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德、奧、荷三國自助游記二

作者: zhaozha

導讀第一天飛機上的12個小時仿佛在坐牢,吃不下,睡不著。經濟艙的座位實在狹小,腿也伸不開。設備損壞嚴重,閱讀燈不亮,耳機只有一個響。這個航班老外居多,基本上每個人都拿著本東西看,機艙內安靜的發荒,發動機的轟鳴震耳欲聾,這同我們回國的航班有天壤之別。 終於開飯了,有米飯和面條。一位和藹的空嫂問我隔壁的老外想吃什麼,老外想了一會兒,覺得時間太 ...

第一天飛機上的12個小時仿佛在坐牢,吃不下,睡不著。經濟艙的座位實在狹小,腿也伸不開。設備損壞嚴重,閱讀燈不亮,耳機只有一個響。這個航班老外居多,基本上每個人都拿著本東西看,機艙內安靜的發荒,發動機的轟鳴震耳欲聾,這同我們回國的航班有天壤之別。

終於開飯了,有米飯和面條。一位和藹的空嫂問我隔壁的老外想吃什麼,老外想了一會兒,覺得時間太長了,就伸伸手,意思讓我先來。我正想顯示一下國人的高尚風範,沒想到空嫂比我覺悟更高,“沒事兒,您慢慢來(蓋北京人)”,然後對我一揚脖,“我們一般都是先外後內”。我不知道,在這駕飛往德國的飛機上,到底誰是老外!我知道了,下次我坐德國漢莎航空的飛機,我就可以享受“先外後內”的待遇了。

飛機終於降落在法蘭克福機場,旁邊的德國人在胸口劃了個十字。走進機場大廳,滿眼都是洋人和洋文,雖然出發之前,機場的地圖看了無數遍,但一到了這裡,立刻腦中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剛剛走進機場大廳,就有一男一女2個德國警察(武警?軍人?)把門,察看我們的護照和機票,還很嚴肅的問我們來干什麼,停留幾天。當我們告訴他是來旅游的,他們就擺擺手讓我們過去了。我奇怪的問,怎麼不給我們敲章,徐說,還沒有到海關。哦,原來如此。

走了長長的路,來到了海關。正如網上朋友所說,歐盟的旅客單獨一個通道,很快就完了,我們同一大幫的韓國旅行團一起拍著長長的隊伍,緩慢通過。一個韓國老人和我們用英語交流,他告訴我們,他們的歐洲五國游分別是德國、法國、瑞士、英國和奧地利,和我們的歐洲五國德、法、荷、比、盧差距還是蠻大的。

海關沒有問任何問題,就讓我們通過了。出了通道,還有一道門,有2個穿制服的再檢查2個看上去像中國人的行李,我們就乖乖的等著。一個人的行李一打開,裡面裝了一整箱新型女式內衣,德國人看了哈哈大笑,連人帶箱一起帶走了。另一個人帶的香煙過多,也在爭執。一個制服人看到我們,就擺擺手讓我們通過。下了一層樓梯,到了取行李的地方,只剩下我們的2件行李了。正巧旁邊有個廁所,而且免費的,我們都不失時機地利用了一把。

我們今天要使用德國鐵路通票,還要購買科隆到阿姆斯特丹的往返票,於是找到DB售票處,還好人不多。他們的售票處面積不大,售票員也不像中國在小鐵窗裡面,而是完全敞開的,櫃台就像一張辦公桌的高度。一個男性售票員,帶著濃濃的體味,看了看我們的護照,在通票上寫上護照號碼,蓋了章,給了我們3張火車票,一張4人火車票,2張來回的定位票,大小像支票。他拿出一枝記號筆,在日期和定位號上畫了幾下,說著濃重德國口音的英語解釋。因為時間太緊,也過於緊張,我們犯了2大錯誤,導致了日後重大的經濟損失。

我們今天的安排是,立刻坐火車到海德堡。在印像中長途火車站在最底層,於是我們一直往下,結果到了地區火車站,沒有在往下的電梯了,開車時間又快到了。徐當機立斷,大聲說:“走,跟著指示牌走”。於是再往上,經過一個長長的通道,再往下,終於看到了開往曼海姆的ICE,德國最高級的高速火車。

火車非常擠,人都排在車廂入口的走廊裡。有網友說,德國火車包括ICE都是坐不滿人的,顯然不夠細致。結果我們同許多德國人一起,在廁所邊的狹窄走廊裡站了45分鐘,連ICE的車廂內部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廁所也是最後快下車了,突然們開了,我們才看到了這間大到無法想像的廁所,才知道原來這裡是廁所!

我不禁感嘆:“這是我們旅程的一部分!”沒想到,這句話,幾乎每天都要用幾次。

在曼海姆下車以後,找到站台(德國沒有候車廳,直接上站台),等待開往海德堡的S3。在曼海姆我唯一想到的就是施拉普納,施大爺。S3火車不太像火車,更像地鐵。我們上了一節可以停自行車的車廂,翻板座位。車上很多德國人都朝我們看,估計是做火車的中國人少。旁邊有2位德國婦人在交談,其中一位多次轉過頭來,向我微笑,感覺很親切。

德國女子身材,無論老少(除了兒童),按照中國現行標准,肥胖者居多,腰粗、腿粗、屁股大。還有很多年輕女子,穿低腰牛仔褲和露出肚子的衣服,這份自信讓我們感嘆。

車廂內人不多,很安靜,所以洋人在公共場合都是小聲說話,原來,稍微聲音響一點,所有人都知道你在說什麼。

同伴徐望著窗外,突然說,海德堡到了,我們匆匆忙忙那這包下了車。這個站很小,名字叫Heidelberg-*****(具體忘記了),我們正在懷疑,一位德國老人走過來對我們說,到海德堡火車總站還有一站,趕快按火車開門按鈕,可惜來不及了,下一班車在30分鐘以後。我們都在埋怨徐不夠細致,徐卻說,誰讓我的眼睛那麼尖!

這也是我們旅程的一部分!

到了海德堡,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天還亮著,像上海的5點多,真正天黑要到晚上9、10點鐘,難怪要實行夏時制!

火車站外面,幾輛出租車停著,都是奔馳!我們預定的旅館在舊城區,老板告訴我們,出租車大概8歐元,然後到旅館對面的酒吧拿鑰匙付錢,自己開門,走了以後把鑰匙扔在大門口的鑰匙箱內。所以,我們除了知道老板的名字叫Martin以外,連個人影也沒有見到!

旅館是在舊城區中心的集市廣場、神靈教堂、騎士之家旁邊,出門就是商業街,到內卡河舊橋、海德堡城堡都很近。旅館雖然舊了一點,但是非常干淨,有淋浴、廁所,暖氣,浴巾,值得推薦。Pension Jeske,老板叫Martin ,Mittelbadgasse 2, telephone number:06221-23733 ,fax:06221-659123

我們訂了4人房,結果給了我們一間是內部有2個雙人間的,也算是小驚喜!事先,徐就和我們打招呼,自稱睡覺打呼嚕。我和徐已是相交多年的兄弟,知道他原來沒有呼嚕的,也就不以為意。其實,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他的呼嚕聲也不例外。

把房間搞定之後,大家都有些飢餓了,於是出門找飯店。集市廣場邊上有一家店還開著,裡面空無一人,只有一個德國人在店外的桌子上吃一盆薯條。我們搞不清楚為什麼一個人都沒有,按照在中國的邏輯,這個時候進去,說不定就要被宰一刀!

經過討論,我們決定相信德國人的素質。打開菜單,戰戰兢兢的點了4份中低價位的菜,跑堂問我們要不要飲料,我們不約而同的都搖頭。一個看著像是老板的人,知道我們是中國人以後,突然用很夾生的中文說,“等一下”,讓我們大為吃驚,居然能夠聽到鄉音!我卻心裡一驚,會說中文的德國人,會不會這個人專宰中國人!

過了一會兒,上來了4個盤子,分量很足(中國人標准),一盤肉餅薯條,兩盤香腸薯條,我的那盤是個蔬菜沙拉加薯條,味道還不錯,張卻吃不慣,連叫難吃。這一頓飯花了20.5歐元,200塊人民幣,我們特別心疼。結賬的時候,我拿出事先准備好的,寫有各種用語的紙,打算跟他說“很好吃”,剛說了一半,可能我說的是在太結巴了,跑堂的居然把下半句說了,真沒意思,沒有成就感!門口吃飯的那個中年人這時候也已經跑了進來,熱情地糾正我的發音,搞的我們很被動。

回到了旅館,費勁的打開門(門鎖很緊),刷牙洗澡。經過了差不多20多個小時,我們終於又可以躺在床上了。可能是因為太興奮,也許是因為時差,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隔壁傳來了徐雷鳴般的呼嚕聲,看來將是個漫長的夜晚!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