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彩虹橋(晨景)-官坑(徒步翻越)-高山平湖(段莘水庫)宿婺源昨日因天色已晚,未及細品彩虹橋,早上6點光景,同伴們都還在夢鄉,我獨自又來到彩虹橋。清晨的清華鎮安靜極了,街上也只有三兩個游人。昨晚下了些小雨,路上有點濕,但更襯出小鎮的清靜無華,也許清華之意正是由此而來。遠處晨曦微露,薄霧繚繞,偶爾聽到幾聲清脆的鳥叫和公雞打鳴聲,清晨的小鎮令人心曠神怡。原想起得早可逃過10元門票,沒料到售票處的人比我起得還早呢,勤勞可以致富呀。
晨揮中彩虹橋寧靜安祥,超然於物外。橋兩岸青山如黛,清清河水橋下流過,水平如鏡,倒映出廊橋綽約風姿,紅欄杆、青瓦片若隱若現,潺潺流水、岸邊古村、河邊槌衣的村婦以及遠處的青山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好一派靜寂的田園情調,真有種“不知魏晉,焉知秦漢”的感覺。
晨光中,我看見登雲橋邊坐著一老漢,突然想起一首歌中唱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如果能和心愛的人在這樣的世外桃園一起慢慢變老,是多麼浪漫的事呀。
彩虹橋景區中除了廊橋外,還有文彭小西湖、舂米水碾作坊、水車等風景,在西側橋頭有一個水車磨坊,聽說是婺源獨有的,也曾是村民們磨粉、舂米的地方。不過現在已經廢棄不用了,只作游人觀賞拍照之用。而東側橋下的那片空地則被一群背包族用作露營場所。
後山上還有一座彩雲寺,“婺源古洞天,清華真佛地”,“行正”、“信深”,頗有哲理。我未進寺,只聽寺外有兩婦人在討論佛學,“……我記得有位和尚說過,拜菩薩不一定要很有錢,沒錢請香但只要心誠,心香也是一樣的……”
在彩虹橋內悠閑了兩個小時,看看朝霞,聽聽水聲,聞聞花香,還飲了露珠,心滿意足。彩虹橋外是清華的一條老街,也是婺源最長的一條老街,“上下街連五裡遙、青簾酒肆接花橋”,不過現在保留下來的也只有三裡多路長了。全是青石板鋪成,兩旁的房屋也多為清代建築,在靠近彩虹橋這一段稱為下街,有許多瓷器店,也被稱為瓷器街。據說當年三戶就有一個窯貨鋪,五步就有一個瓷器店。上街多為百貨店、南貨店、茶葉鋪和客棧,到處是青簾酒肆,經商者絡繹不絕。清晨踏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體驗歷史的感覺相當好。
早餐後便要去看高山平湖,也就是段莘水庫,而看高山平湖必須翻山到官坑。車到嶺腳後余下的路全要靠自己走了。在嶺腳小憩時看到嶺腳小學的宣傳標語:“經濟誤了,只是一個時期,還能趕上去;教育誤了,就是誤了一代人,甚至兩代人。”太對了,百年大計教育為先。
翻山越嶺,先前還有些景致,白牆黑瓦的小村落在群山懷抱中顯得脫塵出俗。山裡的天氣說變就變,一會兒便起霧,又下起小雨,能見度非常低,更別說看風景了。低頭爬山是件非常痛苦的差事。好在半道上還有歇息的小屋,有人說這是給馬休息的地方。這條山路是宋時便修下的古驛道,這些小屋想來也有些年代了吧。經3個多小時的徒步跋涉,終於來到了大山懷抱中的村落——官坑。
由於預訂的車子一直沒到,便在官坑一農家旅館中避雨,好不容易車來了,經過高山平湖時天已烏黑,什麼風景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