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的100種玩法第三次上鼓浪嶼,實在打不起精神來,感覺自己和那些穿著吊兒郎當的西裝、胸前吊著傻瓜相機、頭上帶著紅帽的觀光客一樣傻。
買了10元的渡船票,先繞島轉了一圈,主要目的是出租望遠鏡(10元/次)用來“眺望”祖國的寶島金門。不過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那個“壞孩子”賴昌星建造的好幾個白色的大儲油罐,他真的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也給廈門留下了新的觀光景點。
上得島來,立即被一群“導游”圍住,要做隨身講解(10元)。甚煩,邃放棄環島路,從一條石階路往上攀登。導游在後面喊:你走錯路了!
沿路看到很多古舊的別墅。鼓浪嶼曾經是很多國家的使館區,所以,建有很多風格獨特的別墅。隨著世事變遷,島上的原住民都搬得差不多了,只留下這些老房子獨自吟味滄桑。
走得有點累了,看到有個小店,走進去看看有什麼吃的。一個年輕的女孩給我們炸了香腸、雞翅和米血糕(用糯米和鴨血做成的糕),然後叫了兩瓶啤酒,和吳永澤一起坐在門前。風涼涼的,把一籮一籮的陽光從樹陰裡灑落下來,讓人感覺時間靜止了。鼓浪嶼似乎真的很小,偶爾走過的行人,那個女孩都會和他們打招呼。突然想,所謂幸福,也許就是身邊有這樣一個漂亮女孩、在鼓浪嶼開個小鋪吧。
喝完啤酒,繼續上路,走過一個小巷,看到鏽蝕的鐵門裡有棵孤零零的桑葚樹,結著紫色和紅色的桑葚。采了一顆放在嘴裡,又酸又甜,一股童年的味道(小時候最愛的就是搖桑葚樹,像雨點一樣砸在自己的頭上)。
再往上爬,看到一塊裸露的岩石,很像“日光岩”,登上岩頂,整個鼓浪嶼歷歷在目,和遠處的“日光岩”遙相對望,於是大聲地叫喊著,真痛快呀,這邊的風景我獨賞。
下了山,感覺有點迷路了,有個本地的大媽領著一個5歲的小男孩,看到我們,熱情地打招呼,問我們想去哪裡。我說想去市場上轉一下,於是,大媽說我帶你們去。一路上,大媽給我們介紹了很多島上的情況(和吳開玩笑說,我們省了10元錢導游費)。那個小男孩很乖,不聲不響,他想去市場上買面包。大媽說:我們這裡連自行車都不讓騎,所以每天都要走很多路,所以我們走路都很快。
到了一個本地的菜市場,市場上最多的還是海產品,特別有很多我不認識的魚,活蹦亂跳,讓眼睛好好吃了一頓生魚片。還看到有一種“富貴蝦”,居然是彩色的。
於是,感覺肚子又餓了,走進一個小店,點了“土龍”和“新娘蟹”。土龍做湯很滋補的,肉也鮮美。而新娘蟹就像她的名字,端上來是洋紅色的,特別悅目,不很大,呈橢圓型,打開殼,蟹黃滿滿地,蟹爪裡也塞滿了肉。吳又從隔壁老大娘那裡買了2塊本地小食:海蠣扇。
吃完海鮮,感覺天色漸晚,於是坐上輪渡返程。心情無比輕松,跟來時截然不同。原來,鼓浪嶼有100種玩法,只要你把地圖和導游都扔掉,你就會有真正的體驗!
200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