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到陽朔----鳳凰篇

作者: 小茸

導讀每一個早晨都在關於鳳凰的夢中醒來,推開窗,江面上煙霧繚繞,一片青山碧水,艾草凄凄的美景,古城裡尚未開始喧囂,早起的人踏著輕快的腳步走過,江邊已有婦人開始洗衣洗菜,這時的鳳凰要比白日裡游人如織的鳳凰更顯質樸。我一直希望時光能倒退二十年,回到過去尋找我幼年時生活過的地方,那才是我心中真正的鳳凰,這也許就是我內心開始拒絕接受鳳凰的原因。20 ...

每一個早晨都在關於鳳凰的夢中醒來,推開窗,江面上煙霧繚繞,一片青山碧水,艾草凄凄的美景,古城裡尚未開始喧囂,早起的人踏著輕快的腳步走過,江邊已有婦人開始洗衣洗菜,這時的鳳凰要比白日裡游人如織的鳳凰更顯質樸。我一直希望時光能倒退二十年,回到過去尋找我幼年時生活過的地方,那才是我心中真正的鳳凰,這也許就是我內心開始拒絕接受鳳凰的原因。2003.9.13日7點鐘左右到達吉首,9點到達鳳凰,四處找尋旅舍,一個小時後我們繞城一周,終於找定沱江人家,20元/人,客棧主人包大媽長像很慈祥,留的發型有點革命的味道,讓我想起劉胡蘭。吃過著名的米豆腐,就想回客棧洗澡睡覺先,坐了一夜的硬座火車,太累了。

沱江邊的家庭旅舍一般都有三層樓高,五六間房,大部份都臨江,推開窗戶,下面就是翠綠的沱江水,對岸也是一排排的吊腳樓旅舍,我和廣州的網友李子短信一聯系,得知她們已住在對岸的吊腳樓,站在這邊的窗口便看到她站在對岸旅舍的天台上,直接大聲叫了過去,約好晚上7點夜游沱江,這樣的兩岸相望便算是我們的第一次會面了。對了,巧的很,長沙岳陽的網友兼同事一行三人,當晚也住進了沱江人家。

夜暮中的沱江幽幽地倒映著岸邊的燈紅酒綠,虹橋上張燈節彩的猶如剛開張的歌舞廳,時時還傳來卡拉OK男聲獨唱(醉酒版)或劉三姐對歌(廣東話版),這是鳳凰的夜生活。我們8點多鐘才在“樓外樓”用過晚餐,無力應付夜生活了,在古城逛逛,回到沱江人家臨江的客廳裡坐著,想寫寫東西,卻困的不行。

9.14日早晨出發去古城附近的三江苗寨,車程約半個小時,包了一輛小小的的士,卻坐了六個人,我和一廣東小MM坐前排,位置太小,兩人身體扭曲如S狀,被戲稱“大S、小S”,芬被戲稱“水魚”,因為她買東西老被人宰,價格總比我們貴很多。三江苗寨逢農歷二、七趕集,還被我們趕上了,集市上買各種生活用品,從鞋底到竹籮到辣椒都有。我買了幾條色彩艷麗的花邊,1元/米,很漂亮,可以用來做腰帶。還有苗家人戴的銀飾,我覺制作的很假,沒有買。趕集後就繼續往寨子深處走去,聽說有兩個村寨值的一去,分別是黃茅坪和馬鞍山,我們沿著田間的小路走,也不知方向,但終究也找到了,是很小的寨子,村民們大都外出趕集去了,留下老人和孩子在曬太陽,寧靜的村寨,安祥的農家生活。沒有去看天下第一大石橋,遺憾。

下午2點多回到鳳凰古城,簡單地吃了一種叫“社飯”的東東,是不是因為過了午飯時間太久了,那“社飯”怎麼吃怎麼像“剩飯”。飯後在古城裡瞎逛逛,逛到虹橋上的探路人書店,老板人稱“大陳”,是個年輕、熱心的帥哥,旅游經驗豐富。據說大陳和女友多年前到鳳凰旅游,一不小心愛上了鳳凰,辭去了大都市裡高薪的工作,和女友到鳳凰開個書店,做起了鳳凰人。聽說我們要從鳳凰再去桂林,很高興地告訴我們他也剛剛去了桂林,他教我們可先到三江縣,看看程陽橋再去桂林,以及沿途可以住宿的旅舍,我們如獲至寶地一一記下。天色還早,他介紹我們去附近的官莊走一趟,沿途風景不錯。我們選了兩輛書店裡出租的單車,飛一樣地騎出城,沿著公路朝官莊方向狂騎。

去官莊沿途路況很好,風景的確很美,令我印像深刻,我們把車騎的飛快,路邊的農舍、梯田、溪流、山巒層層疊疊,風從耳邊吹過,好不自由的快樂行程,我仿佛悄悄記起了兒時生活過的那座小城鎮的氣息。

9.15日起個大早。在鳳凰的幾天裡,總想去拍沱江上水霧迷漫的景色,但是10月裡的天氣可能還不夠冷吧,沱江上沒有水氣,一大早的太陽早已把江水照的明晃晃的。無奈只好帶著腥松的睡眼,和網友照了幾組穿苗服的照片後,回客棧吃早餐了。9點鐘出發去黃絲橋古城,沿途看一眼南方長城就好,其實黃絲橋古城也是個做作的景點,四個城門,游客沿著城牆頂上繞一周而已,聽說查票查的很嚴,我們決定不進去了,門口很多當地導游建議我們去附近的岩砬窠民族村,門票20元,有苗族民俗風情表演,村裡還有一座石拱大橋,橋頂層是灌溉用的水渠,當然現在已經不再使用了,下層是行人用的橋面,此橋被當地人稱為情人橋,因為橋面用岩石隔成許多間隔,很適合情人們在裡面談情說愛啦。

今天還有一個重點是去舒家塘,去那的路很不好走,全是山間的碎石路,我們包了一輛三輪摩托,七橫八豎地顛了二十來分鐘,沿途沒遇上一個旅游者,到那當地的村民導游說我們是今天第一批游客,可見來舒家塘的游人並不多,村裡的人也很少,都不知干什麼去了,午後的村寨裡靜悄悄,偶爾見到村婦挑著菜擔子經過,或小孩趕著牛鴨下河,可能我們看到的豬都比見到的人還多。當地的房屋都是用湘貴一帶盛產的一種叫作“片岩”的石材建成的,有不少古屋據說是楊家將楊六郎家族的故居,窗欞上精致的雕花和地基石上隱約的刻紋顯示出家族曾經的輝煌。

決定第二天離開,買了明信片,又趴在包大媽家臨水的窗邊寫字,這是離別的心情啊,鳳凰,走了我就不會再來第二次。

9.16日早上到郵局寄了明信片,芬把購物所得寄了個包裹回家,回來退房時遇上廣州網友李子,說是他們昨晚遇上一行廣東人,開車准備去陽朔方向,還有空座位,可以捎上我們倆,我們高興壞了,可是待我們找到虹橋邊,他們已經離開了。只好按原計劃,買了火車票去三江,退了房便匆匆離開了。

包大媽對每一位離去的游客告別,一路走好,她是以怎樣的心情面對呢?許多人來,許多人又走了,是什麼留下了,什麼又離開了。大陳呢,他留在了鳳凰,而我只是過客,我說,我對鳳凰太失望,走了,就不會再來第二次,大陳他又睜大了雙眼,他的女友仿佛也不高興了,我無意的話卻傷害了他們,我突然意識到,鳳凰在他們心裡占著怎樣的地位,誰留下了,誰又離開了,你帶走了什麼,什麼又被你遺忘,你,可以選擇。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