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去以前大家都說,朝鮮像中國的六十年代。也許能看到中國的影子。我希望能看到朝鮮,而不是為了迎合而迎合。推辭了兩天,在4月13日好不容易人數組夠了團10人。休閑團天天都有,這觀光團現在是淡季籌人數真不容易。延吉到琿春2個多小時,在圈河海關過朝鮮。導游讓每個人統一拿旅行社給提前一天就可以辦好的一次性的通行證,強調別拿出自己護照,以免添麻煩。手機存在海關,每個手機存費5元。不許帶雜志,VCD光盤,這些都要存在海關。兩國一江之隔的,朝鮮那邊的橋頭有個小兵,站上在客車門口,被導游堵在客車門口,簡單說笑幾句,瞟一眼全車人的通行證。嘀咕嘀咕就下車,關上了車門。我們的一個有個游客對導游說:“你答應給人家小兵帶膠卷,怎麼沒給人家帶啊?”導游笑著說:“你怎麼聽得懂啊?”我們的導游是個20歲多活潑的朝鮮族小姑娘,通關時辦事零落很麻利,排隊時她也能很能擠。
朝鮮兵穿著大概是黃褐色,像枯草綠顏色的軍裝,皮帶扣在腰間的外面,帶檐的帽子。一個類似於軍管的人,戴著一個茶色的大鏡子,大概是他們覺得這種鏡子很威。這邊的海關房裡很陰涼,水泥地面,鋁合金的窗口,木凳子,也沒有中國海關那邊亮亮的燈光,光滑的地板。看著旅行社的人好像搬了兩箱白酒進去辦公室,章蓋完了。感應器在每個人身體的兩邊劃劃,東西放到輸送帶。
出了門,就是黃土路了。旅游團的人分為兩路,我們是個人是觀光團上了朝鮮派來的車;其他是休閑團的人,他們是另一路。朝鮮的車停在土路的山腳邊,一個25歲的朝鮮女導游站在車前迎我們。身高大概1.6米,穿著深藍色的職業套裙,絲襪,黑高跟鞋,頭發到肩,黝黑健康的頭發像燙過,後來才知道是自來卷,皮膚很好,有用睫毛膏和淡淡的口紅。一個老式的中巴車,司機的駕位在右邊,司機不會說中文。
接下來是兩個小時顛簸的山土路,朝鮮導游的中文說得很好,是在大學的時候學的,分配工作來做導游的。中方導游朝鮮話說得很好,說“南男北女”南朝鮮韓國是男的漂亮,北朝鮮是女的漂亮。這個朝鮮導游說她姓崔,朝鮮有四大姓金,崔,樸,李。拿著車廂的麥克風,我們在晃晃悠悠的車廂裡,先聽到有唱了一首朝鮮歌,一首中文的《小城故事》,最後一句改為:“歡迎來到朝鮮來做客,歡迎來到羅津來做客”。
朝鮮人口2000多萬,鼓勵生育。生5個的是英雄媽媽,有優惠待遇,包吃,包上學。朝鮮面積: 120,540平方公裡,用他們的話說是:3000裡江山。住房免費,醫療免費,上學免費的,10年,6歲,學前一年幼兒園,之後是4年小學,上午上課,6年中學。通過考試考上大學的,讀大學也是免費的。
有人問:“怎麼沿路都是成才的樹根啊,允許砍樹?”
崔小姐說:“也不允許砍。”
4月的山上,沒有綠色,極其少見突然遇到一顆綠的松樹。
在10名游客中的點名唱歌,點中一個山東的40多歲的男的,唱了《烏蘇裡江...》蠻專業的,迎來一片掌聲。又點了一個上海的50多的男的,他唱以前提,對著崔小姐說MM美美,逗的大家一陣笑。用上海話唱了一段毛主席的詞,聲情並茂。再點一個江西的,這位仁兄腰疼,這晃晃悠悠的車上不能唱歌,陪同的遼寧仁兄可謂慷慨,要幫唱,也姓崔,說的第一句話就說:“我也姓崔,和朝方導游是本家,自家妹妹。”一連唱了幾首。
讓崔小姐講笑話,估計她講的這個笑話是以往帶旅游團,聽來的,她帶過100多個團隊。笑話說:“大雁拉屎在農民的田裡,農民生氣,問大雁,大雁說自己沒有穿褲衩。”這個笑話被她說得很生硬,有些怪怪的搞笑。
我們問她賺多少錢,她說大概每個月7000~8000朝幣。朝幣兌人民幣100:1 也就是中國的80元人民幣每個月。中方導游聽了以後很驚訝,中方導游一直不知道崔小姐賺多少,其實賺的算是很多的。在朝鮮最崇高的職業是老師,大概每個月50元,政府官員也是大概每個月50元。
朝鮮語的“你好”的發音,翻譯中文就是“安吉 哈密瓜”,大家都記住了。
一路說著說著,車在山路上看到了遠處的城市,看到了大海。這就是開發區,海濱城市,朝鮮羅津—先鋒市(簡稱羅先市)羅先市地處朝鮮北部的圖們江下游地區,東南以全長64公裡的圖們江為界。
這一天灰蒙蒙,水天一色,看不到藍藍的海。這時已經是柏油路了,但有些破舊。畢竟比剛才兩個小時的山土路要好受些。
路上看到小學生放學,男學生是藍褲子,白上衣。女學生是藍色連衣裙。路邊有一人高的的紅布棚,不超過兩米寬。一個人坐在裡面,賣蘋果,餅干之類的東西,屬於私營。路邊有人零星的騎自行車,不是很破舊的,是新的普通自行車紅的,紫的。但這兩天沒有見到變速車。
零星看到3五層的樓,但外表不是華麗,不精致的水泥,似有非有的塗料顏色。街上看不到什麼車,但看到我們一千中國產的舊解放牌汽車。這種汽車在中國已經停產很多年了。在羅津看到解放車,新刷的藍色油漆,看起來像新車似的。旅游公司也有出租車,老式的日本豐田轎車,收費是每公裡4元人民幣。有人中國人租車去海關的。
羅津目前相當於當年我們剛開放的深圳。有泰國人投資的什麼交流中心,具體名字我沒有記住。只知道是投了2800萬美元。蓋了一個不到十層的樓,立裡在那奪目的角落。車上的紳士們驚訝這個數字蓋了這樣一個樓。導游和朝鮮本地人,目前還不懂換算這種投資。
街上的行人不多,但無語,也沒有什麼表情,看不到需要減肥的女人,看不到有將軍肚的男人。車停在了一個路邊的房子前,看來是專為接待外賓准備的房子,幾張桌子,除了我們十個人,沒有其他。房間裡有些陰涼。五個人一桌,計劃經濟算得很准,三個螃蟹,六個蝦,六個扇貝,一盤青菜,一盤牛肉,還有幾個菜。當然了,這些是旅游公司安排的。用的是一次性的方便筷子。可惜,沒有朝鮮泡菜,和當年我們接待外商時候一樣,大魚大肉大海鮮的作風。我們所寄望的“苦”,被表面誤導了。
有青島啤酒賣,自己買,6元一瓶。還買了一瓶朝鮮本地的白酒,喝起來比較淡,像國內30度的白酒。是白米飯,海帶湯。不知道為什麼,菜沒吃完,但大家都沒有吃飽。也許真想吃吃玉米面的窩窩頭,想吃吃他們平常吃的到底是什麼。
紳士們說,晚上自己出錢,弄一盆海鮮,讓他們加工,慢慢吃。
紳士們算是來考察看看朝鮮的,非官則商。
導游問我們吃的好嗎?可以提意見。大家都笑著說,好!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