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自己已經不再屬於容易衝動的年紀,可是西奈,這個曾經與戰火與硝煙相伴的名字,卻讓我如此興奮。3月19日 晴
(在埃及的日子,每天都是久違了的晴天)
到開羅的第一天,已經是下午,安置好行李,便和阿伊達去車站訂了第二天一早去Dahab的車票,然後牽著手,穿過陌生城市的大街小巷,在穆斯林的祈禱聲中感受著尼羅河給我們的第一印像。(《開羅記憶》)
3月20日
7:15
巴士准點開車,發車的時候,人不多。
車子駛出開羅,公路兩旁已是沙丘,零星的土色的建築,提醒我這裡還是城市的邊緣。
同行的旅伴已經睡去,我在期待著與蘇伊士運河的邂逅,窗外只有烈日和戈壁黃沙。
11:20
是遺憾麼?運河隧道外軍事工事的漸漸遠去,告訴我也許我們注定擦肩而過,北非大陸的青色發絲我終究無緣收藏。
11:30
又怎麼會遺憾?我已在西奈。
車子沿著半島的西緣行駛,漫漫沙漠直接延伸入海,紅海倒像是浮在黃沙上的藍色島嶼。
醒來的阿伊達就像個孩子,要把經過的一切捕捉進自己的眼睛。
車子走走停停,一個個邊防檢查站仿佛在提醒我們這裡過去發生的故事,眼前的寧靜原來也曾經歷煙霧彌漫、黃沙漫天。
15:00
到Dahab前的最後一站是沙姆沙耶赫,到底是紅海邊最大的度假地,大部分人在這裡下車,車上忙了一路的阿拉伯大嬸也下班了。下車,點一只煙,阿伊達告訴我,這裡已經有海的味道。
15:30
上車,我們的目的地還在前方。
終於進西奈山了,摩西的十誡也許只是傳說,是烈日下赤色的裸岩讓我理解對自然的敬畏。墨線般的沙漠公路蜿蜒延伸,路上沒有車來車往。三角洲巴士馬達轟鳴卻讓我感覺窗外的靜寂。
16:30
Dah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