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美麗中的孤寂

作者: 思雨sy

導讀廈門,對我而言一直是向往已久,卻仿佛遙不可及的地方。記得當年報考大學時,爸爸比劃了一下地圖,就把“廈門大學”從我的志願中刪去了,原因是離家太遠。就這麼一段插曲,使得我對廈門變得“一往情深”。廈門對於我也是一個拖了一年的預約,仿佛鼓浪嶼的海浪在對我輕輕呼喚似的。終於在上海陰冷的冬天下了決心,逃離那透入心扉的寒冷,去圓不知道多少年前的 ...

廈門,對我而言一直是向往已久,卻仿佛遙不可及的地方。記得當年報考大學時,爸爸比劃了一下地圖,就把“廈門大學”從我的志願中刪去了,原因是離家太遠。就這麼一段插曲,使得我對廈門變得“一往情深”。廈門對於我也是一個拖了一年的預約,仿佛鼓浪嶼的海浪在對我輕輕呼喚似的。終於在上海陰冷的冬天下了決心,逃離那透入心扉的寒冷,去圓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一個夢。

12月30日那天真的好冷,上海的冬天一直如此,沒有陽光,也不下雨,只是起了風,那冷似乎讓衣物都抽離了身體,參加完公司組織的活動後,消磨了一會時間就直奔機場而去,是晚上九點多的飛機,到廈門都十一點多了,飛機有些誤點,還好定了廈大的招待所。

廈門好像一直處於一種不瘟不火的狀態,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從旅游業。廈門仿佛永遠是處於世人的爭鬥以外,只是慢慢的適應和改變。廈門仿佛是孤獨的,那種美麗無法“驚世駭俗”,卻又難耐“暗藏深閨”。

2004.1.1,廈大

迎著廈門清晨的太陽睡了一個懶覺,真的好舒服,把羽絨服放進包裡,這幾天用不著了。輕裝出行,在廈大轉悠了一會就已經中午了,好長時間沒有做學生了,食堂的飯菜看起來不錯,決定就在食堂解決,我們吃的算多的,點了很多菜,還有飯後水果,味道沒說的:)

一直聽說廈大就在海邊,邊走邊問,還沒出校門就聽到了潮汐聲。元旦時間的廈門海上還有些涼,不過同伴顧不了很多,脫了鞋,還沙灘上追逐起海浪來。

環道路是沿著海岸延伸的,騎雙人自行車可以一直到可以看到金門島的地方。沿途有很多上坡,騎的我們都快斷氣了,不過風光很美,也就值得了。一路上我們時不時停下來去觸摸一下海水,有一次差點自行車也沐浴了一番。回程的途中,還體驗了一下自采草莓,邊騎車邊吃剛從田裡采來的草莓,那種感覺除了悠閑,還是悠閑,特別是我除了兩腿用力蹬外,兩只手只是用來拍照和吃草莓,當然我會時不時安慰一下前面賣力掌舵的人。

2004.1.2,鼓浪嶼

五點鐘,天還沒有亮,努力睜開眼,乘著“月黑風鎬”摸進了日光岩(沒帶電筒,慘),沒想到日光岩有那麼多的石像,我們還以為是同路的,跟人家打招呼,卻不見回音,那時的恐懼可不是一點點。又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好在遇到一個晨鍛的老伯,給我們指了路。不過也是先嚇了我們一跳,因為開始我們只聽到唱京戲的聲音,見不到人,也沒有燈光,後來才發現原來是他們的收音機,而他們手裡的電筒簡直比螢火蟲亮不了多少。:(

不幸的是那天早晨天灰灰的,海岸線一片模糊,看日出成了妄想,在念念不舍、無可奈何中慢慢往山下踱去,路上看見剛才的那些石像,免不了折騰它們一番,誰讓它們剛才嚇唬我們了。

8點鐘島上想起了悠揚的鋼琴聲,伴隨著海浪聲,仿佛時間和空間都停止了。坐在海邊的沙灘上,看著遠處海上的船只,在一束陽光的照射下,仿佛那就是天堂的通道,靜溢的連心跳都似乎停止了。我們就這樣靜靜坐著,看著,感受著,似乎也期待著……

吃了一頓海鮮大餐後開始在島上閑逛,細細品味午後陽光中的小島。離開了游人較集中的渡口,穿行在一條條安靜的小巷中。那些建築不是很豪華,也沒有特別的名人軼事,只是那簡單的獨家小院就讓我們艷羨、向往好久。上坡、下坡、穿行,一個下午在東尋西找,卻又漫無目的中溜走了。

2004.1.3,廈大

我們是中午的飛機離開廈門,早上還有一點時間,就到南普陀逛逛吧,同伴信基督教,自然不會同行。我雖不是佛教徒,但對佛教卻有一種敬仰。南普陀不大,香火卻十分鼎盛。在裡面走一圈用了不到半個小時。一塊“隨緣”的石碑仿佛觸動了心靈深處的某些記憶,但又仿佛一切都不曾記起了。

當飛機凌空穿越雲層時,我輕輕對廈門說:來過了,但畢竟還是走了。廈門依然美麗,卻又孤寂。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