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羅津(二)

作者: xieenrong

導讀車開到了賓館,算是三星級RAJIN賓館。每個房間都可以望見大海,一共8層。標准間,棉被是紅緞子面的,能看見針線的走向,沒有被罩。奇怪,羅津賓館怎麼就沒有用被罩呢,棉被沒有異味。衛生間是沒有配牙具,洗浴之類的東西的,中國的旅行社在出發前是會預先提醒的,要自己帶洗漱用品。有熱水洗澡。房間的電視只有一個台,到了晚上十一二點就沒有台了。一次性拖鞋 ...

車開到了賓館,算是三星級RAJIN賓館。每個房間都可以望見大海,一共8層。標准間,棉被是紅緞子面的,能看見針線的走向,沒有被罩。奇怪,羅津賓館怎麼就沒有用被罩呢,棉被沒有異味。衛生間是沒有配牙具,洗浴之類的東西的,中國的旅行社在出發前是會預先提醒的,要自己帶洗漱用品。有熱水洗澡。房間的電視只有一個台,到了晚上十一二點就沒有台了。一次性拖鞋上印著“中國旅游”。開車到了,有個全是朝文的字母的大石頭面前,朝方導游崔小姐說:這是我們偉大領袖金日成和金正日將軍,五幾年親自來過的地方。紳士們分別和崔小姐合影留念。 近步是朝鮮典型的房子。推開門要脫鞋,地上鋪著地板革,一個老阿婆坐在四面鍋前,只是靜靜的坐著,笑迎我們,看來她是看慣了游客。靠牆的櫃子裡全是碗盆,腳踩在地上很溫和,這裡是地熱能量。但做飯是還是要燒東西的才行。裡面的房間有金正日和金日成的畫像。看來這家是生活不錯,是當年領袖來過,是漁民家庭。還有老式的東芝冰箱。面前四個醒目的大鍋,一個是做飯的,一個是做菜的,一個是做湯的,一個是做狗食的。

移步便是旅游紀念品商店,這裡不許講價,據說算國營。虎骨酒150元人民幣,果酒,羽毛扇子,郵票等等。導游帶去的地方,都可以直接收人民幣。

羅津的火車站有通平壤的火車,羅津離平壤800公裡,大概要20幾個小時才到。也有開往圖們的火車,開往俄羅斯的火車。

站到羅津港邊上,噢~~~~~~~!一聲,海鷗在頭頂飛過。羅津港是常年不結冰的,9米深,13個泊位。水幽藍發綠,沒有什麼污染。

去學校看藝術表演,導游希望我們買些吃的東西給朝鮮的孩子,其實這裡的孩子平時吃的不怎麼好。在羅津市場停車,兩個紳士代表進去買兩箱餅干。餅干是中國牡丹江產的,在中國值¥20幾元,在這裡是花¥50元每箱買的。

有人說,來的時候有准備,帶了吃的東西給朝鮮孩子們,放在賓館裡了,不知道直接來學校看表演,可惜。這兩箱餅干,不讓打開,要整箱給。兩個上海紳士用上海話說,可能直接把餅干又退回市場了,孩子們吃不到的。

車開進學校時,一個8``9歲穿藍衣服的踢球的小男孩,臉曬得很黑,眼睛大大,掐著腰,那眼神和我們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很像,不同的是,這男孩的眼睛裡充滿了力量。七八個足球散落在地上,有四五個男孩在踢球。朝鮮學校是5分制。上樓梯的牆面上有用粉筆寫的各班評比的表格。下午不上課,教室裡沒有孩子,從門的小窗口看,凳子上有書包是來自中國的,凳子上坐墊,木頭桌椅,當然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對外接待的“門面工程”。教室外的牆上有油漆的宣傳畫,是革命內容,其中一個畫畫著一個日本兵被打倒,其他畫也是抗擊侵略者的。

表演的孩子是一年到三年級的小孩子。穿著民族小裙子,男孩子帶著紅領巾,紅領巾有些披在肩上了,沒有中國孩子的紅領巾折那麼多層。有孩在彈電子琴伴奏,有孩子彈電吉他,有五個孩子一起上來彈手風琴。孩子們集體唱歌時候,表情太到位了,眉頭有頻率的一翹翹的,眼睛表現的深挖,美滋滋的。離孩子不到兩米遠,這響亮的歌聲能能振到每個人的心裡。這種感覺,在酒吧裡舞池也沒有這樣溶入過,在演唱會的現場也沒有這樣震撼過。面對這群不到十歲的孩子,每個人不忍心表現以往的麻木。幾首朝文歌合唱後,節奏一換,孩子們用中文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次的掌聲特別響亮。後來一個女孩子唱了《南泥灣》。

不同的環境下生活,孩子的笑容是沒有變得。

結束時他們很有規矩的站好,讓游客們合影。當然我們走時也沒有把餅干的箱子打開。

街上市場有標語:“21世紀的太陽金正日將軍萬歲”。4月15日是金正日將軍的生日,朝鮮人稱為是“太陽日”。4月15日朝鮮海關是閉關的。街上有人在集體勞動,廣場上有兩排木架支好的用水彩做好的宣傳畫報,慶祝4。15太陽日。

把我們帶到了羅津市場買海鮮,下車前,導游提醒,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錢包。雖然市場外面有軍人,但這些小孩子是其他地方來的,抓去關了,小孩子太小還是要放的。導游說,小孩子要錢也不要給。

市場上的東西朝幣標價的,蘋果¥3```4元一斤,桔子¥4``5元一斤。

到了賣海鮮那裡就沒有人標出價錢了。有幾十個人在賣海鮮。朝鮮人也熟悉了有中國人來買。後來才知道連標出的蘋果的價錢,也只是標給中國人看的。朝鮮本地人買沒有這麼貴,不然他們每個月幾十元工資,連十斤蘋果都買不上。我們的紳士們買了約¥800元的活螃蟹,直接給人民幣。有六七個小孩子為著我們,有眼神,但無語。

我看見有賣玉米面的什麼東西,和餃子一樣大,裡面和豆沙是一個顏色,但不是豆沙。我想吃這個,讓上海紳士幫問問這個多少錢,正遇其他團的導游也帶團過來買海鮮了,一個陌生導游幫翻譯,¥1元錢10個。這個粗糧的東西,我很高興。兩個上海紳士不讓我把錢隨便拿出來,他們幫我擋著包,我找到了一元零錢。陪我去買,賣東西的人接過錢,拉直錢,仔細一看,錢上缺了一個像“大米粒”的小角。人家手一推,把錢送了回來,不要!錢少一點點都不行。我又沒有零錢,只好退了回來。 江西仁兄問我:怎麼啦?

他說有一元錢。拿出來兩個5角幣給我。我高興的和上海的50多歲的紳士又去買粗糧了。我們走到跟前,朝鮮人一看,連錢都沒碰,又搖頭,又晃手,根本就不收硬幣。我們笑著回來了。把錢還給了江西仁兄,人家不收硬幣噢。

已經有小孩圍上來了,導游讓買完東西的回到車上去,車裡安全。回到車上,還有5個小孩子跟到了車子外面。其實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危險從何而來。車窗外看到,人們穿的不是我們以前所想像的全是藍黑綠色。中國的低等產品在這裡有的賣。我們的時裝款的革挎包,她們買完東西往裡一裝,就頂到頭上走路了。我以前看過頂布包的,頂時裝挎包還是第一次見到。

車開到了去買郵票,真像外彙店了,這套¥350,那套¥120,又一套¥200,單張也要¥6元。我看明明標著¥1。20元,服務員用中文說,那不是價錢,是符號。呵呵。非說¥20元。算了,人家國家不怎麼富裕嘛。不可以講價錢。紳士們買了¥1000多元的郵票。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