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畔明月峽——川陝道(三月二十二日)
下午十四時·陰有小雨
坐車從勉縣到四川廣元大概一百五十公裡,當中要在寧強縣換車,寧強縣在陝西境內。漢中到廣元的高速公路已開通,因此路上只花了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上車的時候烏雲湧動,天色越發昏暗,不一會兒便下起雨來。雨水打在車窗上,不規則地淌落下來,留下一道道的水痕。
寧強以南進入川陝交界的米倉山脈,雨也漸漸停了下來。漢中平原那賞心悅目的油菜花海已消失不見,到處是岩石與森林組成的山嶺,汽車在令人驚懼的高度上拐來拐去,翻越了好幾個山頭。山村裡生長的竹林格外醒目美麗,這些竹林與森林連結在一起。
司機開得並不慢,然而車廂搖晃得也厲害。我用耳機聽著音樂,很快的倦意湧來,支撐不住便打起瞌睡來。不知過了多久,寒意催著我醒來,汽車剛好從陡坡駛下,接著經過有名的朝天嶺。只見兩道懸崖夾著山谷聳入雲霄,斧劈刀削的崖壁上映出慘白的光芒,裸露的岩石呈現出猙獰憤怒的形態和表情。山谷裡深不可測,籠罩在一片霧海之中。
下午十六時·陰
我在廣元市中心的旅館住下,然後出發到將軍橋搭乘去朝天鎮的公共汽車。等來了卻發現這種公共汽車是七人坐的,車上已經滿員,於是坐摩托車去二十公裡外的明月峽,車費十二元。
一路捱著寒風到達明月峽,在管理處買了票,先下到嘉陵江碼頭坐船。船老大見只有我一個人,不無怨言,但還是解下繩子起錨開船。馬達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是一艘老式的載客船。
我站在船頭觀看明月峽的風景,前方水道蜿蜒曲折,兩側山崖漸次推出,嘉陵江水寧靜地奔流,江邊的嶙峋怪石被水衝刷得發白。崖壁上散落著一些木頭架子,斑駁殘缺,顯得年代久遠,船夫說那就是古棧道遺跡。棧道對面的山腰上,一列火車呼嘯著穿過山洞。
明月峽,連同北十公裡處的清風峽合稱“清風明月峽”,聽著名字便不由令人聯想到立於舟頭迎著清風、望著明月的那種快意,而今身處其境,惟有清風送爽,雖無明月相隨,意境倒也不差。只是,在那樣的詩情畫意之中,見證了多少歷朝歷代為修建川陝通道灑下的征夫血淚?又見證了多少一去永不再返的勇士面容?
船駛出二、三百米後,掉頭開回碼頭。上岸來到景區裡仿古的棧道,棧道上有多個古舊石孔,是為支撐棧道橫梁所鑿建,開鑿歷史最早可上溯到兩千多年前。
棧道早已消亡,石孔卻遺留了下來,就像遺跡、古代建築可以保存下來,然而古道卻無法保存。道路是由時代所產生的,是隨時代的變遷不斷變化著面目。我曾經到粵贛交界的梅關古道旅行,輝煌了幾個世紀的交通要道最終被廢棄,成為古物,對我產生了極強烈的感受。明月峽棧道同樣也歷經了羊腸小道——人工棧道——古驛道的不同形式,直到變成現在的公路和鐵路。
在美麗的中國,有許許多多的道路誕生,又有許許多多的道路廢棄、消亡。市鎮的興衰,與道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然而,無論在山區還是城市,無論是密集人群的場所還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歷史的碎片都均勻地灑落著,四季風光也都均勻地分配著。這恐怕就是行走在旅途中的愉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