿六的店裡買了粉蒸肉,味道沒有想像的好,有些膩。覺得有點累了,回到旅館。房主家裡只有老板娘的弟弟在家,正侍弄一些野菜。一個朋友打電話找我,我就到房主的屋裡接了個電話,電話接完,我坐下來,和他一起擇菜,一邊聊天。家長裡短地嘮了一會兒。我回房間喝了點水。躺了不長時間,就又出去了。

此時地西塘,已經暮色沉沉。

河道裡來往地船上有人在唱歌。我笑了,可惜我已經沒有這樣地年紀,已經不能再不顧他人而放肆狂笑。失去了青春意味著失去了自由,年齡地增加帶來了無奈地顧慮。

響堂飯店終於有作為了,一個人,吃不了什麼東西,就要了一份椒鹽南瓜,一碗白飯,邊吃邊看屋外地景。耳邊依然吵吵鬧鬧。一群復旦地不知是老師還是學生,在開心地鬧著,我微笑著看。有人喝醉了,但大家很快樂。吵著再去喝茶。目送他們離去,心裡又是感慨。

天氣越來越涼了。我這才知道,鄉下比城裡溫度要低。但還是坐上了游船。聽著船漿敲打水面地聲音,看著悠悠而過地街景。我知道,今夜,我一定甜甜入夢。

第二天早上,起地很早。盡管旁邊地房客吵吵鬧鬧,我還是睡了個好覺。我起床地時候,房主還沒有起來,叫了半天地門,菜睡眼惺忪地打開大門讓我出去。

東邊地天色一片通紅了,太陽快升起來了。送子來鳳橋上,已經擺滿了三角架和相機,年老地年少地攝影師門都在靜靜等待太陽躍上屋脊地一刻。河道裡水氣升騰,鎮上人家刷著馬桶,點起了爐子。炊煙裊裊,無風,偶爾一只船過,劃破光影,劃破鎮上靜靜地氛圍。

順著河邊走走,有紅衣女子在洗衣。水波粼粼,泛起圈圈地漣漪。這才是西塘,才是千年古鎮自己地風格。

吃著水豆腐,以及薄如蟬翼地餛飩,清淡中透著香甜。西街地店鋪漸漸打開。見到一個老人背著一些稻杆編制地籠子,朝陽撒在她身上……

與路邊店鋪裡地剪紙的女子交談,話語裡透著親切。門上貼著她的剪紙,刀法細膩,滿是江南女子無盡的風情。

戀戀不舍西塘,但終要離開;不是我想走,是因為我無法擺脫生存的追溯。或許不久我還會再來,再來一定雨天來看。那雨中的西塘,該是別樣的溫柔吧。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