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陽朔

作者: jasontan

導讀又見陽朔jason 和上次一樣,我又一次站在西街的路口,一切都還是那樣的熟悉,熟悉得讓自己不知是否曾經離開過。即使是淡季,西街也總是那麼的熱鬧,陽朔似乎總是以最美的姿態來迎接我,那天天空是藍得很透徹。 放下背包,在旅館床上一躺,我竟無任何的興奮,不知是我對陽朔太熟了還是陽朔對我太熟了?陽朔是個如此神奇的地方,讓我莫名其妙地一次又一次來朝拜 ...

又見陽朔jason

和上次一樣,我又一次站在西街的路口,一切都還是那樣的熟悉,熟悉得讓自己不知是否曾經離開過。即使是淡季,西街也總是那麼的熱鬧,陽朔似乎總是以最美的姿態來迎接我,那天天空是藍得很透徹。

放下背包,在旅館床上一躺,我竟無任何的興奮,不知是我對陽朔太熟了還是陽朔對我太熟了?陽朔是個如此神奇的地方,讓我莫名其妙地一次又一次來朝拜它。有人說這裡是小資的天堂,但恕在下愚笨,我至今不太清楚什麼叫小資,是否就是要拿本英文原版的書在沒有西餐廳那看上半天,還一定要坐在門口的位置;也有人說這裡是自助游的天堂,大概是吧,很多去陽朔的驢都背個比自己還高的背包,裡面塞滿了明知用不上的戶外裝備,軍刀,爐頭,求生哨,頭燈,實在還不滿就塞個衝鋒衣。

西街真是風情萬種,中西合壁,所有的驢都有心目中的最愛,但互聯網的作用不容小看,大家都知道了紅星的PIZZA,沒有的早餐,什麼什麼大姐的啤酒魚,但我還是最喜歡月亮下酒吧,那裡的留言本是陽朔一絕,各國游客都在上面亂寫亂畫,我每次去陽朔總喜歡去那找我以前寫的留言,看是否有人跟帖,然後再胡言幾句;月亮下總放些很藍調的爵士,樓上的free movie有很多不錯的片子;還有聽說在月亮下酒吧許願特別靈,我每次去都會在那點一瓶最便宜的漓泉啤酒,坐它一晚上,默默許願自己能成為百萬富翁,但一直還沒變為現實,不知是哪出了問題,讓我很是郁悶。

胡亂地吃了個西餐,盡管我一直分不清究竟是左手拿叉還是右手拿叉,最後直接問服務員要了雙筷子;下一步就是騎車去遇龍河了,現在還去漓江有被嘲笑為新驢的嫌疑。當我順鄉間小道來到遇龍河,又碰到了去年那個唱著山歌來推銷橘子的小女孩。她的眼睛還是如陽朔的水一般透徹。再往前走,來到了那個河邊的小村莊,有很多次我總想來這露營,但覺得帶著一大堆露營的裝備千裡迢迢來這就為了在這聽聽鳥鳴,看看魚躍,總覺得有點怪,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的帳篷實在是太沉了。

陽朔的風光真的說不上美,甚至可以用普通來形容,真不知大家為什麼總往這跑。聽說每周末都有十多台廣州深圳的旅游大巴興高采烈地趕來,俺們珠海也不差,幾個旅行論壇也是“你方去罷我又來”。不妨公布我采訪到的幾個理由版本: “陽朔是個自由的世界”“陽朔的山水很美”“陽朔中西合壁,很有異國情調”“陽朔消費較低”,坦白說, 最後那個理由最吸引我。但有次在陽朔我碰到一個老外,他已經在陽朔待了半年(他那雙快要掉底的普通旅游鞋還在中國各個地方都留下了印記,這讓我那雙只是爬過珠海鳳凰山的意大利GORE-TEX登山鞋很是汗顏),問之原因,答曰:這還需要理由嗎?

講起老外, 不得不提提這個問題,很多人以為這裡老外多,多聊幾句能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其實坦白說,就那麼幾天的聽說對提高是毫無意義的。去年在陽朔不小心邂逅了一個漂亮的英國女孩,她只會他們國家的語言,所以我只能結結巴巴地用丟棄了多年的英語和她交流,一天下來我也不知她聽懂了多少,反正我是搞得自己舌頭老打轉,英語還是那個臭水平,並且腦袋暈暈的, 見了中國人也老想說英語!在我所掌握有限的幾個英語句子裡,其中有一句是說得最溜的,“where are you come from?”,有次碰到個在西街曬太陽的老外,我很有自信地對他說了這句,但這家伙白了我一眼,然後用比我還純正的中文說,我可不可以不回答這問題,因我每天都要被這同樣的問題問超過一百次!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向任何老外問這個問題了。

和老外打交道並不總是那麼愉快的。前年因貪便宜住在藍蓮花酒吧上的閣樓,十元一晚。都晚上12點多了,酒吧裡一個美國人還在拼命地又唱又跳,搞得我睡不著,我就衝下去想教訓他一頓。但一看到他快一米九的身高和粗壯的手臂,為了中美兩國的友誼,我想算了,放過他一回吧。後來我也拿了杯啤酒 ,和他們一起亂蹦亂跳亂唱。

說實在我還真挺懷念那裡的農家飯的,而且我還喜歡自己去做。每次去陽朔我都會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在大榕樹後面的小村莊,叫穿岩村,唐叔叔家就在那。有一年春節我和幾個朋友買了幾瓶酒和糖果,阿好和黃金萍還買了鞭炮,美其名曰去拜年,其實是去蹭飯吃。唐叔叔家的房子很老了,我們像小孩一樣和他們家一起放了鞭炮拜了神,他們去找山洞,我就和唐阿姨去菜地裡親手摘菜。嫩嫩的菜花在陽光下很美,吃在嘴裡就更美了,洗完菜我們就回去包魚丸,再准備了些陽朔的特產蠟肉蠟鴨,我們就圍著火爐吃干鍋。在寒冬裡,沒有什麼比這樣吃頓農家飯更爽的了。幾杯自家釀的白酒下肚,話也多起來。唐叔叔說陽朔游人是多了,以前只有老外來,後來所謂的背包客,到現在連旅行團也殺過來了,但真正帶給本地人的經濟上的幫助還是很少的。像政府把他們村的大榕樹承包開發,給他們村每年也只是八萬元,這錢連修路都不夠。一些游人心態也有問題,總以為這裡的人只盯著他們的錢包,這讓當地一些較為淳樸的村民很是無奈。我只能默默地干了杯中的酒,並祝願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原來我以為在陽朔肯定很多外地人在那玩,因喜歡那就在那留下來生活工作的,但上次去認識了我們珠海老鄉阿華,他說情況完全不是那樣的,在整條西街,除了他和另一個汕頭人外,其他都是本地人。阿華前年來這玩,不知什麼原因他就在這開了個大排擋,生意也是一般般,除了幾個月的淡季,周一到周五也是游人不多。在秋日的陽光下,我和阿華在那如詩如畫的花園餐廳裡閑聊,他給我講了很多陽朔的趣事和新聞。

陽朔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讓我說不出它的好,卻又欲罷不能,那就只有再上路吧。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