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巴釐島

作者: 魚多多

導讀從澳洲剛回來不久,又有四天時間去巴釐島旅行,帕斯的夕陽海岸,落日的印度洋還回蕩在腦海,這麼快又可以再重溫一次,而在巴釐島重溫印度洋的夕陽西下卻是交織著“信仰的奇觀,魔力的魅咒”。我想巴釐島更具有一種精神的深度。早早的就開始准備,在我的想像規劃之中這四天是這樣度過的,第一天到的時候是傍晚下了飛機就直奔庫塔的金巴蘭海灘,(庫塔和機場非 ...

從澳洲剛回來不久,又有四天時間去巴釐島旅行,帕斯的夕陽海岸,落日的印度洋還回蕩在腦海,這麼快又可以再重溫一次,而在巴釐島重溫印度洋的夕陽西下卻是交織著“信仰的奇觀,魔力的魅咒”。我想巴釐島更具有一種精神的深度。早早的就開始准備,在我的想像規劃之中這四天是這樣度過的,第一天到的時候是傍晚下了飛機就直奔庫塔的金巴蘭海灘,(庫塔和機場非常之近)這裡的海灘和落日是全島最美的。在海邊露天的酒吧或餐廳,邊吃著美食邊觀賞日落,看各種的人,再愜意不過了。第二天租一輛車,最好是吉普,遠離鬧市向東巴釐的鄉下,於晨霧的薄陽中穿行過Muncan廣袤無垠的水稻梯田,最好能趕上一個農貿集市,體驗巴釐人的生活。中午趕到Tulamben潛水。落日時分回來,又可以一睹夕陽下的水稻田,一定美侖美奐。第三天去烏布做一天的藝術之旅。去Monkey Forest Road,看猴子爬在的古廟石像上,當地人平靜安詳的坐在大榕樹下,動物,人和神明自然的融合交流。也許一幅畫,一座雕像,一塊布,一只銀制的手飾,讓我迫不急待的以身相許。到晚上一定要享受SPA,用巴釐島天然的精油揮去這幾天的疲勞。第四天的清晨如果有時間我還會去海邊走走,下午離開巴釐島。帶著美好的記憶和搜羅來的藝術品。我始終覺得神游是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時是一種准備有時是一種彌補。上中學的時候,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躺在床上,面對著世界地圖做一番結伴旅行的狂想。簡直是快樂無比。“回到現實來吧”這是老師在講台上向對著窗外浮想連翩的學生的吶喊。真正的旅行開始了。

第一天起個大早趕8點多的飛機,早飯也沒吃。到了機場,卻被告知航班取消,忍飢挨餓交涉了半天,最好的結果是趕上9點多去香港的航班,從香港飛新加坡,而從新只有兩個航班去巴釐島,本來可以趕上一點的現在只能趕上下午四點多的了。整整一天都在飛機乘轉中度過,晚上十二點才到入住的飯店,在巴釐最南邊努薩杜的WESTIN RESORT。出租車開進大門的時候居然還要檢查車下是否有炸彈。房間不錯,對著游泳池也能看到一點大海,晚是晚了但一天的時間還是要掙取一點回來的,所以老公決定一家人去游泳池游泳。水不涼,竟是溫的,好像還微微有點鹹,很舒適。我說這一定和海水有相通,老公說不會的一定是每個人到海裡游游又再回到這裡泡泡,這才泡的有鹹味。第二天起的很晚,在離海不遠敞開的大涼亭裡用餐,大雨傾盆而至,還沒坐下就被趕到另一處室內的餐廳,但大雨還是帶來了涼意。在這離赤道很近的地方陽光和鮮花一樣讓人發暈。遠望了一下海,沒有什麼動人之處,沙灘的沙也不好。去過的海邊,有的日落壯觀,有的日出驚人,有的海水色彩動人心魄,有的沙灘細白―――總會翻出自己最美的幾頁,而這片海留給我的那頁會是什麼呢?

想像總是有著完美無憾的樂趣,而現實總是充滿著偶然的樂趣,旅行中這兩者對於我都很重要。想像中我可以隨心所欲,可現實是我只能在下午飯店提供的旅行線路中選擇去烏布,坐在寬敞的大巴士裡,看兩邊的風景,叢林鮮花掩映的民居小樓,放滿各種雕刻品的沿街作坊。騎摩托車的巴釐人,大榕樹下的小集市,穿筒裙的男人女人。陳舊古老的寺廟,斑駁殘破的神像。隨處的牆壁屋頂都可以是雜樹生花。我們先去的是一個做蠟染布的作坊。涼棚下有幾個坐在那裡描畫的女人,手裡拿著像鳥嘴樣伸出的小壺不時的在旁邊滾熱的金黃色的蠟液中蘸一下,然後仔細的描著布上已經勾好的線條。他們畫的時候是全憑個人想像的。那些線條曼妙沉靜的鋪開去,一如那個在我裙上隨意用蠟液就畫出美妙蝴蝶和鮮花的女人,從側影看去烏黑的長發挽起來,一只手撐著布,一只手慢慢地移動,渾身充滿了一種沉靜與安詳的氣息。裡面有一間大房子陳列各種花樣蠟染的布,數量很多大約都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了。上車又開了一會兒到另一處木雕工藝品的作坊看他們工作,離地一米高的寬寬的屋檐下遮陽的簾幔低垂女人坐成一長排,慢慢悠悠的做著手上的活計,看見我們進來都裂嘴憨憨地笑,三個男人坐在靠前的另一邊,其中一個面前是一個半人高的天然樹根,已經正在他手下一點一點幻化成藝術品,他的手是被靈感想像牽動著的,眼睛不曾離開過他的手。很大的幾間屋子放滿了各種木雕,牆上還有幾幅大的油畫,無論是木雕還是油畫都不錯,只是奇貴,全是美元結算。知道自己沒時間穿梭在烏布的大街小巷去品味和討價還價那些有意思的藝術品。就當在這裡濃縮的欣賞一下也好,但我出的價格他們是決不接受的,罷了。留著賣給日本人吧。日本人在巴釐的口碑好是因為大方。後來還參觀了一座印度教的寺廟和幾處巴釐人家,那些密密麻麻的雕滿花紋的牆壁,屋檐磚瓦,廟門廊柱,形態奇異的神像雕塑,混合布滿著苔蘚和熱帶氣候腐蝕的斑駁古舊,在靜靜盛開的各種蘭花,熱帶植物的點綴和遮掩下無不透著神秘。我無法從精神深度去了解巴釐,卻可以從這空氣中嗅到那份靈異,那種巴釐本身所散發出的魅咒。

車最後終於開到了Monkey Forest Road,沒停車窗外到處的藝術畫廊,工藝品的店鋪,餐廳,背包客住的小飯店,猴子,人群都從我們眼前掠過,有一片透過樹從鮮花,可以看見一個身材欣長的金發女人,背著旅行包,在院子裡和一只狗在玩,那裡大概是個自助旅行的小客棧,夕陽已漸西下,溫暖的金黃色籠罩著院子,也籠罩著旁邊不遠的一個全玻璃的三角頂的屋子,席地放著紫紅暗綠的大靠墊,那大概是一個喝咖啡小憩的地方,夕陽下叢林中透明的玻璃小屋時尚而有情趣。來巴釐島旅行,是適合在類似烏布這樣小鎮上找一家小客棧,住一陣子。這裡庸懶而妖嬈,有著迷人的魅惑力。車停在一個大的小商品市場邊,但時間不多,這裡東西都很好看又便宜,只要你會還價。在這兒我們都是百萬富翁,巴釐的貨幣是盧布1000000盧布差不多是人民幣1000元。巴釐人也很友好,再加上買東西都以萬元來砍,很好玩。買一只好看的編織包才人民幣25元,在地攤上找到一雙綴著貝殼的涼鞋,有著印度洋夕陽的顏色。也很便宜。買了幾只據說是用蠟做的盤子。賣它的小伙子會說一丁點兒的中文,我問用什麼做的他說蠟蠟,也不知此蠟是彼蠟不是,老公說不像是蠟的做的,好看就好了。晚餐是在庫塔最熱鬧的JI.Ablmanyu的一個餐廳的海灘上吃的。海風繁星樂隊。還不錯,只是我更喜歡海灘的推車上賣的現烤玉米棒。匆匆如我們的游客是很難領略這條街的狂熱。不如第二天早一點到KUTA海灘,這裡以美妙絕侖的赤道落日聞名。也是無與倫比的看人場所。第二天上午大部分時間消磨在RESORT裡面,原來這裡的長而寬闊的海灘並排著幾家的RESORT,彼此沒有圍牆阻隔,沿海的一條林蔭路貫穿下去一直到遠處伸出海面濃蔭覆蓋的小島上。因為這一帶的海水很清,在陽光下,色彩層次還是很豐富的。靠海灘伸出去清淺的一大片,浪在很遠的地方拉著長長的一道白邊,因為清在近處就可以看到大團的水藻海膽,甚至許多魚在游。人如果要游泳就不會太舒服,海水太淺,又沒有衝浪的快感,還會踩到海膽,也會讓海藻給纏住。所以我們乘著玻璃底的小艇開到海上去看水下的魚群和珊瑚。在海裡待了一陣,又去那個可愛的游泳池泡泡,果然和老公說的一樣。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我們到了KUTA海灘,人群在日落時分湧踏來,在這片迷人的約10公裡長的彎月形的寬闊長條海灘,布滿了灰白色的細沙,隨海水的起起落落,如明鏡,倒映著天空綺麗逶迤。而沿海灘的一條街上可以看到各樣的人,有曬的通體紅透的歐洲老頭,吉它樂手,做各種小玩藝的買賣人,就地躺下讓人按摩的游客,各種的小吃。。。。。。。我吃到一種用不同熱帶瓜果削成片,放在碗裡抹上一種略甜的醬,加點辣,再灑上點類似我們干蝦醬的東西,味道好極了。這裡印度洋的落日是熱鬧而迷人的,我卻不得不早一點離去,因為早上在飯店預約好了晚上七點做精油的MASSAGE,就在海邊林蔭路的一邊面對著大海。當我圍著薄紗沿著小路如約而至,四周沒有人,一輪圓月已經升上海天中間,月光輕瀉在海面,透過鮮花,樹影婆娑,和海灘邊的石雕古燈,幽蘭的海水閃動著鱗鱗波光,靜謐溫柔。前景,中景,遠景,像一幅極優美的畫,又讓我想起那首“月兒出來亮汪汪,亮汪汪。。。”的旋律。海風輕撫,畫中的我已經慢慢的隨精油的花香在空氣中彌漫舒展開來,那靜謐溫柔也隨著這香氣滲透入我身體的每一部分。最後一餐是全家人在月上中天的海邊度過。明天就要和巴釐說再見了。

臨上飛機的時候穿過一片畫廊,兩邊的畫無不讓我喜歡,大多是以夕陽的為主題的,黃昏稻田回眸的婦人,夕陽下的佛像廟宇,大海椰樹,都是那麼靈動樸實,沒有扭捏作態,那是心靈自然而然的產物,所以感人。我的眼睛停留在一幅海中帆船的油畫上,畫布上每一寸都填滿了不一樣的色彩,畫面卻是那麼純淨溫柔,光影柔和交錯,使畫面和人的想像一樣有無限的空間,怎麼能畫成這樣,我曾對大海與色彩所有的快樂感受都完全融合在這畫面裡。但你原來是不知道的,看到了才會說原來就是這樣的。老公在前面喊我,我向前跑去,又匆匆回眸再看了一眼。就像於這時間的荒涼無涯中,於千萬人中相遇的那一個眼神,那一個人。原來如此打動你的心。就像巴釐,今生今世,我還會再來嗎?


精選遊記: 巴釐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