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2004年4月30日晚上到的西塘,那天下小雨,是桐村客棧的蔣小姐到西塘站口接的我們。一切安頓下來後,看看天色已晚,我們決定出去找點吃的後就去游船。路上碰到這位於老頭在賣臭豆腐,每人吃了一串後,到他推薦的好人緣裡去吃了晚飯。見我們吃得很高興,於老頭於今天興致很高,要帶我們到西塘裡去一圈,大約1個小時,他在這裡住了61年,想給我們講講從前的西塘。雖然原計劃是去游船,但自已出來玩不就是隨興嗎?於是我們隨著這老於在已近安靜的西塘裡走了一圈。一路上,於老頭給我講這裡從前是有橋的,因為要旅游景觀好看就拆掉了;那裡的廊棚是後蓋起來的;這邊的水路是通向農村的;那裡的一條是能向上海的,以前人們都是從這路上劃船去上海,但現在也封了······一路上聽這於老頭講著,仿佛看到茅盾小說裡的景像:有人從鄉下來了;有人從上海回來了······腳下踩著的這石板路,就像踩在了從前的一個時間點上,那一點上發生了很多事,因為今天的人不太理解了,只有重回這古鎮,重新踩在這石板路上,讓它告訴我們歷史是如何留下了痕跡。
在於老頭的解說中,我最喜歡的是關於臥龍橋的說明,也許這是很多人已知道的事情,但我還想寫出來,使將要去西塘的網友們到時候可以留心看一下,想想我們的古人是多麼細心。
臥龍橋據說是西塘中古橋之一,你從煙雨長廊走過去,看到一個縣級保護的石標後,先不要急著上橋,低頭看一下地上,有兩個圓洞,你會猜到那是什麼嗎?哈哈,臥龍橋嘛,這當然就是龍頭上的兩顆龍眼了!我反正是沒猜到:)上石階,你會看到上面是有紋路的,這就好猜了,是龍的鱗。到拐彎處再看,橋上只有一邊有紋,另一邊沒有,為什麼?人走多了磨沒了嗎?不是的,因為是臥龍嘛,自然有一邊是肚子,那就沒有鱗了嘛!很巧妙吧?上到橋上,地下應該是一條盤龍吧?我看著像,但這個部分因為方言,我沒太聽懂,但好像不太重要。現在下橋,在快到底時,你又會看到左手邊沒有紋,但這次可不是龍肚子了,那裡從前有一個類似小廟的房子,說是龍嘛,是神,自然有人來守的。那裡面好像是住守橋人的,這一點我忘記了。這就是全部的臥龍橋,是不是看後覺得古人真是想得周到?
我們一路上聽於老頭講了許多這樣的故事,致於是不是真是他所說的那樣,我覺得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會隨著他講的故事感受這裡生活的人們是怎樣一種清悠的狀態,這才是我們來這裡的真正意圖。所以,今天我回到了干燥的辦公室,對著呼呼做響的電腦時,就更加想念西塘,想念於老頭了,真想讓他再給我講一次西塘從前的樣子。所以,也希望如果某位網友也在西塘碰到賣臭豆腐的於老頭,請為我問聲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