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乘興游同裡

作者: 101

導讀秋 日 乘 興 游 同 裡這是二00三年.十一月... 看完天平山的"萬笏朝天"的巨石和初紅的楓葉,意猶未盡.面對難得的好天氣,游興竟一發而不可收,直奔同裡水鄉去了. 從蘇州南站出發,大約半小時後候我們就到達了同裡.夜幕已經降臨.在入口附近的三元大酒店安頓好住宿,帶上相機,輕裝上陣,逛同裡去也! 過了三元橋,就可以看到一串串紅紅的燈籠裝點著的街道.沿著燈光通明的"明清街"� ...

秋 日 乘 興 游 同 裡這是二00三年.十一月...

看完天平山的"萬笏朝天"的巨石和初紅的楓葉,意猶未盡.面對難得的好天氣,游興竟一發而不可收,直奔同裡水鄉去了.

從蘇州南站出發,大約半小時後候我們就到達了同裡.夜幕已經降臨.在入口附近的三元大酒店安頓好住宿,帶上相機,輕裝上陣,逛同裡去也!

過了三元橋,就可以看到一串串紅紅的燈籠裝點著的街道.沿著燈光通明的"明清街"閑逛,一路上似乎並沒有多少行人,更別說是游人了,大概由於是周日的關系吧。一些店鋪已經開始匆匆打烊.雖然這裡沒有特別的紀念品,然而輕松的購物環境中,我們還是不由自主地買了些小工藝品作為留念.吃晚飯是當務之急.一路所見小飯館甚多,大都打出"太湖三白"(白魚,白蝦,銀魚)之類的招牌,可似乎沒見一個紅火的.最後在一個像是中心廣場的附近,選了一家還算有些客人的飯店來享受.一條白魚,兩只大蟹,外加蓴菜湯和蛋炒飯,實乃人生樂事!在二樓的"下單上菜"系統比較有意思.菜單隨升降機下去,過會兒燒好的菜亦由此上來,省去了店家不少體力.

第二天清早起來,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退思園".在寧靜清爽的早晨,欣賞如此精巧的園林,真是妙不可言的事!敞開的廳堂仿佛在等待主人,一天新生的陽光,小心的穿過閣樓的窗格,在空氣中劃出軌跡,照到那高大的院牆,微啟的門和空闊的庭園內.在閣樓的一角,我看到了最美的風景:池面蒸騰著薄薄的霧靄,朱紅色的畫舫靜靜地停靠在岸邊,滿目的廳,庭,廊,假山,古藤,綠柳都和諧地聚在池邊,映在池中,真是美不勝收,亦讓人感慨萬千.此園能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非浪得虛名也!我覺得即使你已經去過了周莊這樣名聲在外的"天下第一水鄉",為了看看"退思園"同裡依然值得一游.然而,美景似乎總不能讓人獨專.不知不覺周圍的環境有了變化,猛然發現多了許多人,他們成群結隊,指手畫腳,七嘴八舌,哎呀,大批有組織的旅游團來啦!

出"退思園",過小小的"得意橋",前面就是所謂"珍珠塔遺址".大概由於古戲"珍珠塔"名聲在外,此處小園門票也需每位20元.我們在門口張望了半天也沒看出有什麼名堂.Skip it !.倒是前面的"松石悟園"是一個比較容易忽略但其實是很有價值的景點,強烈推薦!仿古的建築本身並不特別吸引人,但裡面的陳列品卻是不同凡響.展廳內據介紹乃是曾出任鐵道部副部長姓張的同裡人士及其夫人三十年收藏的上千幅"石畫".以前雖然也在江南的某些園林中看到有大理石的"石畫",但和這裡相比,簡直是"業余初段"對"職業九段".油畫,中國山水,仕女圖,"草原的風暴","林海雪原",梵高,畢加索,什麼樣的風格都有,某些"作品"若是出現在畫冊中,稱是名家所作,也沒有什麼好懷疑的.自然的鬼筆神墨令人贊嘆,收集者的慧眼獨具和持久耐心更讓我感慨不已."悟"字最妙.

水鄉自然河多,河多自然橋多.這裡的橋據說有49座.其中"三橋","由"常慶","吉利","太平"三座石橋在鎮中心串成一個環鏈,也是別具一格.據說,本地人婚嫁要走坐轎一遍,以三橋之名祝福.附近就有停著幾頂花轎和當地一群同樣紅紅綠綠的轎夫,可惜看客不少,但沒有人真正有興趣一試"花轎走三橋".轎夫們仿佛也並不太在意,其中幾個年輕人坐在河邊的石欄上,自得其樂吹著嗩吶.在"常慶"橋附近還發現了一座茶樓,外觀像一條靠岸的船.船樓的二樓正對著"常慶"橋,通暢寬敞,古色古香,和風輕送,絲竹之聲輕輕入耳.在此用餐賞景,雖然價格不菲,然而如此良辰美景為我獨享,也算是物有所值了.從樓上看去,河對面有兩個學生模樣的人在畫素描,下樓後一看,果然兩個人畫的都是這茶樓,其中一畫中還畫有一個人在茶樓上舉杯,莫非我呼?

三橋附近許多規模不大的園林也值得一游,如"崇本堂","嘉蔭堂","耕樂園",都是以前富裕人家的私人園.園林的名字都很講究,本身就是招牌,亦顯原主人的珍愛.雖然時間有限,我無心去細細鑽研那些木雕或磚雕中的經典,也不能像當年士大夫應景而賦詩作畫,然而在深牆高院中,抬頭一方藍天悠悠,唯幾株翠竹做伴而可不聞世事,是當今都市人難得的寧靜與悠然.

在依著門票兼導游圖的介紹,不知不覺中基本上大的景點都跑遍了,最後一個景點是"羅星洲".在門票上附印的地圖上都找不到,需要搭當地的人力車過去(5元即可)."羅星洲"其實是在同裡湖中的一個小島,每10多分鐘就有一般渡輪來往.島上有一個翻修的觀音廟,但好像還沒有出家人居住,殿內傳來的"頌佛念經"之生應當是磁帶錄音.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古跡,但倒是欣賞百茫茫一片的同裡湖的好地方,在湖邊柳樹下的長椅上可以好好的休憩。

前面已經說過我們在"三元大酒店"住宿,其實在同裡住宿的選擇很多.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某某民居客棧",有的在小河旁,有的藏在小巷中,樸素的門面仿佛還停留在在上個世紀什麼年代,卻頗能很鉤起人在裡頭小住的念頭.第一天晚上我們在明清街附近還發現兩處豪華的古典風格的酒店,布置考究,前台的接待小姐也非常漂亮,鬥膽溜進其中的一家探問,價格自然不菲..."吃"的方面,街頭的小吃不能放過,臭豆腐,小青團,桔紅糕都有滋有味.由於是水鄉,我們還買到了新鮮的菱角,兩塊錢一斤,便宜又好吃,而且是標准的綠色食品!在"耕樂園"附近有許多臨河的露天茶鋪,上面搭涼棚,很熱情的招呼你喝茶吃芡實粥,可惜實在是午飯吃得太飽了,否則在此欣賞悠悠水鄉風情,隨便來點小吃,度過一輕松的下午時光,豈不美哉!

最後談談這裡的交通.前面已經說過是從蘇州南站上的車,這是根據兩位熱心的小姑娘提供的情報-她們昨日從那裡剛去的同裡.看來從蘇州到同裡的車次還有很多.手中的"古鎮指南"說在北站每半小時發一趟車;"蘇州旅游交通地圖-十一黃金周特別版"則標明去同裡的車當在吳縣汽車站,火車站還有特別旅游專線.但從這裡直接回上海就沒那麼容易.如果你去同裡汽車站問去上海的車幾點,售票員會告訴你每天只有早晨六點半的一班車,如果你想馬上走,那得到對面馬路邊等開往青浦的過路車.哎,我們就是這樣回上海的.


精選遊記: 同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