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去年五一(四姑娘山之行)

作者: 曉德

導讀又到五一,又到了“黃金周”的休閑時刻,更多的人都開始背上行囊,希求使自己的這個假期得以精彩地走過。天氣依舊是忽冷忽熱,一會進入盛夏,一會卻好似到了深秋。氣候的反常是否在預示著什麼,生活一如既往地前行,但總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仔細想想,缺少的,應該是旅游吧。在寬平大橋的輕軌站點等車,驀地想起了去年的五一,想起一年前的那次旅行—— 非典 ...

又到五一,又到了“黃金周”的休閑時刻,更多的人都開始背上行囊,希求使自己的這個假期得以精彩地走過。天氣依舊是忽冷忽熱,一會進入盛夏,一會卻好似到了深秋。氣候的反常是否在預示著什麼,生活一如既往地前行,但總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仔細想想,缺少的,應該是旅游吧。在寬平大橋的輕軌站點等車,驀地想起了去年的五一,想起一年前的那次旅行——

非典的肆虐,使多數人選擇了蝸居家中,而我還是和同事商量一番後決定出去走走,目標就定為兩年前曾經去過一次的四姑娘山。之所以再次選擇那裡,不在於對目的地有多少眷戀,而是對從成都通往四姑娘山的路途充滿了遐想和懷念,什麼叫崇山峻嶺,什麼叫盤山前行,什麼叫鳥語花香,什麼叫野曠天低樹,什麼叫蒼茫大地,所有的這一切都可以在那條路上感受得到。

汽車從成灌高速公路下來後就遇上了非典檢查站,消毒,車內到車外;量體溫,腦門被那個紅色的探照器點了又點,後來我才知道,非典的如臨大敵對我們來說才剛剛開始。

成灌高速是成都到都江堰之間的公路,因今天的都江堰過去叫灌縣而得名。從都江堰市內穿過後,要經過後來被媒體痛批的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正是因為當初這個工程的倉促上馬,才使得為使之贏利而有了興建楊柳湖水庫可能使千年都江堰可能風景不再的隱憂,當然這都是後話。紫坪鋪水電站在大張旗鼓地進行,原來的那條公路都已經被占用,在旁邊的山路上開辟出了新的一條馬路,岷江在下面緩緩地流淌。

去四姑娘山,映秀是其中的一個分水嶺。映秀是一個小鎮,繼續北上即可達到九寨溝,我們選擇西行。從映秀一拐過去,眼前就豁然開朗:兩側是嶙峋的群山,一條小河嘩嘩流淌,公路沿著河道蜿蜒向遠方,我們時而在河的左側行駛,時而又跑到了河的右側。由於很多的旅游車都是到九寨溝,所以過了映秀後,路上的車少了很多,省卻了讓車超車影響心情的事,感覺清爽極了。我打開車窗,空氣中芳草的清香和泥土的味道撲鼻而來,打開車內音響,我特意帶到車上的少數民族音樂CD就在耳畔響起,那種全身心的放松是在城市裡很少才會有的感覺。

汽車經過一個村莊,我和同事談起兩年前曾在那裡的一戶人家買過何首烏,是那個腿腳有些殘疾的小男孩帶著我們到他家園子裡拔出來的,那個小男孩還在賣草藥嗎?他當年和我們一起坐著紅旗車時的好奇和驚喜至今仍歷歷在目。我選擇在即將離開四川之前再次重走通往四姑娘山的路,其實也是在尋找一種東西吧,一種我無法言說卻記憶深刻的片段,或許是一棵樹,一個人,或許是一條路,一份感受。

我曾在臥龍自然保護區裡和大熊貓親密接觸,在那裡背靠懸崖峭壁修建的木橋上奔跑,在保護區門前的路上對那條幽深的長滿落葉松的風景迸發過無盡的感嘆。所以,當再次從那裡經過時,久違的重逢讓我欣喜異常,盡管那高高的樹木並不認識我,盡管無論我的存在與否他們都將按照自己的軌跡默默的生長和枯榮,但我卻相信他們也是有生靈的,他們長年累月地矗立在那裡,目睹著車來人往,他們也該有一份滿足吧。

從臥龍開始就真正到了更陡峭的盤山路階段,而兩邊的風景也漸漸從春花綠樹過渡到灌木、草皮,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這是大自然的造化,而當你設身處地地感知時,才會領悟大自然是多麼的奇妙。

距離出發已經幾個小時了,我們決定吃飯,地點就選擇上一次停留的地方。一邊是萬丈深淵,另一邊則是有些枯黃的野草覆蓋著的光禿禿的一面大山,山上偶有黑色的小點在移動,那是高山上的犛牛。我不知道犛牛是在吃著什麼,他們可以在這個類似大漠一般的山上生存,而和犛牛一起的,還有那些指望犛牛為生的高山上的居民們,他們的生存又該是怎樣的世界呢?

經過巴朗山的時候,兩側已經都是皚皚白雪,那一刻,我想到了東北的家鄉,五一,家那裡的雪都融化了,而這裡還是雪白一片。巴朗山海拔4000多米,從那裡開始就進入了小金縣境內。小金盛產一種飲品,取自高原上的植物沙棘。我自己並不怎麼喜歡喝,但拿回家後父母都很喜歡,而且說是很解渴,做農活上田裡勞動時可以不必帶水提前喝一點沙棘就可以了。我在巴朗山標志旁的雪地上攀爬,回頭往下看去,接下來的路是彎彎曲曲的下坡。

到達四姑娘山前,我們的車繼續被攔截,又一次徹底的消毒,然後才得以進入——後來網上有朋友在聽說我五一去那裡旅游後還指責我們是不負責任,萬一把病毒帶到本是淨土的那些地方我們是有罪過的:)。第二天我們去景區,對那裡的風景我並沒有太多的感受,除了我們想找馬騎時被告之馬都已被當地農民圈在了家中,因為他們怕我們把非典傳染給馬匹:(,雖然感到哭笑不得,還是不得不接受了那個現實,於是只好步行前往,走在山林中,感覺和走在峨眉山的小路上差不多吧。

住了兩個晚上,第三天清晨我們就返回了,之前同事又去買了一些蟲草,記得上次去的時候,我還和他一起到山林裡趴在草地上找啊找,以求通過自己的肉眼也能挖點蟲草來,結果當然是兩手空空。蟲草只在春天的時候才可以挖到,等過了五月中旬,就真的成了草,藥用價值就沒有了,因為不可以人工栽培,所以價格一直比較貴,我們買的都是三元——五元一根的。

回來的路上,趕上了冰雹和暴雨,路上的車隊排起了長龍,我下車來在那裡觀望,沒一點焦急,而是感到非常的愜意,看著雲層一會跑過來一會跑過去,看著那些老東風車上的人們,當時就為自己曾經的那種經歷而感到開心,就好比2000年五一去西雙版納,我們的旅游車在中途拋錨,靜靜的夜晚,兩邊是一叢叢毛竹,別人都在張羅著怎麼辦,我卻把那一刻看成了精美絕倫的圖畫,雖然無法畫出來,但那的確是與眾不同的感覺。

因為在高山上的寒風中站了太久,所以我開始不舒服,感覺頭熱,隨身帶著的溫度計一遍又一遍地量啊量,其實我擔心的不只是得非典,主要是擔心到成都之前那道檢查關,萬一把我隔離怎麼辦,同事也要跟著倒霉。好在到都江堰高速公路口,我發現檢查人員根本就是走形式,“僥幸”過關:)進入成都市我們立刻找了個館子喝起了姜湯......

去年其實並不遙遠,但今天坐在東北長春的電腦前,時空的距離已經是幾千裡之外了。而我的同事們,也都先後離開了四川,過去的日子不可能再回來了。他們都還會記得那段旅游的往事嗎?紛繁復雜的世界,經過了也許就忘卻了,真正像我一樣懷念的,又能有幾個呢?

又到五一了,漂泊的人還在繼續漂泊,旅行中的快樂將繼續延伸著,而歲月的流逝,卻使很多的美好成為了過去,或者,是因為過去了才顯得美好嗎?今天我坐在這裡寫這篇文字,是不是幾年後也會成為內心中的一種懷念呢?

(曉德 2004.4.30 20:16分於長春 http://xiaode.vip.***)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