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鳳凰(第二天的流水賬)

作者: odd

導讀昨晚的酒吧裡,我們遇到了一位獨行客,他是來鳳凰發呆和睡覺的。我們邀請他同去千潭,他因要回城而不能去。但臨走卻還向我們誇耀到,好幾天前的早晨,他看到了煙雨空朦中的沱江。這讓我略略產生了些嫉妒。但天公做美,一夜之後下雨了。雨是小雨,無礙行程。在新鳳凰路坐上去山江的車,此時雨停了。車子走不遠,拐了兩拐,就上了橋。灰色的橋剛被洗過,這純淨 ...

昨晚的酒吧裡,我們遇到了一位獨行客,他是來鳳凰發呆和睡覺的。我們邀請他同去千潭,他因要回城而不能去。但臨走卻還向我們誇耀到,好幾天前的早晨,他看到了煙雨空朦中的沱江。這讓我略略產生了些嫉妒。但天公做美,一夜之後下雨了。雨是小雨,無礙行程。在新鳳凰路坐上去山江的車,此時雨停了。車子走不遠,拐了兩拐,就上了橋。灰色的橋剛被洗過,這純淨的灰托著小小沱江。江水如綠松石般顏色,在橋前不遠處一彎,拐了下去。拐角處阻水的不是梯田,是山。山腳直挺挺的擋在水前,用翠色調和著沱江,輕輕的霧模糊著色彩的界限。不由得深呼吸,清涼的空氣將一切美景帶入了我的身體。過了橋,回頭看我的同伴,她好像在打瞌睡。我竊喜,又是一份獨享的樂趣。

車行一小時到達山江。我們正要下車,前座的老鄉突然回頭,問我們:“旅游的?你們來趕集?小心偷兒。”那神色很嚴肅,這使我們感到些許意外。等我們回過神來,他以下車走遠。下車在岔路口,向右的路通向苗族博物館,也是去千潭的路。山江鎮並不好看,出了鎮一路上坡,右側的深溝裡是稻田,耕牛和伏犁的村民在稻田裡如同兩個小蟲慢慢的走。過了稻田是青山,漫山開出層層梯田。

走過了柏油路,景色一變,左右兩山向兩側分開,千潭就坳在山溝裡。房子都是黃色的,蓋著斜檐的灰瓦,從山腳到山腰階梯向上升起。遠遠望去寧靜非常,甚是好看。我們還要穿過一條碎石沙路才能到村子。走這條路的時候,我們琢磨著一定要看看正宗的苗族花鼓,吃一頓純粹的苗家飯,還要買幾斤米酒和苗人銀飾,聽聽最鄉野的湘西故事。

我們充滿幻想的行到村口,至此時,還是一篇贊美之聲。贊美山光水色,贊美苗人質樸,向往這樣的和諧生活。但接下來的景像卻如巨石砸向我自己。我忽然醒悟,我們的贊美是多麼無知。

小雨使進村的路變得異常難行,牛糞、豬糞與泥水攪在一起攤在村路的台階上,偶爾有豬崽自在來去。空氣中沒有一絲泥土的清香,只有家畜的腥騷味道。一所希望小學傳來讀書聲。

走道一戶人家門口,主人伸出頭來看,他不明白怎麼來了陌生人。我們忙與他答話,詢問何處有米酒賣,又問問村子的狀況。他邀請我們進去坐坐。終於我們來到了向往已久的苗人的家。我必須慢慢的說:迎接我的是黑暗,眼睛適應後看清楚,地面是坑凹不平的黃土。幾顆粗壯的木柱支起高高的屋頂,黃泥方磚砌的牆有好幾處並未與房頂連到一起,空缺的地方填著稻草。沒有燈,這些空隙就是光源。我們坐在小凳上與主人聊。主人抓來煙杆,點起一袋煙。馬蜂穿梭在煙霧中。對話很困難,全神貫注才能聽懂對方,我們說的話很少,但有幾句我很清楚,他說:“這個村子全是苗人,是苗寨。這裡不好,落後,很窮。”又問我們從哪裡來。同伴告訴他從北京來,他就答:哦。北京。”然後又吸他的煙。同伴是女生,看不了這樣的殘破,就問我是不是離開。我想了想,未經這苗人同意,又在屋子裡轉了幾圈,他家的細節讓我驚訝,但我更加無話可說,然後離開。我本想在村子裡繼續看一看的,但同伴卻真的想離開,一步不再前行。

出了千潭村,沒有買到米酒,也沒有看到歌舞。打聽到山上有水庫,於是決定去水邊坐坐。水庫是山頂上的一個湖,這一帶的梯田都靠這水庫澆灌。水依然泛著湘水特有的藍色。靜靜的坐在湖水旁,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讀不懂這湘西世界。它與沈從文筆下的世界不同,更區別於驢友們的游記。

在游客心裡,鳳凰是個造夢的地方。我們從遠方來,借了一條河,又借來吊腳樓,然後建了城市人的基地——酒吧,在這裡發呆、放松,然後再順著河尋找傳說。聽一聽趕屍、整蠱的過程,看一看苗族的歌舞禮服,問一問土匪的故事,嘗一嘗鴨血粑,最後拿起沈從文的文章對照一番。於是,我們心滿意足的回城,履歷裡有了浪漫、安逸的一頁,也可以對尚未過的人,說:“湘西文化感動了我!”。或者抱怨一下:“沱江已經不如先前了,人也日漸圓滑。”就樣的世界完美的,但卻是被曲解的,很難說這個刻意營造的世界是否虛偽,但這是最為人喜愛的世界。

然而,對當地人來說,湘西是另一個樣子。他們安逸的看待這條河,你對他說:太美了。他回答:“一般嘛”。他們在河水中敲打衣服、撐船、講故事、賺錢、謀生。他們的性情純樸,用純樸的天性思考怎樣賺錢。他們熱愛自己的生活,卻以外面世界為生活的奮鬥目標(從蠟染店老板,到船工,再到千潭的農民無一不有這樣的性情和向往)。這樣一群人,組成真實的湘西世界。而我們也可以進入這樣的世界三五小時,假想自己也是這樣純樸的人,然後還是要回到酒吧裡。回到那個完美的世界,因為在真實的湘西世界我們還不知道如何生存。

在這真實的湘西世界和被我們美化的世界外,還有第三個湘西。便是沈從文的湘西。我至今相信沈老是孤獨的。來到鳳凰,來到千潭就更感到他的孤獨。他的目光與鄉民不同,鄉民只有單純的質樸心和改變生活的心態,唯獨沈老,他的筆下有鄉親,也有土匪,殺人不眨眼的軍管,但他以大熱愛看待湘西。

我們這些游客,手捧著書,恐怕卻單單是為著尋找翠翠,尋找河畔看星而來的。我們竭力從他的書中,搜尋著所謂的湘西文化——尤其是被美化過的那部分文化。而我堅信,從文先生從沒有著意寫過湘西的文化,他寫的是生活! 放棄對所謂文化的追求我才能進入他的世界,活生生的美妙世界。

不管怎樣,在千潭,在水泊苗寨我找到了現實的湘西,在酒吧我創造著屬於過客的完美湘西,在湖畔我找到了認識沈從文世界大門我將在這三個世界中游走,這是真正美妙絕倫的旅程。

文至結尾,我還要回到鳳凰,在千潭沒有找到任何預想的東西,只好回鳳凰尋。我們第三次坐船,第二次去水泊苗寨,終於買了米酒。晚上,回到吉首。旅途自此結束。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