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成都周末,接到以前成都的同事從QQ上發來的留言,告訴我她要結婚了,時間就在即將到來的五一。恍然間,竟觸動了我對成都的記憶。從去年6月7號的離開至今,近一年的歲月飄然遠去,我回到這個依然不屬於自己的城市裡,四季的輪回如過去一樣周而復始,如今,坐在16層樓的辦公室內,窗外是有些蒼茫的北國春色。幾天前剛剛讀過那本《往事並不如煙》,而成都,對我來說,儼然已經成了一段往事,只是,這往事在最近一年的時間裡時時拍打我的思緒,使我經常從夢中驚醒,不知身是客,更不知今夕是何年。
在一個城市呆久了,往往容易忽略她的細節,所以,身邊的風景才從來都不覺得是風景,只有離開了,風景和城市一起成為了過去,才會漸漸地感覺到城市的好來。我對成都就是這樣一種感覺:此前,曾無數次地想著要離開那裡,不喜歡當地的方言,不喜歡到處的麻將,不喜歡終日霧氣蒙蒙的天......不喜歡的事情很多,目光所及和心靈所感,常常都是負面的不足,比如城市的懶惰,比如信用好壞的爭議等等。直到去年5月,當定下了即將告別的時間,確切到以某一個點為界自己將從成都離開時,我才仔細梳理自己的思緒,對這個城市,以及自己生活在那裡四年的點點滴滴有了新的感悟,所有的依戀和故事也都在心中蕩漾開來,於是才有了一年前那篇充滿深情的《別了,成都》。這是我第一次對一座城市投入如此之深的情感,當時寫那篇文字的時候,四年的生活瞬間即展現在眼前,以至於今天每每讀起,仍為自己感動不已。
是的,也許我們感動不了別人,也不希望去感動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能使自己擁有一份真實的感動,對我而言,人生如此足以。感動不是源於轟轟烈烈的地動山搖,而往往來自於平實的生活。
從1999年到2003年,我在成都生活了四年。因為這個數字,常常被陌生的網友誤以為我是在那裡求學。我沒有在成都上大學,但我卻對當地的大學有著很深的印像。五年前那個炎熱的夏天,剛到成都的我為了尋找一家網吧而付出了千辛萬苦,最後找到了四川大學,好像是物理系附近的網吧,後來,在磨子橋十字路口旁的叫做“好心情”的網吧,還去過川大門口一環路旁的其他網吧。畢業後很少走進大學校門,所以,在2001年的盛夏,當我為了買一條鏈子鎖而找到華西醫科大學附近的一所學校時,曾經有一種久違的心情讓我難忘:大學真好,生活真好!那些行色匆匆的學子,那個靠近校門口的階梯教室,都讓我仿佛回到了從前。
在成都,每個周末,我都會讓自己徹頭徹尾地放松下來。走在二環至一環路之間栽滿了廣玉蘭的大路上,常常若有所思。來到高升橋,去“一知書屋”買點時尚雜志,到西南購書中心逛逛,在旁邊的KFC吃一頓墨西哥肉卷,或者去成都體院旁的網吧上會網,到馬路對面的音像店搜幾張碟——這是相當長的時間裡我周末生活的常態,不走很遠,但卻可以享受自己所能想到的全部快樂。我也曾乘著1路公交車來到天府廣場,然後在西南影城前面的那條街道上逡巡和隨意的奔走,不緊不慢,邊走邊尋思著稀奇古怪的東西。我這人想法總是很多,而安逸的成都,似乎又最容易激發人的想法,賦予了最好的沉思舞台,雖表面上平靜如水,內心中卻早已是洶湧澎湃了。
去年國慶去杭州,和朋友一起驅車前往西湖後面以盛產龍井茶著稱的梅家塢,到了那裡,我仿佛回到了成都,成群結隊的人和車在“農家樂”停泊,喝茶、釣魚、打牌或吃飯,那不就是成都的翻版嗎?杭州人制造出了“住在杭州”的概念,而成都呢,雖然沒有明確的提法,但千百年來世代追求安逸和清閑的生活已經將這個城市打造成了事實上的休閑之都。因為工作的關系,每次去類似的農家樂都是與客戶或同事一起,這樣我很少能體會到快樂,因為凡事與工作聯系在一起時,我就發現不了樂趣了,尤其那份工作讓我極其反感,工作中的客戶也多是虛虛實實的生意往來時。但這並不能阻礙我對農家樂的印像,想像一下,趕上個天氣好的周末,成都周邊四通八達的公路上,駛滿了一輛輛或奧拓或佳寶的中低檔次機動車,或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開著最實惠的車去外地觀光游玩,這些今天在東北還不可想像的場面讓人們看到了生活質量的迥異。東北也許也偶有這樣的現像吧,但多為公車私用或生意合作,家庭的外出聚會少得可憐。
又一個春天到了,成都那邊的水果又快上街了吧。大概不到一個月後,將是枇杷上市的季節,然後是桃子、西瓜等等。那香甜的枇杷,一年前臨走時被我瘋狂地吃了飽,而今年,也許很難再吃到那麼好吃的水果了。昨天,國美電器在長春開了第一家店,引起市民趨之若騖。同樣的場景,幾年前早已在成都上演,以消費著稱的城市,眾多商家將那裡當作進軍大西南的首選之地,它的市民也就可以享受很多的口福和方便。昨天,在網上碰到成都經濟電視台33頻道的欣宇,他說最近忙得很,節目在改版。每個人都在忙碌著,同在那家電視台的的另一位記者欣雨也許同樣如此吧。成都四年,我只參加過一次網友聚會,就是和他們在一起,當時是在科華南路上的一家酒吧。今天,我們曾相識在論壇已經不再了,不知道那時的男孩女孩們都飄到了哪裡。
曾經工作在成都的單位,昔日的同事只有那個當地招聘的小女孩還在,其他的,早已物是人非。
我懷念成都,可我知道,這樣一篇文字無論如何都無法承載我的懷念,無法承載這個城市留給過我的點點滴滴。那天看CCTV4,忽然看到了成都的城市廣告——“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形容的如此貼切在那一刻就勾起了我的很多回憶:文化宮裡的露天茶館、會展中心餐飲老字號內的變臉表演、半打啤酒館裡的人聲鼎沸、春熙路上的俊男美女......都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我會走進同一座城市嗎?我再到成都時,它會變得連我都無法認出來嗎?我不知道。
(曉德 2004.4.11 18:15分於長春http://xiaode.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