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楠溪江印像——山水畫,題:春暖花開楠溪江的美在於水、山、樹、石、竹筏的完美結合,當然,還有燦爛的陽光。
坐在淡綠色微微泛黃的竹伐上,放眼望去,兩岸青山的輪廓淺淺地印在天際,近岸處的樹木被春天喚醒了,在風中悠閑地搖曳著一片清新的翠綠,江水綠得更深一些,像碩大的松綠石一般鋪滿眼簾,船漿拍過水面激起清脆地嘩嘩聲,聽起來像山泉一樣沁人心脾。
眯起眼睛,庸懶地靠在竹椅上,讓陽光溫柔地灑滿全身,讓船兒載著自己在陶醉中穿行,想像著一幅無比美麗的春景,而最讓人愉悅的是——自己竟也是美麗的元素之一。
風景指數:★★★★
[涉水趣事]
年輕人湊在一起玩,總會催生一些不符常規的玩法,於是有了下面這段值得回憶的記憶。
從高高的公路上下來,不一會就逛到了江邊,看到那麼清冽的江水,還有燦爛的陽光,想和水做一番親密接觸的念頭不可竭制地浮了出來。經過一番不算激烈的思想鬥爭,我率先脫了鞋,撂起裙子,“撲通”一聲跳下水。當時我們的目標是涉水淌到對岸去,再租竹筏漂流。
事實證明我們做了一個讓自己哭笑不得的決定。
水底的鵝卵石看著漂亮,但踩在腳底就不是那麼可愛了,被咯得生疼。我穿了條厚襪子,感覺還好點,其他兩個人像是被烙燒餅一樣,疼得呲牙咧嘴的。
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鵝卵石讓腳底之路變得十分的不平整,走起來搖搖晃晃,手臂亂揮,像在跳大神,再加上我們手裡還拿著鞋子、相機之類的累贅物,都是碰不得水的,那個緊張勁兒啊!
短短的幾十米距離,走了半天還沒走完,中途還歇了N次,這時想起紅軍當年摸黑淌河,真是佩服得緊哪!好不容易走到江中間的一堆亂石上,我們決定停止冒險,並找了一個極有說服力的理由:安全第一,一致決定叫對岸的船夫過來救急。
謝天謝地,我們總算上了“船”。
趣味指數:★★★★
二、石桅岩印像——隱修地,題:清幽靜謐
石桅岩景區地處偏遠,加之路又難開,游客十分稀少,也正因如此,它才得以保留清幽靜謐的特色。
石桅岩的美需要細細品味,需要你把視線離開腳下崎嶇的山路,用眼睛去搜索內斂的秀美,用鼻翼去呼吸濕潤的空氣。否則,除了爬山涉水的疲憊,你將一無所有。
一路行來,兩邊是高大挺拔的峽谷,中間是不疾不緩的溪流,我們好像3個好奇的小生物,在溪流邊的小徑上心存敬意地悄然行走。山高,水清,林靜,路險,秀美就不用說了,尤其是水,碧綠碧綠的,綠得一瞬間讓人忘了自己。
最後一段路是坐船的,山谷很安靜,只有水聲,高高的山谷和茂密的樹木遮住了午後的陽光,所有的人、所有的景都暗淡著,綠得更綠,幽得更幽。沒人說話,生怕成為大家的罪人。
[攔車趣事]
上岸後,我們需要做一個選擇:折路返回,還是繼續前行走小三峽景區。我們選擇了後者,然後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小三峽的風景和前路相似,沒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而等我們走出了小三峽,卻發現我們竟然在通往石桅岩的盤山公路上。糟糕的是,從這裡沒有專門班車返回石桅岩,更糟糕的是,沒有班車,我們只能原路返回,需要1個多小時。對於已經經過2個小時艱苦跋涉的我們來說,這樣的事實幾乎是個“毀滅性”的打擊。我們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同行的唯一一位男士(此人姓謝,我們戲稱為謝導,因為他以前來過,可以看成半個導游)建議原路返回,我們很詫異他還有如此體力,但心裡是十萬個不願意,因為不僅腳腫脹得厲害,而且腳底的痛楚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起泡了。
終於決定體驗一回公路攔車,心裡很沒底,一是怕沒車經過,二是……,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看起來形像太差了。
看到一輛M6,拼命的招手,竟然停了,我們心裡很是高興,又不敢表現得太過火,萬一把別人嚇走了怎麼辦!說明原因,車主很爽快,我順利地上了車。(我們事先商量過,如果車坐不下,就送我先回去,把我的OO開回來接他們,結果攔的這輛車後排已經坐了一位女士,我們一看再坐三個人挺擠的,就不好意思提出帶我們3個人了,決定讓我先回去。)
和車主一搭腔,竟然他也是台州人,溫嶺的,真是無巧不成書,同行的還有一男一女,他們其他地方都沒去,專程到石桅岩來玩,說這裡安靜。我心裡暗想,這個地方看來我們還是來對了。
到了石桅岩,向他們道謝之後馬上驅車去接二位同伴。
當晚住宿在農家解決,一番討價還價,60元/間成交,包早餐一頓(這是我們爭取來的)。性價比不錯,被子看上去很干淨,也很柔軟,有熱水澡可洗,電視沒有,但對於我們這群想體驗寧靜鄉村生活的人來說正遂了心願。
一陣疲倦襲來,伴著腳底的陣陣脹痛,我們很快酣然睡去了!
疲勞指數:★★★★★
三、芙蓉村印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題:寧靜悠閑
芙蓉村給我們的第一印像是淡淡的,不出奇的,但隱約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石頭壘成的房子,石頭鋪就的小街,擺放在土場上的木制手工榨油機,斑駁的木制門板,寂靜的舊式學堂,穿著樸素的村民,吸鼻涕的小男孩,邊曬太陽邊打盹的老人,在地上啄食的母雞,肥豬在圈裡低低的哼著,不知是不是在做夢。
走著走著,我突然很想睡覺,就這麼隨處一躺,睡在村莊的懷抱裡。
[逃票趣事]
進村的大門口標著門票是15元/人,可謝導卻帶著我們往另外方向走,我們也一步一趨地跟著,還不時緊張地四處張望。
根據我們偉大的謝導判斷,既然這村莊還住著人,那麼肯定就有很多出入口,否則會影響村民的正常生活。如果有很多出入口,那我們就不必一定要從收費的出入口進去。
我們馬上成為謝導這番理論的“信徒”,並跟著他滿懷信心地去“實現理想“。
從不遠處一條小路抄進去,不一會我們就到了村子裡面,真是“進來全不費功夫”啊!
當然,途中我們也遇到了阻擊,一個管理員模樣的人看見我們後很嚴肅地問我們在干什麼,我們哼啊哈啊的不知該如何應對,謝導倒是挺鎮定,他背著手,瞟了那人一眼,說我們進去吃飯,然後就大踏步地往前走,我們兩個跟在後面“抱頭鼠竄”。
驚險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