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

作者: jiaming_sun

導讀“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小時喜歡亂翻閑書,三生石的故事最早是在馮夢龍的小說中看到的。由於故事中描寫的天竺寺、葛洪川有地有名,好讓人疑惑:杭州真有三生石嗎? 前不久一位學生畢業了,要求我帶他找找三生石,說:為今後情人尋訪三生石做准備。現在小姑娘都吃這套,以後拿來做武器,定有殺傷力。聽了頗覺好 ...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小時喜歡亂翻閑書,三生石的故事最早是在馮夢龍的小說中看到的。由於故事中描寫的天竺寺、葛洪川有地有名,好讓人疑惑:杭州真有三生石嗎?

前不久一位學生畢業了,要求我帶他找找三生石,說:為今後情人尋訪三生石做准備。現在小姑娘都吃這套,以後拿來做武器,定有殺傷力。聽了頗覺好笑,也不言語便帶他們去了。

雨淅瀝瀝地下著,雨中的翠竹圍繞著天竺路,沁心安寧。路過靈隱向南,坡越來越陡,行人稀少,樹影幢幢。三天竺的稱謂是因法鏡寺、法淨寺和法喜講寺三寺排列而起。走過下天竺、中天竺和上天竺三寺,均未見跡像。於是在上天竺向一位面善的長者詢問。長者羅羅嗦嗦講了一大串話,只記住了在中天竺與下天竺之間西側。沿途邊問邊走,一直到下天竺法鏡寺南面找到一條小路。蜿蜒而行,只見一片空曠地帶,種著半畝小茶樹。有一位婦女在澆水。學生上前打聽,官聲官氣地問:“同志,請問三生石在哪兒?”那婦女用很好聽的普通話回答:“沿著小路往山裡走,上石階,走到路盡為止。”簡潔明確,一定很有文化。要不然就是問的人多了。練出來了。

山就是飛來峰。我們行走在飛來峰的東南側。飛來峰是石灰岩結構,淺山亂石。在這樣一片山崖邊,如何分辨哪一塊石是三生石呢?忽又想起那老者說石上有字,天色漸暗,遠遠看見有幾塊突兀在樹陰中的石上隱隱寫有紅字。高喊:“就在這兒!”

只見三塊高丈余,牆面似的大石前後排列而立,與整座飛來峰相連,是飛來峰嶙嶙亂石中的一組。最東側的一塊石上刻著李源與圓澤和尚在三生石相約的故事。中間一塊石的陰面用小篆刻著三生石三個字。字不大,走近看才行。第三塊石已接近山體,黑黝黝的,沒細看。據說這三塊石分別為:前生、今生、來生。但沒有具體標記,無法猜測。但常有情侶相約前來憑吊,緣訂三生。

學生也有讀書的習慣,看了故事後大呼:不對呀,這裡沒有什麼情人的什麼事呀?哈哈!我說:你可以把這個三生的意義延伸開來解釋嘛!他答道:“也好也好,清楚了什麼典故了,以後就不會出洋相了。”

我想,人若有三生也是早有安排的,自己訂、別人訂都不作數。只要珍惜今生,珍惜眼前的親人、朋友就夠好了夠難了也夠幸福了。那三生的事,我們無法揣摩。

那一帶有山有水、野曠空靈,是否稱葛洪川不祥,但牧童扣牛角而歌的情景是很可見的。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