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土耳其紀行(D14)

作者: 娜娜狐

導讀Day 14 – 1/28 (Wed) Alexandra 亞歷山大至開羅幾經商量,我們剩下的幾個人決定放棄馬特魯,於是當天早上包車先去了羅塞塔。司機顯然不是很熟悉路,幾次停下詢問路人。不過埃及人還是比較熱心,每逢問路都很詳細的指點。到了鎮上可以看到像征羅塞塔的那塊石碑,可惜並非原物,真正的實物現在正沉睡在大英博物館內。我們先轉去鎮上的第一個景點Citadel of Qaitbay,這是一個要 ...

Day 14 – 1/28 (Wed) Alexandra 亞歷山大至開羅幾經商量,我們剩下的幾個人決定放棄馬特魯,於是當天早上包車先去了羅塞塔。司機顯然不是很熟悉路,幾次停下詢問路人。不過埃及人還是比較熱心,每逢問路都很詳細的指點。到了鎮上可以看到像征羅塞塔的那塊石碑,可惜並非原物,真正的實物現在正沉睡在大英博物館內。我們先轉去鎮上的第一個景點Citadel of Qaitbay,這是一個要塞,從塔樓上可以看到遠處尼羅河和地中海的交彙處,門票是6埃。原來的羅塞塔博物館已經被拆掉,聽當地人介紹附近還有很著名的奧斯曼時期的三大建築,門票也是6埃。第一個有點類似於手工磨坊,後面的則是當時的澡堂和民居。聽著向導用埃及發音的英文講解建築結構覺得特別累,有的時候甚至有點懷疑到底說的是英文還是阿拉伯文。不過有一點大家都明白了,那就是在阿拉伯女人毫無地位可言,而在這裡做男人毫無疑問是相當幸福的。

羅塞塔石碑雖然在考古學意義上價值非凡,但是羅塞塔這個地方並不強烈推薦游覽。這個小鎮最吸引人的不是那些古建築和遺跡,而是停靠在尼羅河岸邊正在建造的木船。車子開過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多全手工制作各色各樣的木船,體積約有卡車大小,不少尚在開工階段,可以清晰的看到翻過身的龍骨和榫頭。很難想像這麼多年來漂流在尼羅河上的木船就是這樣通過人工制造出來的。這又讓我想起阿斯旺漂流那十幾個小時裡照顧我們的船老大和那晚我們看到的努比亞村的老人,所有的經濟來源全靠身體和雙手來創造。比起他們而言,四處旅游的我們毫無疑問是太幸福了!

下午我們直接去了蒙塔扎宮,門票是4埃/人。車子可以開進去,裡面居然還有一個麥當勞,解決午飯不是問題!這個舊時的王宮現在已經開放,外部的花園很大很氣派,尤其是在這裡看地中海比別的地方都要漂亮。那種藍色相當明亮,就像剛用染料著色一樣。海浪不斷湧上沙灘,心曠神怡的讓人真想衝入大海的懷抱。拍完照我們讓司機在裡面兜了一下,然後結束了包車,這次費用是150埃/六人。然後我們自己打車去了Pompey’s Pillar (龐貝柱)、The Roman Theatre (羅馬劇場)和Citadel of Qaitbay (卡伊土貝伊要塞),除了最後那個是6埃外其余的都是3埃。初入龐貝巨柱的遺址有種到了圓明園的感覺(雖然我也沒看到圓明園遺址是怎樣的),到處都是廢墟和殘垣斷壁,很多石像還被編了號。走上台階靠近龐貝柱才發現比想像中的高好多,這裡是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原址,據說以前像這樣的柱子有400根!Karnak神廟的大列柱廳也才134根,最高的和這根才差1米,難怪亞歷山大圖書館當時被稱為世界第一大圖書館,大的簡直離譜!相較而下羅馬劇場就相當袖珍,造型和世界聞名的羅馬圓形鬥獸場相似,但呈半圓形,最多也就只能容納百來個人。旁邊有個當時的浴場,目前仍在整理中。

最後去到的是地中海邊的卡伊土貝伊要塞,比早上看到的那個完整。它修建在七大奇跡之一的法羅斯燈塔原址上,從樓上的碉堡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美麗地中海。在這裡我們遇到一隊來自台灣的旅行團,導游也是講中文的當地人,看來埃及政府也開始重視中國地區的游客了。回去的時候天色還很早,我們於是沿著海岸線慢慢的向旅館方向前進。這裡的交通稍比埃及其它地方好些,不過馬車還是經常會出現在大路上,顯得不十分協調。

晚上我們的新加坡朋友請我們去當地的飯店吃了一頓海鮮大餐。從海裡剛釣來的魚蝦任君選擇。不過埃及人的烹飪手法實在不敢恭維,除了烤和炸就幾乎沒有第三種吃法。我們那一頓7個人叫了一桌菜花了400多埃,算是此次行程裡最奢侈的晚宴了。


精選遊記: 開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