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春節游記路線介紹:
河間出發-無錫(蠡園、太湖黿頭渚)-蘇州(寒山寺、木瀆、拙政園、泥人廠、同裡、周莊)-上海(徐家彙、浦東陸家咀、外灘、南京路)-烏鎮-南潯-杭州(西湖、岳廟)-南京-河間-北京,歷時7天6夜。
行程緊張、愉快,汽車未出現任何問題,遺失手機一部,相機存儲卡故障。
1月23日准備
早就開始計劃,直到今天才下決心駕車出游,二哥熱心幫忙作計劃,甚至最後決定陪我們一起去,不想老爸堅決反對,理由是:1. 和二哥幾乎必然的意見相左會影響游玩興致;2. 我們二人也應該獨立出門鍛煉一下,不要再依靠二哥了。於是二哥不去,二人一同制定日程表。
1月24日第一天漫漫長路 北京-無錫
看來看去,覺得無錫之前的景點含金量不高,時間又緊張,干脆把第一站定在無錫。早晨7:20分從河間出發,記下裡程表,開出家門後,在不遠處偷偷留影,作為出發前的紀念。多少年以來,第一次目睹了紅日噴薄而出的全過程。
今天大年初三,走的不是高速,卻跟高速無異,沒有閑雜車輛,盡管放馬飛奔。8:50到快到德州的時候,看到路邊京滬高速的指示牌,已經差點飛過去了,急忙剎車,左打死方向盤,入匝道,小盧認為不是這個入口,在旁邊大喊大叫,說過去可就不能再後悔了,非得讓退回去。心裡也沒什麼底,只好艱難地退回路口。經過再三研究,認為還是應該那麼走。進去後發現是高速路的樣子,但是還沒有正式投入運行,收費站的指示牌已經豎起,只是還沒來得及建起來,路也沒有完全封閉,行人、自行車、摩托都在裡面跑,不過很少。大搖大擺開了一段,就上了京滬高速。
德州加油站加油,廁所裡的口號很有趣-“靠近方便、貼近文明”。
山東高速路面很好,只是比較窄,多數是兩車道的,過了濟南後有一段是三車道的。
到山東金鄉,有一大標語牌橫在半空——“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
11:15到新泰,在車裡扒拉了兩塊點心和魚片,耗時30分鐘,然後又出發。
12:40到臨沂,13:30到新沂,而後進入江蘇,路邊的小麥慢慢變得綠油油的了。到淮安,水塘也多起來,讓人感覺越來越接近“魚米之鄉”。路邊的小樓開始出現,這些小樓可以說是南方小鎮的一大特色,一般為兩層或三層,占地卻並不大,不像北方的平房在大地上瀟灑地鋪開,它們一般為每層2間到3間大小。這些居民小樓也並不像北方的村落那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它們一般是散落在田野裡,每個小樓周圍都被莊稼、水塘包圍著,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多家庭沒有院落。
15:20到寶應範水加油,油緊張,限量50元,感覺油危機,在高郵龍奔,又急忙再次加油,結果限量100元。
17:00到江陰長江大橋,橋上有側風,小心開車。扭頭看,發現夕陽仍然比較刺眼,卻已經開始無奈地向茫茫天際流的長江落下去。夕陽紅色的光影裡面,長江岸邊伸出來的長長高高的鐵臂忙碌著搖晃著。大自然與大工業,平時這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突然聯系在一起,給人矛盾的感覺。
17:30分左右,到無錫,太陽已經奄奄一息,嘆了一口氣,沉了下去。我們奔市區方向而去。見路邊有一大牌曰“市區通行證”,開車猶豫而過,忽然小盧自作聰明地靈感一閃:是否外地來的要辦證才能進市區呢?最終謹慎起見,還是掉頭回去,按牌子指示進入一支路口,來到一個停車場的大門前,大門只開了一米寬,進去一問,說五噸以下(上?)的都要辦證,小車?小轎車?不用,外地的也不用。趕緊繼續前行。然後越想越覺得自己傻冒:如果真要外地車辦證,那肯定要設個關卡的,再說這年頭,無錫又不是首都北京,辦的什麼證,呵呵。
沒有無錫地圖,看《玩遍中國》上的無錫頁小地圖,路大多斜來穿去,無法辨別出自己在無錫哪個方位,按照路標和地圖走了半個小時,找不到方向,天越來越黑。開始有點著急了,停路邊,小郝問路,郁悶地回來,說問了兩個人,都說不知道,且態度很差。於是繼續走,還是找不到北,小盧又問路,問一個站在茶莊門前的小伙子。這次碰到了好心人,把裡面的幾個人也問了一下,一位大姐十分熱心的出來指路。終於知道現在可能是在東郊。要右轉再左轉再右轉上了太湖大道一直走即可到黿頭渚。知道了大概方向,同時小郝打電話定飯店,小盧開車,仍然走了兩次彎路,但都及時回頭。運河酒店,二星級,380元打八折;湖濱飯店,三星級,打折後300元;隱秀酒店電話沒有人接。此時天色已晚,決定就去湖濱飯店了,7點前終於到達(之前還經過一個山明水秀大酒店但已無標准間)。
入住湖濱,打電話給家報平安。
在酒店商店,5元錢買了一張無錫地圖,開始找吃晚飯的地方。小盧建議去吃王興記餛飩,感覺會又好吃又便宜。小郝說一定不會怎麼便宜的,但一定要吃。
於是開始七轉八轉尋找王興記餛飩。習慣了北京的通天大道,感覺無錫的路辨認起來十分困難,而且路上行車比較亂,大家都違章。出租車在縫裡鑽,車不多,卻搞得氣氛很緊張。路標感覺也很亂,很多都跟地圖對不上。走錯了幾個路口,終於來到了市中心,猛然間在一個十字路口抬頭發現了王興記的大招牌。這裡不算太貴,餛飩十元一碗,小籠包子(小籠饅頭)2元一個,只有蟹粉的了,吃起來味道不錯,典型的江南風味,小包子有點甜味,卻淡淡的壓不住蟹肉的鮮味,餛飩湯裡有幾根豆腐絲,幾片紫菜,湯的味道很鮮。(後來游完蘇杭滬後發現還是無錫的蟹肉餛飩最好吃)
吃完了,逛了一會兒街,沒有什麼特色小吃可再吃了(有也吃不下了)。只有幾家賣冰糖葫蘆的,看了看,有很多品種,居然有瓜子的(不過只看到牌子,沒看到實際東西),但不想吃。
回去睡覺。不愧是300元的房間,舒適溫暖。
1月25日 無錫-蘇州
從賓館出來,不遠就是著名的蠡園。蠡園依蠡湖而建,傳說春秋越國大夫範蠡曾攜西施泛舟於此而得名。
玩多了諸如頤和園、圓明園等公園,本來已經對人工公園不怎麼感冒,游蠡園八成處於例行公事的心態。但進入蠡園還是讓人感到了一種別致格調。
園子的植物隨著進入而默契地變幻,首先是茂盛的夾竹桃,夾竹桃很是奇怪,無論分枝還是長出的葉子都是按3這個數字生長,小時候家裡也曾種植過夾竹桃,但是這麼茂盛、這麼綠(尤其在冬天)的還不曾見過。隨著曲折而入,竹子多起來,一叢一簇的出現,再轉入,出現了很多種叫不出名字的植物。
蠡園中的假山吸納了無錫太湖石頭的獨特特點:瘦、皺、鏤、透。假山石如嶙嶙瘦骨而錚錚然,其上有如老太飽經滄桑面紋的紋理,構造如精工雕鏤的屏,又如隔而視之的窗。
不像北方的園林氣勢如虹而充斥了富貴和排場,南方的園林處處體現著精巧,不僅體現在精工雕琢,而且體現在構思的獨具匠心。千步廊的每個漏窗都采用了不同的圖案,精美的書法雕刻嵌在廊的牆壁上,園中的小徑在綠蔭下延伸。拱形小橋孑然從湖面躍起,稍大點的湖面,都會有雕刻或者假山如音樂中的強拍在水面打起節奏,從不單調,卻又從不奢侈。園子的空間感很強,植被錯落有至,如春秋閣旁邊的萬年青被修建成掩映的層次,在狹小的空間中構造出層出不窮的內容,越看越覺得有內涵,越看越覺得還有好看有趣的東西沒看到。
我們放棄了快艇,選擇游船暢游蠡湖,游船中有撫古箏者,以古曲相伴,滿座游客聞之鴉雀無聲。游過寶界橋,聯想“寶劍落雙虹”,寶界雙橋如兩道彩虹橫貫湖面,氣魄不凡。迎著太陽,風吹湖面,陽光點點映動,古曲錚錚流動,水面光彩如音符般跳動。我沒有藝術家般靈性,往往面對生動的情景,頂多只留下片刻的情緒,而寶劍、長虹、太陽、水面、跳動的光點、古箏曲讓人感到身處靈性的世界裡。
下船後,從靈性裡醒悟,看到西施豆腐,小盧想吃。豆腐像其他江南小吃那樣,有甜味。還買了一對“無錫大阿福”留念。
從蠡園出來,駕車去黿頭渚,又是亭謝園林,感覺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只是對太湖上的矯健白歐還比較感些興趣,白歐(海鷗嗎?可這裡是淡水啊)飛得輕盈有力,姿態很美,時而俯衝到水面捕魚吃。其他還有些印像的就是天街,取自蘇軾的理想主義的“海市”,“買賣公平,童叟無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再有就是游船碼頭的18只“辟邪”。
從黿頭渚出來,小盧對無錫泥娃娃意猶未盡,徑自趕往無錫泥人廠,狠心大出血,采購了四只生動的泥娃娃,支出320元。
再次強調無錫的路難辨,對照地圖,從泥人廠去滬寧高速,千小心、萬小心,不料又錯走到了國道上。終於,在16:15上滬寧高速,奔蘇州。
蘇州,與無錫不同,路好認,路標清楚多了。我們進入蘇州後先在騰王閣大酒店住下,決定夜訪寒山寺。路燈亮了,都是古代燈籠形狀的路燈,充滿了古色古香的氣息,這個叫做“唐燈”。看著地圖走,路上遇見修路,很難走。寒山寺已經關門,我們繞寺一周,從各個不同角度觀察寺中的八角樓。寺門前有一拱橋,橋後是楓橋橋風景區,一座古典的園區,在唐燈的輝映下,宛如回到了古代。遙想當年正是這八角樓上的鐘聲驚動了對愁而眠的詩人張繼,世異時移,歷經改朝換代,八角樓始終默默地站在歷史的長河邊,看著時光之水流過,正如“春江何時初升月,江月何時初照人”所帶給人的時空哲學的思考。時到今日,寒山寺、八角樓仿佛是跨越時空的見證人,成為一種永恆。
從寒山寺回來,繞道而行,結果仍然遇到修路,哭笑不得。我們要辦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吃飯。蘇州的特色小吃是面食,遂找面食,找到著名的朱鴻興面館,不料已關門。又到觀前街尋蹤松鶴樓,傳說中的松鶴樓應在二樓,結果告知已下班,心想這些老字號怎麼就不多為自己爭取些機會?尋隱者不遇,卻在松鶴樓一樓發現了蘇州小吃,荷香糯米雞味道不錯,像嘉興的粽子,只不過是用荷葉包的,所以有荷葉的香味。蘇錫特色點心有幾種,選了一種金米餅,感覺一般,像北方的發糕。還有一個叫“好人小吃”的店,看著不錯,但已經吃飽了,沒機會去嘗試。
才發現原來觀前街是蘇州的中心商業街,到很晚都很熱鬧。有各種小吃,絲綢品,服裝等。小盧借機瘋狂采購了一批絲巾(小盧:什麼“瘋狂采購”?!俺一共就買了三條絲巾)。
1月26日木瀆-拙政園-同裡
昨天有些累,早晨起來就已經8點了,急忙收拾一下,趕往木瀆。路上又是修路,繞來繞去頗費周折。9點多到木瀆。
木瀆是一個小鎮,古鎮部分好像是特意保留下來的,沿著河的兩岸延伸。進入古鎮,第一印像就是那條小河,要不是看到一座座飛駕其上的拱橋,差點將它當作排水溝。居民排污都進入小河,感覺很不舒服。我們到達木瀆古鎮的時候,旅游團都還沒有到,看到的都是當地的居民,我們的服裝、脖子裡挎的相機使得我們幾乎成為小鎮裡獨一無二的風景,當然,小鎮居民早已對此熟悉。
鎮子的原貌保留(或者說修復)得還是比較完好,路面是古樸的青石板鋪的。我們從馮桂芬故居入口進入。首先映入的是斜橋分水,這是木瀆十景之一,一座平板古橋將小河分為兩個分支。
經過斜橋,走不遠進入一個小巷,小巷很窄,雙手平伸可摸到兩邊的牆壁,你怎麼都想像不到“榜眼府第”就在這樣一個小巷裡。榜眼是就是指馮桂芬,為道光年間進士,在中國近代使上率先主張“采西學”、“制洋器”,發展本國軍事工業以及其它事業,集政論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文人、學者於一身,他的思想對晚清洋務派有很大影響,又被清末改良派奉為先導。府第的門面也很窄,進入大門,經過一個小院子,就是前堂。前堂頂上塑有福祿壽三位神仙,居於瓦頂正中。
經過前廳,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有中堂、副堂、臥室、書房等層層進進的房屋、院落。其中,一副對聯“官久方知書有味,才明敢道事無難”,耐人尋味。再進,一片寬闊地帶,是後花園,秉承江南園林的特點,假山、植被、層疊、曲徑、講究空間。
走出“榜眼府第”,再看一眼大門,如此小小門庭,怎麼也想不到可以打開一個如此內容豐富的廣闊庭院,如在北方,達官顯貴的門庭必然朱紅厚重,氣魄非凡,高牆聳立,石獅分守左右,充分體現南北方內斂與排場的不同風格。
乾隆曾六次到達過木瀆,其中二次下榻虹飲山房,虹飲山房原是木瀆文人徐士元的私家花園。虹飲山房由秀野園、小隱園二處明代園林合璧而成,“溪山風月之美,池亭花木之勝,遠勝其它園林”。
嚴家花園分春夏秋冬之景,琴棋書畫之趣,中為住宅,三面是園,庭院幽深、迂回曲折,亭台樓榭、廳堂、假山、曲廊、小橋、池塘羅列有致,堪稱江南園林代表之作。
還有一個是蘇州富豪之一的家府,前為廳堂,中間有園,曲徑小橋、假山、池塘,後面又有廳堂。
總之,木瀆的看點,一是古鎮古風,二是園林。
從木瀆返回蘇州,到拙政園,路上誤入忠王府,因為其大門口有標語曰:“要知拙政園,請進忠王府”。忠王府是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攻下蘇州後,在原拙政園的基礎上修建而成,風格與拙政園基本一致(但它遠非拙政園可比)。拙政園實際在忠王府的東邊100米處,我們錯將忠王府當拙政園進去,出來後堅信著名的拙政園絕非如此簡單,繼續向東尋蹤,才發現夢寐以求的拙政園(其實在忠王府看到一半的時候,小盧就堅信這裡一定不是拙政園了,只是小郝都走到後門出口了,尚探頭出去觀望,不相信拙政園沒有藏在後面,可見小郝心地純良,對宣傳標語過於相信)。
拙政園分東、中、西三部分,各具特色。東部平岡草地,空間開闊,有點北方園林的特征;西部亭廊樓閣,雕琢精美;而中部則是全園的主體和精華所在,布局以一泓池水為中心,形體不同,高低錯落的建築物臨水而建。旅游團很多,游人熙熙攘攘,把園林本來幽靜雅致的情調都破壞了。下次再去,要清早或傍晚才好。
時間無多,從拙政園出來,向同裡進發。同樣由於修路,繞來繞去,頗費周折。咳,蘇州一大特色――修路,受不了了。
到同裡,已經下午4點多了,同裡賓館因天冷凍壞了管道無水,同裡度假村標間報價336,太貴!在度假村附近遛了一圈,找到一個莘龍賓館住下,要100元,打價到80元,便宜。然後徒步游同裡,天晚了,各個景點園子已經關門,我們走在同裡古鎮小街上,團游的已經無多,但行人還是不少,京字頭的車很多,在小街上和停車場裡都隨處可見。
同裡相比木瀆,感覺更加古樸一些,同裡號稱江南真正的水鄉,這裡的河水比木瀆感覺上要干淨些。正好趕上花燈展,夜幕已在降臨,花燈各展豐姿,別添一番情趣。乘船在暮色中游同裡,河裡游船已經較少,河面也很安靜,面對河上的小橋、古樸的燈籠、裊裊的炊煙,已經淡漠了都市的概念,忘記了蘇州、北京的公路、高樓、立交橋,忘記了辦公室,標書,想也不敢想,唯恐驅散了這難得的返樸歸真的感覺。下船,意猶未盡,又相攜到三橋繞圈,三橋相距不遠,圍成一周(河道是Y型的),分別是長慶橋、吉利橋、太平橋,這裡年輕人結婚、老人過壽,都會繞這三橋走一圈,祈盼吉祥太平。
到同裡還有一個明確目的就是游退思園,現已關門,只待明日了。
還要提一下,今天在到拙政園前的大街上抬頭一望,竟然看到了朱鴻興面館,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終於吃到了,但感覺一般。晚上在同裡吃清蒸太湖白絲魚,味道鮮美,還吃了一種青菜叫蓬哈菜,不好吃,喝的是太湖蓴菜湯,一般。
1月27日同裡-周莊-上海
晚上仍然感覺有點冷,一覺醒來,又該起床了。想起退思園還沒有看到,馬上整理行裝而去。
買票:聯票50,我們只想看退思園,單票45。只好買了聯票
退思園是清代官員任蘭生的私宅,後來任蘭生被參劾罷官,回鄉後建此園,取名退思園是“進思進取,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住宅、庭院、花園三部分,呈自西向東橫向分布。住宅分內外兩部分,西側外宅三進廳堂,東側內宅是家人居住的地方,大門采用了雙層結構的“防盜門”,外層是石板,內層是木質,防火防盜。內宅采用了徽派風格的走馬樓建築,有兩棟樓房,兩側各有兩層走廊貫通。這可能跟任先生在安徽任職有關。再向東走,經過寬敞的庭院,到達全園的精華――花園,花園精巧細致,依水而建,主題建築是退思草堂。有十幾個老人在園子裡聚會,悠閑地談古論今。
退思園中,一位剪紙藝人辦自己的作品展,買了幾幅像征退思園和同裡三橋的剪紙作紀念。
同裡古鎮的小河,不時有人洗衣服,河裡有與生活用水隔離開來的垃圾區,隔離網用竹竿搭在水面上,很是簡陋。
同裡還有一個珍珠塔,不要誤會這裡是一個佛塔,這裡是當年陳姓的一位御史府宅。院內有根據“送塔”的傳說構建的園亭。著名的錫劇《珍珠塔》即取材於此。
還有一個串心弄,寬不過50公分,窄窄長長的一條小巷子,我們串心而過,對面來人,要相互錯讓,不能同時通行。
同裡崇本堂展出一對鐵路工程師夫婦收集的3000幅變質岩版畫,盡可發揮想像力,在石版天成的紋路上,編織美麗的傳說、詩文,探索宇宙鴻蒙之態,盡顯大自然魅力。
耕樂堂,一是看樹雕,是上海吉尼斯以最大根雕收錄的中國藝術名人的傑作;二是看園子,人不多,但小盧感覺比退思園還好看、別致。
從同裡出來,向著心目中向往已久的著名的周莊而去。快到周莊了,卻不知道路怎樣走,早在同裡的時候,所住賓館的同裡人就告知到周莊不要讓路邊的“向導“引路,可是沒有路標、地圖,只好由這些急著攬生意的“向導”帶路,收帶路費20元。原來這些向導是非法的,他們攔著游人的車輛,強行帶路,不走正門,從一小牆翻入周莊。告誡後人萬萬不可上當。(不從正門進,雖可省掉門票60元,但這60元省得不值,裡面的主要景點如張廳、沈廳都要門票才能進去,我們沒有,只好在外面看了看)
進得周莊,卻令人大失所望,河水比較髒不說,滿街的游人熙熙攘攘,過橋要排隊,河裡的游船也要排隊。看來“人怕出名,豬怕壯”。周莊名聲在外,卻帶來了環境破壞。在這裡的印像最不深刻了,只依稀記得在人群中,發現了傳說中的巨富的張廳和沈廳,柳亞子先生喝過茶的迷樓,外婆橋……
有位當地後港街40號的陳大嫂給我們作向導(也是黑向導,10元),帶我們在周莊小街上穿梭,累了,到大嫂家裡喘口氣。大嫂家裡是典型的兩層小樓,裡面沒有什麼裝修,基本是白灰牆壁和房頂,水泥地板。大嫂給我們在不大的小院子裡放上桌子,沏上茶,閑聊起來。周莊原來是一般的小鎮子,沒有游人,當年沈廳好像是賣化肥的店,後來,開始有人來旅游,發現了這個僻靜、古樸的小鎮,再後來就是政府“借題發揮”,干脆將所有工業、生產、學校都搬離小鎮,專用來旅游。張廳、沈廳開始被開發出來,古鎮小街上出現無數的小商店,滿街的“萬三蹄”、飯店、旅游商品和充斥的游人……大嫂說,很多人靠開飯店發了大財,這裡游人多,飯店生意好。大嫂老公失業了,但不會做生意,大嫂就只好到村邊給人當向導,學校也沒有了,閨女只好到外面上學,花銷更多了。
大嫂給我們做了幾個菜:萬三蹄、蛋餃、面筋丸子,味道不錯。收費40元。
離開周莊,來到上海,已近黃昏。我們要認識上海,決定走一走幾個代表性的地方:徐家彙、浦東、外灘、南京路。我們乘地鐵去徐家彙,上海的地鐵比較發達,相關設施完善,進站買卡,憑卡進站乘車、自動檢票,已經實現了無人服務。徐家彙是繁華商業區,附近高樓林立,一派大都市風光,進太平洋商城兜了一圈,發現與北京大商場無異,感覺上海MM很會打扮,皮膚很好,比較漂漂。從徐家彙去浦東陸家咀,仍然坐地鐵。陸家咀給人的印像真是不一般,與北京有明顯不同的風格,東方明珠、金茂大廈拔地而起,周圍高樓都不是一般的挺拔,而是高聳入雲,身處其中,大都市氛圍深深體會。登頂金茂大廈88層,看上海夜市,燈火輝煌,一片繁榮景像,黃浦江中大大小小的船只,有的披著五彩燈光,有的長長連成一串,悄然無息地串行,對面的東方明珠已經與我們平起平坐。上海市區的大街如一條條光亮的彩帶,穿在擁擠的樓群之中。楊浦大橋橫貫黃浦江,車輛如游龍般通行而過。
乘海底隧道到外灘,黃浦江邊,海風相伴,霓虹燈閃耀,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等諸建築群起於對岸。江裡輪船“篤篤”的笛聲從光影裡傳來。遙想當年上海灘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當初是舊社會,社會動蕩如江水洶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今,黃浦江兩岸噴薄而起的現代化都市,大氣磅礡、攝人心魄,真是翻天覆地的變革啊。
1月28日上海-烏鎮-南潯-杭州
經過一夜修養,第二天一早,車游上海市,從陝西北路出發,走楊浦大橋,越過黃浦江到浦東,串行於世紀大道,再次感嘆都市氣魄,由海底汽車隧道返回浦西,上延安高架往出城方向去,一路觀光,風景不凡。
不久上了滬杭高速,奔杭州,看地圖,發現距烏鎮不遠,轉而去烏鎮。
烏鎮,一個寧靜的古鎮,與其它古鎮同樣,烏鎮依附在一條小河兩邊,在古代,河是神聖的東西,擁有人們當時生活的幾乎所有便利條件。我們進入小鎮,先泛舟小河,一路觀游,再次領略小橋、流水、人家的神奇意境。
從林家鋪子下船,到矛盾故居,矛盾先生就是烏鎮人,這個故居是矛盾先生的祖父當年做官建造的,裡面陳列了矛盾先生生前用過的物品,矛盾先生的照片等。烏鎮的主要看點是古鎮、手工藝作坊和古民俗。有染坊、織布房等,有織布的老人在裡面不時的紡紗、織布,古老的紡車旋轉、織布機哢噠哢噠、織布梭飛快地穿梭。還有一個地方是立志書院,是拍攝《花樣年華》的現場。看過這個片子的人都感嘆,我卻沒有看過,沒有什麼感想。所以,游覽風景多是因為風景有神,這個神或者來源於歷史事件、典故等文化背景,或者是有過什麼特殊的經歷,或者濃縮著特殊年代的生活氣息,單純的房屋亭閣即便風雅秀麗,對於人而言也只不過片刻的消停。唯有有神的景點,才能給游人震撼,給人雋永的回味。
民俗大觀和古床大觀展現了古代人生活的方式和居住的條件,有很多民俗至今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
對了,烏鎮的點心是有名的,我們買了“姑嫂餅”,是筒狀的小點心,甜甜的、干干的。
離開烏鎮,去搜索離此不遠的南潯。南潯是我們從網上看來的,介紹說旅游團不到這裡,因此古風保持了很好的原貌,游人當然也很少,環境沒有被破壞。經過反復問路(地圖上沒有到這裡的路),走了好長一段適合越野車走的路,終於到達南潯。
網友曾提到見到南潯古鎮的印像是震撼,我們也是贊同的。這裡已在旅游開發之中,只是還沒有大規模接待游客。售票處、停車場都已經建好,但是只有看門人,說現在不售票的,可隨便觀覽。進入鎮裡,見到的都是樸素的當地人,像我們這樣跨著相機,背著旅游包、穿著旅游鞋的游人幾乎沒有,不像周莊、木瀆那樣,居民已經習慣了游人,這裡的人好像對我們感到有點新鮮,這多少使得我們感到有點尷尬。但古鎮的魅力還是誘惑著我們走進去,偷偷拍照。同樣是依河而建的鎮子,有幾位名人的故居,有很多據說是徽派的民居,房頂上還有幾隔斷牆,與同裡的一個樓房很像。游人稀少,這使得我們得以享受古鎮的幽靜、古樸的街道。街邊的店鋪掛著古色古香的旗子招牌。
從南潯出來,上國道,今天的終點應該是杭州。
到杭州,天已經黑了,從攜程訂了西湖邊的華僑飯店。
晚餐吃西湖醋魚,味道不錯,這裡魚按條買,不論斤,比北方便宜,20元一條,有一斤半左右。
住在湖濱,晚上游湖很方便。先在附近湖邊散步,欣賞西湖夜色。西湖與太湖相比,小了很多,但西湖湖面很平靜,可謂波瀾不驚,看地圖發現這裡正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湖邊燈火映在湖裡,倒影影綽。一輪彎月寧靜地面對著自己在湖裡的影子,任湖邊枝葉從面上撫過,遠處重建的雷鋒塔燈火通明,很是耀眼。湖邊歸來,意猶未盡,遂驅車繞湖一周,路過蘇堤時,還棄車上堤,走了一段,終因夜深無人,有點膽小,遂折回上車。
1月29日杭州-南京
今天最大的憾事是相機存儲卡壞了,面對此行最美的景色,卻不能拍照。
先乘西湖游船,登湖心島,湖心島上有一個美麗的園子,再到三潭印月,又稱小瀛洲。“三潭”是島南部湖中建造的三座瓶狀的小塔,小塔周圍有五個園孔,每年八月中秋,在塔中點上蠟燭,湖中會映出月影、燈影、塔影,所謂“半夜冰輪初出海,一湖金水欲熔秋”。
三潭印月上給人印像最深的是“湖中有島,島上有湖”,島上的湖面如鏡,得名“鏡湖”,映出小瀛洲美麗的畫卷,這裡是我們所見過的最美的自然風景,後來認為這也是西湖最美的景觀。我們再也不能容忍,買了一次性相機,一定要拍照。
從三潭印月乘船,到花港觀魚,這裡是一個花園,有魚池,康熙帝曾在此關於並親書“花港觀魚”。這裡也就是蘇堤了,當年蘇東坡挖湖駐堤,興修水利,形成了這2.8公裡的長堤。蘇東坡不愧是一代豪傑,論詩文,李白可與之媲美,可論社會責任心,李白可就遠不如了。蘇軾在官場幾經挫折,卻始終不渝地為民造福。堤上6座拱橋,起伏相間,長堤如長虹臥波,稱“玉帶晴虹”。康熙帝游此立碑題字,稱“蘇堤春曉”。
從蘇堤步行到頭,就是岳廟了,門前兩邊是岳飛滿江紅中的句子“八千裡路雲和月,三十功名塵與土”,點出岳飛豪邁、悲壯的一生。門內“壯懷激烈”四個大字再次勾起人們對這位愛國英雄的感嘆。亂世造就了英雄,專制制度毀了英雄,最終也毀了大宋朝。
過岳廟,上白堤,頭上就是“斷橋殘雪”。斷橋不斷,原名“段家橋”,後來叫成“斷橋”,一說是因孤山延伸過來的白堤到此而斷,故名斷橋。一說是因下雪後,太陽初出,橋陽面雪融化而陰面仍有殘雪,從寶石山俯視,宛如橋面中斷。
從杭州出來,上杭寧高速,踏上返途。
晚上到南京,夜游中山陵和南京市區。
1月30日南京-河間-北京
晚8:00到北京,看到博大的北京城,寬大的街道,還是北京好啊,我們又回來了。
總結:
1. 城市印像:上海大都市感覺比北京更明顯,高樓林立密集,街道比北京狹窄,浦東氣派非凡。無錫、蘇州:發達的中等城市,市區路不太好走,無錫的路辨認困難,蘇州到處修路。杭州,旅游城市,路好走,像上海,有高架。南方城市開車都很猛,一定要小心。
2. 景點印像:蘇州園林,江南園林的代表,精致,都不是太大,充分利用空間,講究布局,突出非對稱的美,園林層層疊進,園子的主題往往以湖而建。北方園林則不太注重空間利用,至少不是那麼獨具匠心的將空間分層,層層利用,北方園林一般比較宏大,強調建築的挺拔宏偉,揮霍空間,氣魄豪邁。
3. 古鎮印像:烏鎮、同裡、南潯、木瀆有非常好的古樸韻味,人游其中是在享受那份安詳,體味風土人情。周莊則有髒亂差的感覺,十足被破壞了。木瀆、同裡看點是古鎮風情、故居園林;烏鎮看點是古鎮風情、園林、手工作坊;南潯看點是古鎮;周莊應該是古鎮和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