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炎陵桃源洞探幽

作者: confcn

導讀湖南炎陵桃源洞探幽五一的長假,約好了幾個朋友一同出去玩,這個時期坐火車肯定人多,加上那班朋友時間不夠,於是我們決定坐汽車短程游,到我們本地的桃源洞,每天都市的紛擾讓我們選擇了暫時的逃離,我們決定去屬於我們的世外桃源。 五月一號正是長假的第一天,我還身湖北,真是計劃不如變化快,還擔心回不了,了解到朋友們的焦急盼望,一天內手機收到的加急 ...

湖南炎陵桃源洞探幽五一的長假,約好了幾個朋友一同出去玩,這個時期坐火車肯定人多,加上那班朋友時間不夠,於是我們決定坐汽車短程游,到我們本地的桃源洞,每天都市的紛擾讓我們選擇了暫時的逃離,我們決定去屬於我們的世外桃源。

五月一號正是長假的第一天,我還身湖北,真是計劃不如變化快,還擔心回不了,了解到朋友們的焦急盼望,一天內手機收到的加急短消息都快爆機了,第一次被人這麼期待過。於是一咬牙,一天之內轉了四趟車,終天趕回來了,晚上為我接風洗塵不說,全體討論,終於計劃定好了行程。

五月二號一早,來到汽車站問好了車次,坐上了七點二十的車,出發了。昨天的天氣還是差強人意,下著雨,以為整個五一就泡湯了。還好,早上的空氣透著要放睛的氣息,天邊的彩霞預示著一個睛天,車在路上飛奔,一路上的心情不錯,打開窗,迎著風還有點涼涼的。到茶陵是十一點多的時候,因為還要等兩個落隊的同伴,十一點半才會合趕上了去炎陵的汽車,出了茶陵,路面就不是很好了,這邊的106國道尚在拓寬階段。路況不是很好,不過這裡路兩邊絕對的是田園風光,兩邊都是青山水田。特別是進入炎陵境內,沿著江邊的路,兩邊都是青山,旁邊邊是緩緩流淌的江水,車窗外是風和日麗的,中午一點多,終於到了縣城內。炎陵是個小城,人不多,很安靜的地方,連五一這種時候,汽車站也沒幾個人,果然如網上所言,去到桃源洞的汽車一天只有一趟 ,而且時間不定,大概是下午兩點多,但是站裡的票只買到皮坑,後來才明白,去那主要是十都的中巴車,只有一趟車跑遠點,終點是去桃源洞,以前在電視報紙上看桃源洞的報道不少,但是想不到那邊還是處於開發初期階段。從炎陵縣城到桃源洞,只不過幾十公裡的路程,我們卻用時三個多少時,好在我們是在起點上的車,一路上都有座位,路不是很好,鄉村路,上下車的人很多,像我們專程去旅游的人倒是不多。昨天剛下了雨,今天放晴了,一下子就升溫了,下午坐在車裡還真有點悶熱,最煩的是,司機一路上都是不緊不慢的,特別是到了十都鎮,干脆停下車,司機都不知去哪裡了,後來才知道,因為後面那趟車有幾個客,打了電話叫司機等,害得我們在車上干等。

進到桃源洞景區了,依舊是兩邊的青山的盤山路,景致倒是不錯,路邊村子裡的人家不是很多,快到晚晚時間的,房頂都籠罩著淡藍色的炊煙,快到山門了,遠遠看去,根本沒有人和車的樣子,比較冷清,進入大門停下來,就上來幾個人大叫買票,但是車上的人響應好像不是很積極,我們坐車頭的位置。過了一陣,我們以為都買好,四十塊一張的門票,真不便宜,後來才知道,其實很多人都沒有買票,就說是走親戚,看來我們是虧了。進入裡面,路還真是太差了,典型的“水泥”路,而且一邊就是懸崖,坐在車還比較緊張。因為這裡門票上的地圖標識還不是很明顯,我們也不知道去哪下,就一直坐到終點,一路經過了珠簾,甲水,和公園管理處,這裡倒是不少住的地方,我們估計住賓館價格不菲,於是一直往上,去山裡的農家,司機也一個勁的向我們攬生意,說可以住在他那裡。我們反正也是邊走邊看,到了目的地,是一個叫桃源洞村的地方,這裡環境還真不錯,兩邊是青山,中間是一條桃花溪,和一條一直通到上面的公路,一排房子就依山而建。看了幾家我們找了一家叫香玲農家的住下了,看老板是厚道人(其實這邊的人都還是比較淳樸的,有點隔世的感覺,不像是其他的景點,個個都勢利眼,宰客現像太嚴重了)。可能是這邊還是不很開發的旅游景區吧。

看了房間,還過得去,就是農家改造的,一問價格,15元一個床位,夠便宜的。然後是吃飯,稍稍貴點,其他的洗澡啊,茶水啊,租麻將等都是免費的。所以這裡做什麼,用什麼,絲毫不要擔心,不像其他地方,腦子裡都會反應,這個多少錢?安頓好後,坐一天的車,的確讓人困乏,當務之急是洗澡吃飯,趁等店家做飯的當兒,我們幾個牌鬼自然是閑不住,擺開桌子,架場了。

等我們一身輕松的出來,已是是晚上了,山裡的夜晚,格外的讓人陶醉,兩邊是連綿的山,晚上只看到一條暗暗的曲線,沿著路走,我們來到溪邊,坐在小橋上,聽嘩嘩的水聲,還有的叢林裡不知名的蟲兒的鳴叫,天天有淡淡的雲,月兒在雲中穿行,迎著晚風,讓人心情無比的輕松,我們不禁唱起了歌來,這樣的夜晚的確讓人清爽無比。

回到店裡,我們詢問了老板附近的情況,了解到最值得一看的地方是東坑瀑布,落差有一百多米,然後從桃花溪往上有個平坑瀑布,上面還有一個很靈驗的寺院,然後還有珠簾瀑布等。我們決定先去最好的地方,沿著鏡花溪直到東坑瀑布,有時間再看其他地方。因為早上還要下山,我們為了讓時間充分,決定早上六點坐早車下到田心裡那裡。

早上,天亮就醒了,看看時間才五點多,我卻迫不及待的起來了,早上的空氣是最好的,空氣裡有一些薄薄的霧,我來到溪邊,就著清洌的溪水洗漱起來了,水還真是涼啊,但是讓人感覺舒暢。聽著嘩嘩的水聲,大口的呼吸,整個人好像一下子清朗起來了。

早上隨便吃了點東西就上車下山了,就在田心裡拐彎處下了車,上了台階,就是一線天了,一塊大石,從中間劈開一條只容一人過去的縫,還真是奇了,過了一線天,沿著鏡花溪,溯源而上,可能是春天雨水豐富,下面的溪水水流也大,河裡的巨石錯落,倒是在別處少見,後來看介紹,這些都是四世紀的冰川遺跡。沿著河邊的林蔭道,上面布滿斑駁的青苔,看得出過往的人不多,早上的空氣吸一口,讓全身的睡意頓消,來到桃花橋上,小橋流水,橋頭的石壁上還有回文詩,這裡風景不錯,自然是抹殺了我們不少膠卷。過了橋,進入古樹聳立的林區,更有一種原始自然的味道,很多樹上石頭上都長了青苔。來到一處比較開闊的河灘,我們休息片刻,溪水是分外的清澈,沒有一點的污染,河床裡的巨大石塊讓人想起冰川時代的歷史,這涓涓水流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將它們磨盡成小小的石頭。因為是早上剛天亮的時分,後來我們這段時間照的相片普遍都有點曝光不足。繼續前行,這段路有點起伏了,依舊是水繞山轉,路沿著水前行,這這的路不但沒有原來的平坦,而且更窄,不時有些地方山上的水滴下來,讓這段路有點濕滑,更加難走。不一會,遠離了河流,耳邊也沒有了嘩嘩的水聲,一下清靜了不少,這裡是一片竹林,一主高高林立的,讓人眼前一亮。無意中,拿手裡拄著的拐杖,擊打著竹子,聽聽竹林樂曲,結果上面葉子上的露水傾泄而下,原來還可以人工降雨,倒是可以用來整人,讓走在後面的人飽受“淋雨”之苦。轉個彎,我們看到了一戶人家,是全木的房子,一家個正在吃飯,看時間,才九點多,就不知道是早餐還午餐了,這裡有巒路,於是和主家聊了起來,原來他們是大院農場的職工,這裡猶如一個小村子,散落著幾戶人家,前面過橋即是去我們的目的地——東坑瀑布,還有一個小時的路程;往左則是直達酃峰。告別是主家我們又上路了,這時跟我們住一個屋另外兩個驢友趕上來了,又可以多兩個成員上路了,一路上,可能是我們出發早,竟然沒有看到一個游人。這時,我們的女士們明顯的體力不支了,於是又在河灘裡找個地,補充水份和干糧,就著河水洗了把臉,我們這才發現帶的干糧少了點,還沒到目的地,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這段路遠離了河道,有時還真分不清方向,只有聽水聲了,走過一片落滿花瓣的平地,上了一個坡,穿行了一會,我們到了一個後來才知道是田心裡的地方,其實我們應該直接過河的,我們竟然還是沿著河的右邊前行,結果遇到不少麻妨,這邊路老是忽隱忽現的,很難找,我們還曾想直接走河裡,當然是不現實的,這邊的河裡石頭更巨大,讓人感覺是在山上,我們找了好久,一直納悶這怎麼會沒有路呢?差一點想放棄,但是特意來看瀑布沒有理由就回頭的,後來倒是我們的女士眼尖,看到了掛在遠處的一條白練,不錯,一下子我們又情緒高漲,分頭找路,結果穿過叢林,還是有條路,都快被山裡的灌木從掩蔽了,這裡的路的確是難走,不小心就被刺劃到,而且,路簡直不是走的,有些地方完全是靠手抓緊滕條,才得以走得動.這種狀況是苦了我們的女同伴,她們有點穿著皮鞋,可想而知行進的艱難。走著走著前面根本沒有路了,而且是很陡的坡,到了我們最難地方,我們試圖去有水聲的河邊。可是那裡是懸崖,根本到不了,另外試了幾個地方都沒有路了,沒有辦法,只有由一個人在前面開路,硬著頭皮上了,捍看著先鋒隊員在前面開路,我們順便小憩一會。這時大家心裡的感受都寫在臉上,要不是走到這份上,說不定都要放棄了,再說了,上來這麼艱難,下去的情況就就更不要說了。終於前面傳來叫喚,可以上得去,而且離瀑布不是很遠了。但是要上去,實際上就不那麼好辦了,好個人多,男同胞的好說點,女伴們只有前拉後拖了,反正是橫下一條心,一定要上,真可是創造條件也要上。因為前幾天下過雨,地上特別的滑,只在有抓的東西都是救命繩,草叢,樹,藤條,還有突出的石塊,上了這段這最艱艱的路,聽到水聲很大了,雖然被樹叢擋住了還看不到,但我們知道離我們的目的地很近了。果然,我們繞過山頭,近面隱約看到了傳說中的大瀑布,那一刻,我們不禁歡呼了起來,這裡小心的下去,就是來到一塊大的岩石上,剛好可以看到全景,真是,瀑布就是從山頂直瀉下來,掛下來一百多米,流入下面就是我們一直沿著尋找而來的鏡花溪了。白色的瀑布,褐色的岩石,還在綠色的樹,再配上長在旁邊點綴的映山紅,絕對是一副美麗的畫面,我們或站在岩石上,或是坐著,迎山風,雖然是中午最熱的時份,山風吹來夾著瀑布裡的水霧,撲面而來,好像鑽進了身體裡面,別提有多爽了。最可愛就是這幾塊天造地設的大石,給這裡增色了不少。我們全然忘記了剛才的疲憊,在興奮中采集了不少留念的境頭。趁大家興致正好的時候,同時我們看看時間,已是中午十二點了,得趕回去吃飯了,但是一想來我們來的路,大家還真不想走回頭路了,突然,我們看到對面有幾個人,我們於是大聲呼喚,但是水聲太大,他們根本聽不到,我們於是想到過去問下看看那邊是不是有更好路回去。這時,我們發現要過去就不容易了,對岸看著很近,兩塊大石之間距離不是很長,但是因為長期的水霧,在岩石上面有一層薄薄的苔,很滑是,要是不小心,掉下去就容易出事下面都是陡峭的石頭,但是為了讓回去的路走得更輕松我們還是決定冒一下險,我們這裡的石頭地理位置稍高一點,跳過去是可行的,只是一定要把握落地的位置,經我們充分考查,找准了時機,做好的准備,鼓起勇氣,落地的一刻,心裡自已都捏了把汗。但是成功了,然後爬上去又得想盡辦法,(未完)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