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故都記行——山東臨淄流水賬

作者: smileblue

導讀半年間,居然再次來到臨淄,本是很普通的內陸城市,抬眼看路邊的標示,竟是許多古樸的名字:恆公路、管仲路、晏嬰路、太公路、聞韶路……無不彰顯著曾經的輝煌——齊國故都。 上次過臨淄是去年冬季,有一種雪後的冷清,半天時間,匆匆參觀了殉馬坑和齊國博物館,這是當地人熟悉的兩個景點: 殉馬坑——在破舊村莊的阡陌之間,交通不便,問路N次到達,小小的院 ...

半年間,居然再次來到臨淄,本是很普通的內陸城市,抬眼看路邊的標示,竟是許多古樸的名字:恆公路、管仲路、晏嬰路、太公路、聞韶路……無不彰顯著曾經的輝煌——齊國故都。

上次過臨淄是去年冬季,有一種雪後的冷清,半天時間,匆匆參觀了殉馬坑和齊國博物館,這是當地人熟悉的兩個景點:

殉馬坑——在破舊村莊的阡陌之間,交通不便,問路N次到達,小小的院子,布置得很整潔。展廳內坑中,有完整的殉馬遺骨106具,在發現原址建成。墓主是齊景公(杵臼),生平愛馬,國力強盛,墓中全部殉馬在600匹以上。據說和秦兵馬俑可一比,但其知名度遠遠遜色。

齊國歷史博物館——建築如一古城,漢闕大門,很有特色。館內陳設精致,文物繁多,當然也是旅游團的必到之處。很意外的是:臨淄經歷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在西周建立後,姜尚封齊,才開創“泱泱大風”的齊國文化,比我想像的還要久遠。

此番重來,時間尚早,先拜訪姜太公祠吧:

牌樓有幾分破敗了。祠內空空無人,只有紫色的藤蘿開的極好,熱鬧了整個園子。院子裡有一處扇形樓梯的亭子,爬上去,驚起一群飛鳥……太公的塑像很簡單,牆壁上是繪畫故事,包括太公釣魚:) 後院是太公的衣冠墓,綠樹環繞,草色青青,安靜的可以聽見風的吟唱。

齊國,太公的封地,姜,古老的姓氏,並從此延伸出了46個姓氏,包括丘姓,所以旁邊有丘祖先祠。聽說前不久清明時節,韓國團紛紛來此祭祖,大多是姜姓後人。

出門來,旁邊的封神宮的照片已經改作了娛樂中心,生意似乎不見興隆。

打車前往古車馬博物館,市郊,四周都是農田,只有博物館修的非常氣派,展出中國古代車馬的演變歷程,文物眾多,資料翔實,展廳也很宏偉,華麗得有幾分意外。當然最值得一看的還是出土的古車馬,看來當年殉車馬是常事了,馬匹估計是打暈或者灌醉後掩埋的,整齊排列,沒有掙扎的痕跡。博物館周圍綠化很好,出門是正午,非常熱,後來才知道有31度了~~~~ 花壇裡的牡丹盛開著,只是在烈日下失去了水靈,打蔫:(

博物館外居然沒有公交車,走了長長一段路到馬路邊等車,兩邊都是農田,載重大車呼嘯而過,三輪摩托也拉滿了貨物,來往的司機都差異的看我,奇怪怎麼有人會在這兒~~~~~~~~`快20分鐘了,沒有看見一輛的士,連坐人的小車都幾乎看不見,我孤零零立在路邊,塵土飛揚,感覺快被烈日風干,一種被遺棄的荒蕪湧上心頭……

終於等來一輛中巴,打聽去孔子聞韶處怎麼走,售票員不知,反問:“你是做什麼的?去那兒做什麼?”——哭笑不得!解釋半天,司機似乎恍然大悟:“你是來旅游的!可那兒什麼都沒有!”地點他也不十分清楚,告訴我在一個岔路口下車,換28路車後繼續打聽。於是在路邊等車,繼續被風干,郁悶:( 上了28路,司機又同樣盤問了我一遍,然後車停在一個村路口,旁邊有牌子:孔子聞韶處往北。司機告訴我該路不通公交車了,走過去還很遠,又追問一次:“你還要去麼?”然後我在一車人詫異而同情的眼光中下了車!到底有多遠?問路旁修車的師傅,師傅十分驚奇:“你去那兒做什麼?一個破院子,沒人住,什麼都沒有!”打聽不出什麼來,迎面看見一輛載人的的士,不管那麼多了,不想在路邊再被風干,於是毅然伸手攔下,要司機送我去聞韶處。司機很詫異,不過向乘客打過招呼後,還是讓我上了後座,車在村落阡陌裡穿梭,停在一個灰牆旁,兩人都奇怪的問我來這兒做什麼——唉,我來這兒就那麼不正常麼?

只是一個小院,10幾個平米,迎面牆上刻字:“孔子聞韶處”韶音,高雅之音,孔子聞之,三月不知肉味。我在這荒涼的院子裡,聽不見韶音,只有正午斑駁的陽光,只有樹上依稀起落的飛鳥,只有腳下落葉的碎響……

在路邊等了許久,故伎重演,攔下一輛三人的的士,這三個山東漢子一臉的詫異,但還是答應送我去石刻館,繼續在村落間穿梭,停在一處開闊地。館門緊閉,難道不開?一位乘客說沒問題,幫我叫開了門,只見一位老頭拉開門縫探出頭來,得知我要參觀,先鎖好了一條大大的狼狗,才來開門售票。不大的院子,紫藤花開的繁華。一個人踱步,看石刻的殘碑、墓門、佛像……墓門外的守墓獸幾乎等人高,幾分破敗,更覺猙獰,從旁經過,依稀覺得頸項處有森森寒意,要不是正午陽光燦爛,這樣破敗的院子如同聊齋裡的荒園。院子中央獨立的高高佛像被裹上了紅布,只有佛像頭露在外面,有幾分怪異的滑稽。此地不想久呆,匆匆離去。沒有車,走在村落裡,高高的梧桐樹散落在人家,滿滿得開著淡紫色的桐花,淺淺的香氣在空氣中飄散——別了,齊國古城!

後記:齊國古城就是齊陵鎮,在臨淄郊區(市區開車20分鐘),景點很多,大多散落在村莊阡陌間,交通非常不便,也沒有整體的規劃和宣傳,如同三士墓(二桃殺三士的典故),恆公台、不好找,沒去。當周莊的每一塊台階都被包裝賣錢的時候,齊國昔日的輝煌卻被臨淄人遺忘在阡陌間,我去的地方,很多當地人從沒有去過甚至沒有聽過……不知道這樣的靜默到底意味著什麼。

依舊驚異於這片土地上深厚的歷史,揮汗如雨、濫竽充數、田忌賽馬……眾多的典故在此發生,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www.qidu.net/Article_Show2.asp?ArticleID=448

門票:姜太公祠8元

殉馬坑12元

石刻館5元

古車馬博物館25元

齊國歷史博物館25元

孔子聞韶處免費

交通:臨淄是淄博的一個區,但是從淄博市政府所在的張店區到臨淄坐車需要1小時,很像郊縣。臨淄城區到齊國歷史博物館可以坐公交車,別的交通都不方便。有旅游線路5路車,但是時間不准點,很難等。

相關照片:http://www.ctrip.com/community/picupload/list.asp?score=&key=smileblue&type=-1&selectpc=-1&district=-1&resource=&node=124683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