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也“崇洋”

作者: chenrubin

導讀老外也“崇洋”□陳儒斌 在紐約的街頭,我看到一個白人小伙子身上的汗衫是一個大大的“壽”字,也見到一些“老外”,將漢字作為紋身圖案,刻在手臂上面。在紐約的唐人街、大都會博物館和時報廣場這樣的熱鬧地方,到處都可見街頭藝人在工作,中國藝人有的就以賣字為業,他們賣的不是普通的書法,而是花花綠綠的“鳥蟲體”,每張字的價格在10美元左右,據說“鳥 ...

老外也“崇洋”□陳儒斌

在紐約的街頭,我看到一個白人小伙子身上的汗衫是一個大大的“壽”字,也見到一些“老外”,將漢字作為紋身圖案,刻在手臂上面。在紐約的唐人街、大都會博物館和時報廣場這樣的熱鬧地方,到處都可見街頭藝人在工作,中國藝人有的就以賣字為業,他們賣的不是普通的書法,而是花花綠綠的“鳥蟲體”,每張字的價格在10美元左右,據說“鳥蟲體”書法還是不少華人的謀生之道。

紐約藝人書寫的“鳥蟲體”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將英文寫成鳥蟲圖案,另一種是將中文寫成鳥蟲圖案。內容是口號式的“我愛紐約”,或者是買者的名字“湯姆”、“羅伯特”等等。這兩種字體在圖案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圖文合一,既是字,又是圖案,而且色彩斑斕。藝人只需要使用一塊小小的木片,調和著顏色,三兩下就可以將客人要求的字寫出來了,晾干之後,將寫就的字紙裝進一個硬卡紙套裡面,貼好,就像裝裱過一樣漂亮,顧客拿回家裡可以直接往牆上掛。

在巴黎,漢字作為時尚的情況更為普遍,我發現,在蓬皮杜藝術中心或者盧浮宮前面的廣場,即使就是用墨汁寫幾個楷書模樣的中文,也能夠賣出1到2歐元的價格,這些字一律就是寫買者英文名字的漢語音譯,常常是年輕一代作為消費者。一幅頭像素描,常常要價15歐元,但是一個中文名字,僅僅需要1元2元,而且是立等可取,還可以親眼看著中國年輕藝人像模像樣地揮毫。所以,每年到六至八月的旅游旺季,常常可以在巴黎的街頭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摩登女郎,胸前的衣服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中文“愛”字;有的男子,則胸前挺著一個“義”字。在一個商場,我還看到一批牛仔褲,每一件上面都繡著“花木蘭”三個漢字。

我問過那些穿著漢字衣服的年輕人,有人認識上面的漢字,甚至可以講出這個字的意思,但也有的像我們當年一樣,根本不知道衣服上面的“洋文”寫什麼。

然而,去年底,我在佛山的街頭,陪幾個異邦來的朋友尋找帶有中文字樣的衣服,卻踏破鐵鞋無覓處,除了清潔工之外,幾乎所有有字衣服上面印的都是洋文字母。廣州的情況似乎也一樣,要買一件寫中文的衣服很難。我想,除了去八達嶺這樣的地方買一件“我登上了長城”之類的紀念汗衫,恐怕要到巴黎或者紐約才能了卻心願。

金羊網 2003-05-23 15:25:57

www.ycwb.com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