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到之地3:色拉寺(日月譚)

作者: riyuetan

導讀在色拉寺看辯經(日月譚) 拉薩是眾廟之城,不同的寺廟,會給人絕然不同的印像。如藏傳佛教信徒們視為皈依中心的大昭寺,充滿著凝重的神聖莊嚴;有“喇嘛之城”之稱的哲蚌寺,則曲徑盤繞幽靜神秘。而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主寺之一的色拉寺,則給人一種親切平民化的印像。那色拉寺在拉薩北郊色拉烏孜山南麓。寺廟的規模宏大,下車後延著一條土路前行,兩邊是措欽 ...

在色拉寺看辯經(日月譚)

拉薩是眾廟之城,不同的寺廟,會給人絕然不同的印像。如藏傳佛教信徒們視為皈依中心的大昭寺,充滿著凝重的神聖莊嚴;有“喇嘛之城”之稱的哲蚌寺,則曲徑盤繞幽靜神秘。而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主寺之一的色拉寺,則給人一種親切平民化的印像。那色拉寺在拉薩北郊色拉烏孜山南麓。寺廟的規模宏大,下車後延著一條土路前行,兩邊是措欽大殿、吉、麥、阿巴三大扎倉(僧院)等三十個康村。佛殿巍峨,僧舍群集,林園佛邸,錯落有致。周圍柳林處處,流水淙淙。極目遠眺,可見布達拉宮在太陽底下金碧輝煌著。

下午兩點多,在拉薩還是午後時分,寺院內的大小院落靜瑟瑟的。危欄石階瑪尼堆,牛骨經幡轉經桶,粉白的牆角下,一簇紅花在陽光下無聲地綻放。一切那麼安寧,都連凶猛的藏獒也懶洋洋地躺著,眄視著你卻不愛答理。在措欽大殿內,千山萬水走來朝聖的藏民虔誠地在禮佛。主事喇嘛是一位年長者,或為人添油,或在孩子臉上抹撇油彩祝福。輪到我家小女恭敬向前致意時,百忙中的老人,快捷轉身為她摩頂,並且為其套上一款哈達。這一瞬間的毫無功利的賜予,令人感動得幾乎落淚。

約三點時,也沒見誰發聲召喚,眾多喇嘛絡繹不絕地從各個旮旯蹩出,向土路深處走去。頓時,土黃色的寺廟群落充滿生機。他們集中到一處露天所在盤腿坐地。但見得,綠蔭石牆圍攏著數百名喇嘛,擠得密密麻麻地。滿目是僧衣的絳紅色,極具視覺的衝擊力。喇嘛們大多年紀甚輕,二十歲多點樣子,都很喜歡與游客聊天,還逗小狗玩耍,或相互打鬧著。忽見眾僧都安分起來,分成了坐站各半,原來每日的功課-辯經開始。於是,站立者連連發問詰難,每出一問,必做一次單腿獨立亮相後拍手送出。坐地者則稍稍撓頭思索,便迅速回答。如此連續辯難不斷,只聽得滿院落話語聲嗡嗡,擊掌聲啪啪,大頑童似地心不在焉的。

出得辯經場所,隔院的寺院場地上,有三四個女孩背著新坯的磚塊辛苦地挪著步。一群藏族女孩席地而坐,圍著一堆石塊在敲打著。看得出這些勞作很累,枯燥而且沒有效率。因此,不時會有一個女孩帶頭,抑揚頓挫地唱起民歌,隨後,就有三兩個女孩接著唱起來。那歌聲像吟哦像禮贊像訴說像遐思,隨著高原的藍天白雲陽光飛去。沒有憂愁沒有哀傷,即興而起,想唱就唱,完全沒有內地旅游區內作派的“民俗”樣。女兒想走攏細聽,又怕有點唐突。孰料,那些女孩落落大方,主動邀她近前,有翻翻她的地圖,有好奇地東問西問的,不時還來句漢語“謝謝”“謝謝”。在我們看來如此艱難的生存狀態,在她們則充滿歡樂愉悅。突然想到藏族歌手韓紅,一次聽她說起,如果沒有機遇,她就是千萬普通藏族女孩中的一個。那種天性坦直飛揚樂觀,真令人感嘆:“那就是青藏高原。”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