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車,西街就在眼前。環繞四周的是那些青翠的山峰,我們已身在陽朔城,這個秀美的地方,在想像中。一群當地的阿姨——本地導游,早在車站等候,我們剛起身,就成為爭奪的中心。首先踏進的新西街,道路兩旁是各種小店,沒什麼特色。可是一走出這條水泥的街道,前面是一條青石板的道,那才是古樸本色的西街,各我們壓抑住內心的興奮,在一位先進了一家客棧,在古江西會館前側。可是我們一看房間,木結構的房子,雖然有格調,實在狹小。而且那麼多空房間,說明選擇權在我們手裡,現在旅游淡季。我們想,好的總應該在後面。於是繼續篩選。下樓時遇見一老外,滿臉絨毛的那種。接下來去了國際青年旅館,不過那裡實在太正規,我們一進門,服務小姐就熱情招呼,我們不好意思,立刻撤了。然後又直奔在網上大名鼎鼎的四海旅店,許多驢友極力推薦那裡,那裡房間齊全,價格公道,而且在西街黃金地段。上樓看房間,這回麥兜她們想留下了 ,可我 覺得房間太封閉,分歧出現,最後我還是把他們拉出來了,這回妞妞滿臉不高興,幾乎要分道揚鑣,在門口踟躇僵持了幾分鐘。
西街上此刻很安靜,行人稀疏,可能就只有我們四個。我此刻才注意到,很多掛著旗幡招牌的店,特別可愛。酒吧咖啡館一家挨一家,門口都樹立一個木牌,那麼多木牌特別整齊,上面放置一個菜單,供旅客查看。第一次看到這麼密集的酒吧,第一次看到這麼開放的菜單。玉器店,服飾店鱗次櫛比,那些店主,伙計們懶洋洋地守在攤位前,有的坐著打理貨品,有的看著空空的街道發呆,見了我們,似乎也沒什麼新鮮的表情。沿著這些店,在一個阿姨的導引下,走過一座小石橋,我們在一家旅店前停下,名叫廣僑客棧。老板娘在櫃台上,露出親切的 鄰家大嬸的微笑,我想,就是這家了 .
她們要先上樓看房,我想就是這了,放下背包,在靠門的椅子坐下來。果然,大家都很滿意,我就上去了,在頂樓,視野開闊,可以俯視西街,防眼陽朔。我們要了兩間標准間,501,502。和這個數字還真有 緣,復旦宿舍我的房間也是501。進房間安頓好行李,我就撲向我的床,柔軟舒適,趴著趴著,就不想動了。窗外青山疊翠,陽光迷夢。
不知怎的 ,一來西街。整個精神就松弛下來,那種橫衝直撞的勁頭泯滅不少。只想靜靜地體味,就這麼躺下,或者像那些小店老板在西街上當街坐著。恍惚之中,手機鈴聲響,一看是麥兜的短信:“你快下來!”已經到一點了, 外面陽光普照,索性脫下外套,只著一件毛衣外出。
等我下樓,麥兜他們已經不見蹤影。也 好,一個人去感受一下這個初到之地。看見門牌,才知道外面這條街不是西街,而叫縣前街。原來往東10米處就是陽朔縣政府,而斜對面一個朱門緊鎖的庭院,徐悲鴻曾經在這住過一陣子。一棵茂盛的樟樹把枝葉伸過牆來,讓人不禁猜想他也許某個午後在樹陰下專注地作畫。轉頭往西走,在土特品商鋪前迎頭碰上麥兜正推車過來,妞妞,虎子也 各自選好了山地車,一個老婆婆領著他們。和他們一起出去也不錯,可是又覺得剛落腳就要出去太奔命,騎虎難下,對買兜說,我就不出去了,一個人逛逛。
現在終於看清面前那座石橋,石欄上刻著很好聽的名字——“雙月橋”。站在石階上,不禁聯想起在南京夫子廟前,秦淮河上也有一座橋來著,據說中秋月圓之夜,在橋上看下去,一個月亮正好被分作兩半----平分秋月。不知腳下這坐橋有沒有如此神奇效果。橋頭左邊是個酒吧,右邊是個木屋,招牌剛剛掛上去,有紅黃油彩歪歪地標著:"小馬的天",字體豎排,差點看成,小的馬天:)難道老板姓馬?兩個外國男孩踩著板凳往門上刷油漆,一個女孩正在下面扶著,看來是新開張的。一打聽,原來這兩個男孩來自法國,他們是雙胞胎,來陽朔旅游,留戀不返,干脆盤下店面做老板,煮煮法國咖啡。其中一個已經討了個中國女孩做老婆,應該是那個端油漆的女孩吧。真是一個小小傳奇,後來才明白,原來 細街上這樣的故事遍地都是。許多老外在這裡開店了,到了淡季自己背著包出去雲游了。西街可以算得上一個袖珍的地球村,這個你碰上各種膚色的人們,聽到五花八門的語言。
往前幾步,一個丁子路口,那才是西街主干道。我選擇往南走,沒走過的一段路。很多傳統服飾店,紅紅的絲綢,還有蘭色的蠟染。不多遠就到頭了,前面橫著一條街,好多臨時搭建的小攤。五顏六色的遮陽傘,撐開擺在地上,還有大小不一的木扇,紙扇,上面多繪桂林山水圖。
而對面就是漓江了。穿過一個城門似的建築,漓江撲面而來,我身後石壁上書朱漆行楷大字——陽朔。看來這裡就是陽朔碼頭了。時值深冬,江面狹窄,露出好大一段河灘,現在的漓江真不如一條小溪,從碼頭望過去,覺得一個躍步就可以到對岸。那邊的河灘面積更大,河堤那邊不知是芭蕉林,還是棕櫚林,郁郁蔥蔥,其中也許藏著幾乎農家,世外桃源。再往遠處就是如青螺點綴的群山,淡淡的水墨畫。
身後有一座山,是為碧蓮峰,這應該算是離西街不高,可是不失險峻,絕壁上的那棵小樹引人注目。依山而建一公園,名為陽朔山水園。岸邊停泊著一竹筏,半在水半在岸,走上去,晃晃蕩蕩,差點栽進水中.
西邊無路,折返剛才的那條街道,向東行,走完擺攤的地段,在水 一方有一咖啡館,好像名字也是在水一方,紅木房子,透過窗戶,還可以看見女招待正伏在吧台上打盹。
所有的 路燈上掛著大副廣告-----“印像-劉三姐”,大型山水歌舞,張藝謀導演, 據說就在下游書童山江面演出,每晚都有。前面的河灘特別寬闊,裸露著大面積的鵝卵石,紅棕色的,漓江如一條玉帶從中流過。我忍不住走下河堤,向著那片石頭地,向著那條溫柔的河流,走近了,江水清澈見底部,水底當然還是鵝卵石,捧一口水,真是溫潤,似乎還飄著一股淡淡花香的氣味,手伸入水中,恰似插入少女的長發,水從指縫中流過,滑滑的,柔軟如絲。下游不遠處是浣衣的婦女,她們的孩子在旁邊打起架來,一個母親追著自己個孩子打,那個小男孩當然是勝利者,而哭泣的孩子正賴在地上不願起來。看著這副熟悉的景像,似乎想起起了童年時代的自己。
“要不要到對岸去”,一老婦撐著小木舟問,我搖搖頭,其實都不用劃,上船就相當於上了座浮橋,走到那頭就是對岸。對岸和此岸沒什麼區別,不去也罷。吹來一陣風,有些清冷,我回到堤岸上了。迎面有座小花園,花壇石橋配置齊全,當中還樹著一雕塑,是孫中山先生的銅像,他曾經在20年代到此發表演說。往前穿過一門廊,牆壁上全文刻錄了該演講詞。通篇是在闡釋三民主義,分析了中國未能實現民主憲政的原因。我情不自禁地輕聲朗誦,為孫先生那種自由情懷所感動,當年他是帶著怎樣的期望對著場下的陽朔民眾演講呢。
北面就是陽朔縣政府大院,我又到了縣前街,剛才只是轉了一個小圓圈。回到廣僑客棧,找張椅子坐下歇息一番。老板娘正在記帳,我就和和她隨便聊了起來。原來她是印尼人,祖籍廣東,非常喜歡陽朔,就舉家搬來開店。她已經把余下的歲月托付給陽朔山水了,令人艷羨.
我想問這周圍哪裡能上網,她告訴很近的地方就有網吧。我出門右轉彎,果然就有一網吧,進去要了台機子,連忙打開日月光華,在旅游版發文紀念,記錄了此刻的所見所想.開了QQ,遇見朵朵雲,當她知道我在陽朔時,似乎很羨慕。當然,誰不羨慕呢?
出門往北是陽朔縣城,一如中國任何一個小縣城,新華書店,農業銀行,小服裝店,還有菜市場,一應俱全,塵土飛揚的馬路,路邊賣小吃的攤點,顯示著這裡的落後。已經是4點半了, 我進了“彭大姐啤酒魚”餐館,要了一只烏草魚,廚師現場殺魚,用啤酒浸過再烹飪,晚餐這頓爽口得很,可是沒覺得啤酒的味道呀。對面正在修建一個飲食城,專門賣啤酒魚等陽朔特色菜,看來明年來的時候就可以竣工了。
麥兜他們,該回來了吧。回到客棧,虎子已經在房間,麥兜臉上很滿足的樣子,興高采烈地述說著農家飯的可口。打開電視,我們邊看邊聊。天色已晚,外面已經繚繞著一層薄霧,如一條帶子將遠處的西山輕輕地系住,遠方山林中似乎有炊煙升起。
夜來了,西街也活躍起來。從窗口望去,燈火朦朧,紅燈籠尤其迷人,如張愛玲的旗袍.我們按耐不住,奔向盛裝打扮的西街。悅耳的葫蘆絲樂聲飄在空氣裡,從西街的另一斷傳過來。一家家的店現在忙碌多了,似乎晚上才是西街的興奮點。各自播放著風格不同的音樂。
夜色下的西街充滿浪漫風情,流光溢彩,空氣中飄蕩著紅酒味道.女生逛街簡直是地毯式搜索,虎子和我早向前推進很遠,走馬觀花,到現在寫回憶已經忘了進了哪家店,看到了哪些玩意.那個鑫魚酒吧裡面擠滿了老外,他們也許在開party.我還記得有幾家CD音像店,裡面以外國原版碟為主,大開眼界,發現了一張麥當娜80年代影片封面,那時她真美.有一家音像店店名就叫"西街83號",守店的是個小女孩,裡面比較冷清,我們在裡面很待了一會.
再往東到了那個陽朔影劇院,前面算個小廣場.已是老西街盡頭,對面2樓迪吧的搖滾樂分貝真高,震蕩著門口的燈火.旁邊一家服飾店裡 ,一外國人正和胖老板討價還,關於一件中國紅裙子.虎子也溜了進去,走進一看,那個外國女孩短發特精神,臉很清秀,我們猜她可能是英國人.新舊細街的交接處是個空擋,擺著許多小攤,賣各種小飾品,木人之類.終於找到那個葫蘆絲的聲源,幾個賣樂器的攤點,老板很熱情地介紹,我取過一個葫蘆絲吹了起來,聲音卻出不來.老板說得一口氣到底,再試,果然音調從竹管裡冒出來.
看見了麥兜,她們在那裡挑香囊吧.不過待轉過身來,又不見了.我和虎子沿著西街往回淘.在江西會館前,有阿姨當街賣桂花羹,我們坐下品嘗了兩碗,香味脫俗.此刻8點左右,路上行人許多,應該是西街上的黃金時段.白天旅客們出去游山玩水,晚上再逛迷人的西街,一場完美的陽朔之旅大體就是這樣了。
慢慢地穿行在西街,恍惚的燈光,迷醉的音樂,面若桃花酒吧女郎,似在天上的街市。在一家店買了張陽朔手繪地圖,上面有句-----“陽朔西街,天上人間”,真是應景。
不知不覺走到西街盡頭,那邊忽地漆黑寂靜下來,沒有人了,沿著石欄杆走,漓江水竊竊私語,聲聲如耳。夜空中幾顆星星閃爍著,遠處什麼也看不到,靜謐的感覺,讓心靈徹底地放松。風吹樹動,嘩嘩聲和流水聲混在一處,一絲清冷往褲腿裡鑽。
於是回到西街的熱鬧中了。肚子也快餓了,決心找家餐館吃點東西。後來選定 了音樂餐廳,吃西餐。女招待領我們上2樓,很緊湊的雅間,牆上掛著吉他幾幅油畫,臨窗坐下,可以看見西街夜景,游人來來往往。我點了意大利匹薩當夜宵。女招待微微有些黑,好像是本地女孩,問她,果然是的,快人快語,看上去很精明,會做生意的。她說她叫susan,怎麼沒音樂呀,於是她下樓去開音響,是王菲的歌聲,。
又上來個女孩,上茶的,她長得小巧玲瓏,但是眼睛很大,在一旁站著,我 問她,是本地人嗎,她害羞地笑了,問她名字,始終不肯說,“不是,我海南的”,“來這裡多久”,“我是到這實習的,一個月了,還在讀書”,“哦,學生?桂林的學校?”,“一所旅游中專”。竟然還是學生,我不由得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她,扎了個馬尾辮,圓圓的小臉,。我請她坐下,這時虎子也和她聊了起來,我們喝著茶,談起海南,談起我們旅行,談起她在這邊的生活。這時,她才願意說出她叫小倩,她說,“你們剛來很新鮮,不過在這裡呆久了也會悶的,太平靜”。牆上還有個靶盤,我取過飛鏢,射了幾盤。虎子則擺弄起吉他來,可惜那把民謠吉他斷了根弦。小倩說起前幾天一伙韓國人在這裡喝酒,和另外一桌人打了起來,當時一片狼籍。
等了好久,Susan才送來匹薩,我說剛才怎麼看見你在外面街上串來串去,“還不是為了給你 做晚餐忙的”。說完,她又風風火火地下樓了。幸運的是小倩依然在旁,她盯著電視屏幕看MTV。虎子邊吃,邊拉著小倩聊天,他對這個小女孩蠻感興趣了。都說西街是個愛情頻發之地,也許道今日又要添一例證。
西紅柿味道有些酸,不過匹薩整體上還說得過去。吃完,我們繼續聊下去。時光偷偷地在西街上走過,在這個迷醉的小閣樓。外面的人越來越少了。11點了,小倩要下班了。我們決定送她回去。三個人再次走完整條西街,很多店都關了,只有 幾家酒吧越來越熱鬧。
在小倩住的地方碰到一個女孩,我和她一見鐘情,在後來她 這麼對我說: “ 在這個世界上最不能把握的東西就是愛情,所以我不跟你要愛情,你放心的走吧,假如有一天你從他鄉回來,我們有緣再見的話,我一定會再跟你要回屬於我們的愛情,每天的早餐,每天的約會,還有每天睡前深情的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