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悠閑青島

作者: rhand

導讀2002年去的青島,當時的游記。回到上海已經好些天了,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在青島的一個個畫面和片斷。青島實在是一個整潔、小巧的島城,似乎介於北方的豪爽大氣與南方的精巧秀美之間,用“蔚藍魅力”來形容她的確再合適不過了。 和他分隔兩地苦苦的思念,很早的時候就約定在 9月拋開身邊的一切去青島度過只屬於我們兩個人的海邊假期,可以遠離熟悉的城市在 ...

2002年去的青島,當時的游記。回到上海已經好些天了,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在青島的一個個畫面和片斷。青島實在是一個整潔、小巧的島城,似乎介於北方的豪爽大氣與南方的精巧秀美之間,用“蔚藍魅力”來形容她的確再合適不過了。

和他分隔兩地苦苦的思念,很早的時候就約定在 9月拋開身邊的一切去青島度過只屬於我們兩個人的海邊假期,可以遠離熟悉的城市在另一個陌生人聚集的地方讓我們的感情演繹的無所顧及。刻意避開七、八月和啤酒節的人潮,我們選在初秋的九月,也許是這座海濱城市最純淨、最閑淡的季節。沒有春天的風塵與慵懶、夏天的喧鬧與炎熱以及冬天的潮濕與清冷,秋天潔淨高遠的藍天,恬淡的陽光,微藍的大海,乍現的海鷗,沿海而立的建築以及偶而淋起的略帶傷感的小雨,使我們細細體味了青島的種種,她的海,她的山,她的建築,她的小資情調……

出發前我已經做了不少准備工作,在網上查詢了青島旅游的相關信息,預訂了賓館、機票,在這裡交了很多朋友。人還在上海,心早已飛到了青島。

9月11日

一個似乎不太吉利的日子,讓乘坐飛機的我心裡隱隱的覺得有些不安。傍晚的飛機,到達流亭機場已是7:30了。原以為坐長途汽車的他能早早地到青島等待我,誰知高速公路的車禍使得他晚上9:00才到達。

我在機場發了短信給獅子,可一場誤會讓我們兩個斑竹錯失了見面的機會。

乘坐了機場大巴到貴都酒店,再打車到早已預定的東海大酒店,終於見到了久違的他。東海就在八大關旁,地理位置極佳,但它的房間是我住過的最奇怪的,海景房是由公寓改建的,一個比普通標房大三倍的臥室加客廳,還有一塊空地是原先的廚房,地方雖大卻不太實用。但是它有一間外挑出去的臨海小間,落地的窗戶、低矮的窗台,感覺十分愜意,我喜歡我喜歡。房價是早已談好的,260元的價格對這樣的環境是相當合算了,只是在check in 的時候居然還是按照380的網上訂價,好在我帶上了協議,第二天去交涉時沒有遇上太大的麻煩。總體感覺東海的服務還算過得去。事先說好的延時退房又未記錄下來,找到銷售經理確認又有一番小小的周折。不過大體上還是比較滿意的。

9月12日

一大早起了床,便到臨海小間去看海,想起了高中時候讀過的《憑海臨風》。我們的房間正對著陸地,碧綠碧綠的一片便是八大關,左右兩邊則分別是一浴二浴。俯瞰著窗外的景色,整個青島依山傍海,城市綠化郁郁蔥蔥,房子以白色和淺色為主,有著斜斜的紅色屋頂,和微藍的海水,湛藍的天空相得益彰。

在賓館裡買了地圖後,便興奮的跑到賓館旁的一小片沙灘上。我把穿著涼鞋的腳丫輕輕地探進了淺淺的海水裡,有點涼。那天的海,有些波瀾不驚,我實在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來形容她。也許什麼語言的描繪都是冗余的,你只需要靜心聆聽海濤拍岸的娓娓訴說,只需要沉浸在凝固的時間之中,思緒連篇。

海邊玩了一會兒後打車到棧橋。棧橋有些類似於杭州的蘇堤白堤,只是位於海中,周圍的景色也一般,遠不如傍晚時分漫步於白堤在我心中留下的完美。早晨人並不多,兩個人一路溜達到回瀾閣,天空也細細的飄起了微雨,拂在我的臉上,有些淡淡的哀傷,一如我當時的心情。

在棧橋,便遠遠的望見天主教堂的尖頂,於是我們沿著中山路北行,在秋日的天空下,和你心愛的人,走在那條通往教堂的寬寬的坡路上,仿佛就真的是一條去向天堂的路,去向上帝懇求他的祝福。教堂是歌特式和羅馬式風格混合而成的建築,房頂尖尖,有著看上去很古老的鐘樓,內部裝飾十分精致花俏,它的彩色玻璃是我尤為喜歡的。

隨後,我們又一路沿小巷朝著基督教堂的方向尋去。青島老城區的小巷沒有一條是正的,都是左左右右的交叉,彌漫著一股慵懶的味道,呈現出安靜且略顯頹舊的一面。梧桐樹被滿滿地種植在干淨起伏的道路兩旁,很有些韻味。窄窄街道的起伏讓人覺得充滿了懸念,無法預料從坡頂到坡底,或從坡底到坡頂,會有什麼奇跡豁然出現在眼前。我們就這樣靜靜的走著,心情也漸漸舒暢起來。

基督教堂與天主教堂的建築風格大相徑庭,外表看起來有些奇怪。黃色的外牆,厚厚重重的石頭,沒有教堂的嚴肅感,到像極了童話裡的小城堡。它的內部裝修也簡單樸實了許多,人很少,很清靜。在裡面稍坐了片刻,體味了一下虔誠的教徒膜拜的心情。

我們坐車又折回到中山路,他想要送只布絨熊熊給我,逛了一圈,沒有合我心意的,倒是看到賣海產品的小店子,忍不住饞蟲進去買了一大堆,可以帶回上海和家人朋友分享。

網上大家都極力推薦美達爾燒烤店,那麼路過了就不容錯過了。烤魷魚十分新鮮,但對於喜歡清淡口味的我來講,太辣太鹹了。烤肉還不錯,嫩嫩的挺香。嘗試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可滴酒不沾的我只有灌下了小半杯啤酒,倒是美得他霸占了我的份額。看到有人吃餛飩,大大的一缸,足足是上海2、3倍,可惜肚子實在塞不下了。

酒足飯飽後去百盛買了一堆零食,打車回賓館小憩以補足早起的倦怠。

午後去了八大關,那是我來青島之前最想逛的地方。的確,八大關和我記憶與想像中的一樣,面海而居的一座座歐式別墅掩映在高大的樹木叢中,海風壓抑過的綠色植物攏起了一整片的寧靜,只有偶爾擦身而過的行人或車輛。安靜,打心底裡的安靜。正在享受這仿佛置身於某個歐洲小鎮的浪漫的時候,我久未發作的心動過速突發了,心髒跳的使我無法喘氣,好在是虛驚一場,吃過藥以後就沒事了。只是把他嚇得不輕,跑了老遠才買到速效救心丸,並在以後的幾天裡一直隨身攜帶。去湛山寺的計劃也因此而取消了。

在賓館吃了晚飯,早早的休息了。

9月13日

身體沒事了,我們決定去北九水。按網上查到的資料,我們先打車到JUSCO,在麥當勞的露天區美美的吃了早餐後,打算坐311去北九水,可等了半天也不見車來,只能打車前了,幸而也不是很貴。下車的時候已是在半山腰了,可是居然北九水北九水沒有水!失望之余就當是鍛煉身體吧。我們沿凹凸不平的磚石小路曲曲折折上去,在石間穿行,偶爾能聽到淙淙清流的潺潺水聲,山上的風景倒還不錯,只是總聞到焚燒枯葉的刺鼻味道,讓我這個環保工作者深覺惋惜。玩得累了,就在應該是瀑布旁的小攤叫了一壺熱熱的綠茶,清冽的山泉的確是滋潤的享受。和攤主閑聊才知道今年山東大旱,難怪看不到水呀。真是沒有趕上好時候,無法再次體會8月底去紹興五泄嬉水的童趣了。

下午兩個人悠悠的晃到了海豚館。一直以來就很喜歡這種特別有靈氣的小家伙。樂呵呵的看了表演,發現看上去笨笨的海豹原來也是那麼可愛的。想買個長毛絨海豚,可惜粗糙的做工讓人喪失了購買欲。

吹著海風看表演把我凍的夠嗆,舍棄了317打車去石老人海灘。石老人有著長長的海岸線和細細的沙灘,黃昏的緣故游人不多,遠處的海裡有一塊石頭仿佛是位立於海裡的老人,微微弓著背,遙望遠方,企盼著什麼。朦朧的山巒在他身後綿延。我們脫了鞋,光著腳,在海邊踩浪。海水十分的平靜,並不很藍。海水緩緩的排成波浪,推上來,在細膩的沙灘上形成白色的浪花,溫柔的撫過腳面。站在沙灘上,一眼望去,海天在面前無限延伸,任憑自己由海風吹著,漸漸覺得自己融入了自然,不知不覺心情變得明朗起來,一下子忘了許多不開心的事情。大海無法有什麼奇觀,只是不同的人感受會不一樣,不同時刻不同天氣不同心情感受也會不一樣。

在馬路的另一邊,發現了一家面海的餐廳,New Orland音樂餐廳,環境幽雅,有我喜歡的大塊大塊的玻璃,就在那裡解決晚餐吧。挑選了靠窗望海的位置,聽著Barbara Streisand的老歌,等待著夜幕降臨,點點的燭光在餐桌上搖曳,室內的溫暖擋住了窗外涼涼的海風。這樣的時候和他牽著手懶懶的坐著,有一點閑散,帶一分落寂,聽海水發出低沉的聲音,體會海的寂寞。

吃完飯又回到海灘,那晚沒有曾經一起看過的月亮,暗夜下的海又是另一種風情,山和建築都只有隱約的輪廓,海是黑乎乎的,只有一波波的海水提醒著海的存在,幾點船燈,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飄謐不定,像是有生命的。

又錯過了317的末班車,打車回賓館的路上,夜色中有著寬大落地窗、明敞風格的住宅讓我感覺到這是一個充滿了生活氣息的濱海城市。

9月14日

大伙兒都說金沙灘比石老人還要好,在領略了石老人的風光後,就更想一探究竟了。輪渡碼頭可能是我在青島看到人最多的地方了。排隊買了去薛家島的快船票,20分鐘就穿越了膠州灣,到達彼岸。再2路換乘1路,很快就到達目的地。

金沙灘的景色一般,沙、海水都和石老人的差不多,但周圍的設施就顯得陳舊土氣了許多。天氣是陰天,霧氣讓海顯得有些凄冷,海似乎很寂寞。有衝動就這樣一步步走向大海深處,讓海水淹沒自己,淹沒所有的不愉快。想和在石老人一樣靜靜的看海踏浪,可不停的有人打攪問是否需要吃飯拍照租帳篷。

沒有耐住糾纏,去了一家店子吃海鮮。要了滿滿一桌的美味,還算不錯,只是覺得不得法的烹調實在有些暴殄天物。點菜時,我們說先不還價,等總的一並算,老板滿口答應,可結賬時老板卻沒有了蹤影,只有服務員說一分不能少。算了。也不多計較了,吃一塹長一智吧。

北九水讓我們對嶗山的印像不甚好,下午我們決定再走南線去看看人文景觀。跳上了嶗山專線,過了石老人,車子漸漸開到了盤山公路。公路道不寬,卻很平,曲曲折折、彎彎繞繞,似乎要把嶗山的美都隱匿在不經意的回旋之中。在盤山公路看海另有一番情趣,曠遠的大海,若隱若現;龐然的礁石,海水拍岸。我的心情平靜的不能再平靜了,什麼事都被驅逐的一干二淨。大海似乎就是這麼霸道,要你把你的一切都給它,而它卻永遠只屬於它自己。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們只去了太清宮,原來清修的道觀現在游人如織,見到了道士卻不見道骨仙風。無需自己請導游,每個院裡都會有4、5個團隊,跟在後面聽聽,每個人講的都一模一樣。太清宮裡可拜神,香案上擺放著免費的香,我卻什麼也沒有求,已經擁有很多,不可以太貪心了。

乘304回城想去五四廣場,為了一圓我想坐317的願望,我們在石老人下了車。終於登上了向往已久的據說是中國最美的公交線。坐在上層最前的位置,左邊是碧波蕩漾的海,右邊是風格迥異的別墅,視野開闊,滿眼綠色青青。真的希望那條路就能這樣永遠的開下去,沒有盡頭。

五四廣場並不很大,五月的風在我看來像極了圓筒冰淇淋,也沒有看到海上噴泉,只有偶爾傳來幾聲海鷗的鳴叫和遠處輪船的汽笛聲讓我聽到了海的另一種聲音。

我們又慢慢晃到音樂廣場,不知怎麼的就想起了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語》中干淨的大提琴樂聲。樂聲伴著女孩的青春,粉白、細簇的櫻花片片墜落,不經意間緩述著少女的心事,溫柔的愛戀中帶著淡淡的哀愁。

天色漸漸暗下來,我們去雲霄路覓食。實在不想吃海鮮了,看到一家名為“天華香”的素食館,一進門,空氣中便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道,中式的裝潢明亮干淨。也許是大家到雲霄路都是為了吃海鮮的緣故吧,這家素食館生意十分清淡,但我認為它是我在青島評價最高的餐館,服務、食物、環境都是一級棒的。當然對於肉食愛好者那絕不會是滿意的地方。全素的揚州炒飯美味的讓我們打了包。

回賓館,司機帶著我們在八大關裡穿行。夜晚的八大關若即若離,燈光在樹葉絲中昏然落下,在無奈中彌散。燈影樹叢中露出一角的古老別墅,有些破舊,但那被年代掩飾的美麗,幽幽滲入心底,不知它曾經有著怎麼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9月15日

在青島的最後一天了。

覺得玩得有些累了,於是睡了懶覺,起床後決定哪裡都不去,訂了餐,要了冰啤酒,兩個人就在面海的窗前坐著,喝著,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話。窗外的景色依然,海水藍藍,天也藍藍,不知是海映在天上還是天映在海裡。左左右右一個接一個的海灣,邊界很近, 矮的小山和坡上成片的紅頂白房盡收眼底。那是我覺得最快樂最愜意的時候,在青島要的就是這樣的感覺,有點小資,在外地悠閑的看著人家怎樣生活。順帶說一句,賓館裡的揚州炒飯不如打包帶回來的好吃,我們一致這樣認為。

下午他要再帶我去八大關,說要不留下殘缺和遺憾。呵呵,其實我是一個有些欣賞遺憾美和殘缺美的人。

周日的午後,八大關還是很幽靜,只是多了穿著白紗的新人留下他們最美的瞬間。幽幽的別墅隱匿在綠樹叢蔭中,陰陰涼涼的,樹葉縫隙中滲透出點點滴滴、絲絲縷縷的光線,到處盈溢著祥和、溫暖的味道。

在八大關兜了一圈後到了花石樓,是一座小型的德式古堡建築,牆壁爬滿了爬山虎,為這座年代久遠的小樓增添了幾分生機。只是在門前搭建的花花綠綠俗氣的留影道具很煞風景。

買了兩個可愛多,沿二浴的沙灘散步。雲淡風輕的海邊襯著手指勾著手指的兩人背影。想起了一句話,容我借妖精的手指握住你的愛情。能這樣一直握下去嗎?沙灘上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腳印,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些不重要的瑣事。心湖中,一種久違的東西漫漫渲染開,我想,它大概就叫做幸福。 只希望時間能夠停在那一秒。

回到賓館洗腳時刻意沒有洗干淨,留下了些許沙子帶回了上海,連同滿滿的回憶。

3點退了房,打車去機場。幾天的熏陶,連普通話似乎都溜了許多,司機大哥居然以為我是青島女孩。

我的航班延誤了,事先想的他早我到達、晚我離開居然全部顛倒了。目送著他一步步的遠離我,眼淚不爭氣的大顆大顆往下掉。不知道下次的重逢又在何夕了。

飛機起飛時,正是太陽下山,落日的余輝透過機窗灑在我身上,金黃金黃的一片。就這樣默默的告別這個美麗的城市?我走了,不說再見。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