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陰轉多雲早上8:00坐T714次火車(47元/人+20元/人的訂票費)從上海到南京,本該10:50到站的,卻因火車晚點至11:30分到(晚點30分鐘!)。南京的火車站前階段遭遇火災,又准備建地鐵,目前正在全面整修。出站時,只見人潮湧動,一片混亂,“磨蹭”了半天才出了站。打的(10元)去到國瑞酒店check in。(260元/天)。
放好包包,出酒店,直奔雞鳴寺。去之前,早已熟翻地圖N遍,原以為就在附近,走了半天卻依然不見蹤影,打聽之後才知上了地圖的當,趕緊在鼓樓坐公交(1元/人,南京的公交都是投幣的,一定要帶夠零錢)去雞鳴寺(門票5元/人),登藥師佛塔(2元/人)。雞鳴寺的香火挺旺的,參拜、許願的人還真不少。藥師佛塔跟一般的佛塔並無多大差異,唯一的差別就是整座佛塔只有在頂層有一出口,門口有一老婆婆坐著租借望遠鏡,也算是生財有道。登高望遠,整個玄武湖和古城牆盡收眼底,玄武湖的秀美,古城牆的滄桑,真是別有一番韻味。聽說雞鳴寺的素面非常有名,下塔後各點了碗素鵝面和冬菇面(5元/碗)作午餐,面是不錯,但服務員的態度就差了些。吃完後本想登古城牆(在網上看到雞鳴寺內有一處可以登上古城牆),可是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多方打聽之余,終於來到了玄武湖邊上的古城牆,只是借著古城牆上的“古城牆博物館”,上牆還得買門票(10元/人),想了一下還是沒進去,只是在古城牆邊拍了些照片,留作紀念。
下一目標是明故宮,在雞鳴寺坐304路(1元/人)到總統府換游1路(2元/人)。在總統府外拍了兩張照,權當我們也去過總統府了。上了游1車,有買“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的聯票(80元/張,比單買便宜25元),不僅省錢,還很方便,不用到時在景點門口排隊。
到了明故宮站下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明故宮遺址。一打聽才知道,明故宮的遺址,如今早已改建成了明故宮廣場和午朝門公園。明故宮廣場已成了游藝世界,很多孩子在放風箏,釣魚,我們也蠢蠢欲動,在那裡打了2元錢的激光槍。對面就是午朝門公園,門票1元/人。公園挺小的,很多人在跳舞,若不是還有幾塊殘碑、幾根殘柱,恐怕人們早已忘了它曾有的輝煌,我們拍了幾張照也就出來了。
出了午朝門公園,打的到夫子廟(8元)。夫子廟就像上海城隍廟,人山人海,一路上很多小吃和雷同的小商品市場。在秦淮河上坐游船(10元/人),聽導游介紹了一些夫子廟和秦淮河的歷史文化,增長了不少知識,感受著秦淮人家的別樣風情。蕩蕩悠悠兜了一圈後肚子也餓了,趕快打的(15元)來到湖南路美食街。
整條街都是飯店和小吃店,真不知道選哪一家好。看了半天決定試一下南京大排擋,就在獅王府的旁邊,他們屬於同一人家,但風格迥然不同,大排擋完全是中國傳統式,也是同樣的老門童服務,穿著長袍馬褂,大堂裡還有個大戲台子。總的感覺環境不錯,衛生還可以,但價格比較貴。我們兩個人點了四個菜共花了55元:雲鬥煮干絲(16元),鍋仔酸菜魚(20元),秘制豬爪(6元),土豆絲(8元),可樂(5元)。吃飽喝足後逛了一會兒街,感受著南京夜晚的繁華,回賓館結束了一天的旅程。
5月2日,多雲轉晴,有陣雨
睡了一個好覺,8點起床,在賓館裡吃自助早餐。還不錯有炒面,粥和不少的點心。只是沒有牛奶,沒有玻璃杯。用刷牙的杯喝果汁有點怪怪的。:)
9:30分准時出發,坐24路(1元/人)到新街口換9路(2元/人),人很多,車很堵,又不斷的吃紅燈,到中山陵時已是11:30了。下了車先在路旁的台階上休息一下,接下來有好多的台階等著我們。
中山陵由我國青年旅法建築師呂彥直設計,工程分為三期,前後歷時六年完成。當初國民黨政府出價5000大洋在社會上公開招聘中山陵設計師,我國旅法青年建築師呂彥直從眾多中外建築師中脫穎而出,以其設計寓意深遠得到國民黨政府、先生家屬及民眾的認可,只可惜呂彥直未待其嘔心瀝血的大作完成便英年早逝,由其好友繼續完成其遺作。
走進中山陵,隨著人氣的漸旺,天氣也轉晴了,一下子變的很熱。出門前天氣預報說有雨,害我們穿了很多的衣服,此時都變成了累贅,重新整裝後出發。走進陵園,滿目是蒼翠的水衫,順著林蔭大道往前走,便來到了博愛坊,博愛坊的建造在參照傳統牌坊結構的基礎上略作修改,即將門、當改為4對,蘊涵著打破傳統封建思想的特殊意義。一路往上走,就來到了“天下為公”,裡面立有一碑,令人詫異的是碑的反面居然未刻一字,聽一旁的導游說,原此碑的後面是想由汪精衛來撰寫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偉績,但一番思量後,卻不知該從何寫起,原來先生一生的偉績已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最後只能作罷。從下往上看,整個中山陵別具匠心呈鐘形,寓意為警世鐘,中山先生的遺體便安置其中。據說中山陵共有台階365級,寓意人們祭拜先生需走上一年方可一睹先生遺容。登上中山陵頂,極目遠眺,遠處的紫金山煙霧迷蒙,山下的水衫郁郁蒼翠,一馬平川,氣勢雄偉、壯觀。在中山陵上有一後花園,沿著窄窄的小道拾階而上,沿牆的圖片讓人們可以詳細的了解建造中山陵的歷史背景及其歷史意義。在後花園的入口可以買到蓋有免費紀念章的明信片(8元/套,共8張),比起山下的明信片,雖然貴了2元,但若缺了紀念章,難免也是一種遺憾,總算也是物有所值。
下來後,在山下的餐廳吃了一份快餐(20元/人)。在景點吃飯真是一種折磨,人又多,菜少又淡,湯更是好像開水衝出來的一樣,建議自帶干糧或到靈谷寺吃小吃。
“享受”完午飯後,坐園內的小火車(1元/人)到靈谷寺。租了輛雙人自行車(10元/半小時,15元/小時),原打算登靈谷塔眺望南京全景,可是自行車鎖的鑰匙怎麼拔也拔不下來,沒辦法只好趕快還了車(半小時10元),抓緊時間去明孝陵。
靈谷寺的門口可乘游2路(2元/人)到明孝陵站下,往前走約5分鐘就到了明孝陵的門口(南京的很多公交車站站名都一樣,但有的距離很遠,要走很多路)。在這裡必須提一下,在明孝陵的後山雖然已經開放了,但是上面也沒有什麼東西,所以本人奉勸體力不行的人不要上去。出了陵園,向左就是神道。
明孝陵神道從下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門、紅門和西紅門(此兩門已毀)、四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亭)到石刻止。800米長的神道石刻,頗為壯觀。前半段兩側立石獸6種12對,依次是:獅、獬、駱駝、像、麒麟、馬,每種4只,兩立兩臥。石獸盡端立石望柱(又稱華表)一對,過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軀,文臣武將各四,分立道旁。
我們從陵園出來,剛好是順著神道的相反方向。走過翁仲路,石像路再到四方城結束。四方城對面是大金門,現正在修建中。
出了四方城,大金門向前走就是游1路車站,坐車到鼓樓(2元/人)。步行到湖南路吃晚飯。
先嘗了尹氏湯包裡的雞汁湯包(4.5元/籠),和鴨血粉絲(4元/碗)。味道真的不錯,雞汁湯包很多汁,甜甜的。鴨血粉絲的料也很足。怪不得門口總是有很多人排隊。真是名不虛傳。
出來後逛了一圈,讓肚皮消化一下。這次改吃西餐,steak牛排。點了一份steak招牌牛排(35元),一份沙朗牛排(39元),水果、點心和飲料是無限量免費的。牛排是放在鐵板上的,味道也很一般,黃瓜和胡蘿蔔很硬。可能是雞汁湯包先入肚,牛排吃起來也沒什麼味,倒是吃了不少的西瓜。裝的飽飽的回賓館。
5月3日,小雨轉大雨
還是8點起床,在賓館裡吃了自助早餐。可是雨下的很大,計劃中的幾個景點泡湯了。只能呆在賓館裡看電視。:(
11:00點check out。下大雨也懶的跑出去找飯店,就到賓館的二樓飯店吃飯。不知是不是因為時間早或是下雨天的原因,飯店裡沒什麼人吃飯,大堂內空空的。
點了幾個小菜:鍋仔龍虎鬥(29元),油燜鹿筋煲(26元),蟹粉竹蓀魚丸(32元),水晶四寶(23元)和小刀魚湯面(19元),可樂(5元)。沒想到味道真是很好!(早知道前兩天晚飯也應該來這裡吃)
鍋仔龍虎鬥是烏骨雞、蛇、西紅柿和小餛飩燉湯,黑、紅、白三色,再加上黃色的濃湯,真是養胃又養眼哦!
油燜鹿筋煲裡鹿筋酥嫩,竹筍鮮美。
蟹粉竹蓀魚丸的魚丸鮮嫩,入口即化,竹蓀和著蟹粉真是非常的鮮美。
水晶四寶則在蛋清燉蛋的上面鋪著些許北極貝、目魚、美芹等,北極貝、目魚等海鮮的美味滲入到燉蛋中,使得燉蛋格外鮮美。唯一的缺點就是燉蛋上漂著一層油,讓燉蛋的美味多少打了些折扣。
小刀魚湯面:細細的面條是手擀的,很有韌勁,配以鮮美的魚湯,味道好極了。
結完帳,出賓館,雨還是下好大。打的(7元)到玄武湖。環湖路是免費開放的,不過大風大雨裡也沒幾個人,我們只在玄武門門口拍了兩張照便離開了。出來後,走幾步就是江蘇展覽館,展覽館內正在辦服裝交易會等。進去逛了一下,轉眼已是2點了,匆忙打的(8元)到火車站,坐14:46分的T721(47元/人)回家。17:52分准時到上海。至此南京3日游結束,估計兩人共消費15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