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攬勝說小車(日月譚)游曲阜,攬名勝,印像頗深的是街上的人力車。那人力車,三輪著地可並排坐兩人,踏車者在乘車者座後踏車,正好與上海的三輪車反了個向。魯人說這樣不擋視線,讓游客盡興。坐在那車上,小城人看來十分自然,倒是坐車者覺得頗不自然。
那天初到曲阜,人生地不熟,兩眼一抹黑,路邊停著的人力車夫上來兜攬。一口憨憨的山東話,滿臉熱忱的微笑。不由地便上了人家的車子。踏車的是位老者,坦率地說些閑話:俺小地方就靠這種小車運客;俺拉你到市中心旅館門前,你進去看,不中意再出來,俺再陪你們找……以上海人的精明細算,總怕被人賺去什麼的,坐在那車上便心中不踏實起來。老者再次撫慰道:俺只要你2元錢,別的什麼都不要,你放心就是。果不然,找到一家頗可以的旅店,踏了三四站公共汽車的路程,也確只收了2元錢便厚道地握手而去,令我們歉然。
次日晨起,決定游孔林、孔廟、孔府。出得門去,現碰見了街上兜生意的人力車。這回是位中年漢子,精瘦精瘦的臉。然而,與昨晚碰到的那位老者一樣,誠懇、謙和、熱情。那漢子講明拉一個景點每人2元錢,絕不多收。上得車上,現給你用棉大衣蓋嚴了膝蓋,看你坐穩了才悠悠地踏起。那車沿著神道將我們送到城外的孔林。四五公裡的路程該不算近了,那漢子氣不急,腳不軟地踏著,一路上還詳細地說出些個名勝、典故出來。我們這些也靠勞力吃飯的人乘著乘著,心中頗不踏實起來,便吵著要換個身份體驗體驗。那踏車漢子一口一個“沒事”,說:“我們也是出外掙點錢守日子,不要客氣。”說得我們這些上海人心中有些慚愧起來,頗有點如魯迅說的那樣,覺出自己的“小”來。車至孔林,我們便歉然地想先付完來時的車錢,讓人力車漢子有生意的話自便就是了。孰料,那漢子仍然一口一個“沒事”,堅決不收那車錢,而願在外面等著送我們返回。那種真摯與誠懇的態度,真讓我們這些生活在金錢大潮中的都市人自嘆弗如也。
游覽這浸透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古城,印像頗深的便是這街頭的人力車,當然,還有這些人力車的拉車者。那小城中的淳樸的文化氣息能使人心靈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