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的旅途感動的旅途旅途上,總有一些經歷是讓你難忘或者是感動不已的,而這些經歷都是可遇不可求,如果再次踏上同樣的旅途,感覺會因為環境或其他因素的改變而改變,旅途總是無法重復的。
一
冬日的麗江,當我找到客棧放下行李,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一酒吧,服務員遞來餐牌,眼花繚亂的讓我舉棋不定,忽然,餐牌上“青山綠水”這四個字跳入我眼裡。
青山綠水,實在是太詩意了,我毫不猶豫的要了一杯。
看著青綠色的茶葉在透明的杯子裡翻滾,讓你舍不得喝下去。在懶洋洋的陽光下,手裡捧著一本書,一杯青山綠水,打發著懶散的時光,美!!!
青山綠水可以在眼裡欣賞,可以在嘴裡品嘗,可以在心底裡回味。青山綠水這個詞,從那以後在我心裡有了另一番感受。
這裡的青山綠水是雲南特有的一種茶,味道略苦,飲後有甘甜的感覺。
二
初春的遇龍河,煙雨漓江的感覺貫穿了整個旅程,小河上只有我們一個竹筏,山水間的寧靜,讓你不知今夕何夕。
此山此水,讓我沉醉不知歸途;
此山此水,只有山歌才不會破壞這裡的寧靜;
此山此水,流傳著一段讓人神往的愛情故事;
此山此水,因故事而變得更迷人,還是故事因此山此水變得更動人……
面對此山此水,五音不全的我,在整個旅程中,跟船家邊學邊唱山歌,忘我的歡樂直到旅程的結束。
回家後,買來《劉三姐》的電影看了N遍,每次都讓我動容。
三
盛夏午夜的烏鎮,悶熱、恬靜。
月色灑落在所有的小巷、小橋,從不嗜酒的我因為此情此景,打來黃酒一瓶,茴香豆一包,獨自坐在橋上,風清月白的懷緬前朝,搜刮著歷史的痕跡。
月明當空,小橋孤寂,吹簫玉人何處去?
江心月白,雖非潯陽江頭,惟獨不聞琵琶聲?
把酒問青天,江畔何人初見月?
橋上一壺酒,對影何止成三人?
對酒當歌,月下獨酌……
歷史畢竟已經遠去,面對現實生活的無奈,真是:清風有意留難我,明月無心自照人。
多情的只是自己,無關風月。
四
火車上,漫長的旅程,翻看雜志,文章裡寫什麼已經沒有印像了,只記得裡面的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回想自己的人生,碌碌無為的過了幾十年,再想想日漸年邁的雙親,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早日抱個小孫子,而作為獨子的我,到今日還沒有讓他們如願。很多時候不願意回家,不是因為自己不孝順(其實就是不孝,俗話說:不孝有三,……),也不是因為工作忙,而是不敢看到他們失望的眼神,不願看見他們日漸遲緩的步伐。他們的眼睛告訴我:歲月不饒人,子欲養而親不待啊!!
平時應該多些時間來陪伴他們,應該常回家看看。
旅程的下一站又是哪裡呢??
此刻,我已經不再關心……
五
大年初二的晚上,瀘沽湖格則爾家,大家圍在火塘一邊喝酒一邊唱歌,氣氛很歡快,大家也很投入,輪流的在表演節目。
這時候,男主人格則多吉用摩梭語為我們唱了一首歌,歌詞我們都沒有聽懂,但是,那幽怨的旋律,讓在座的每個人都屏息呼吸,歌聲結束,接下來是數分鐘的沉默。
過了好一會,多吉跟我們說,歌詞的內容是說以前走馬幫的摩梭男人,在夜晚的時候想念自己的母親,而卻不能陪伴在她身旁,只有用歌聲來表達、來宣泄。曾經有一對記者夫婦,來到他們家過春節,在大年初一晚上,聽完多吉的這首歌,第二天就回家去了,因為他們要看望自己的母親。
因為工作,因為生活,現代人的親情感覺越來越疏遠,此刻,讓我慚愧,讓我內疚,更讓我感動。
明年我再也不出游了,在中國最傳統的節日裡,在家好好陪陪自己的母親。
墨鴉200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