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五一長假稻城亞丁之旅(四)

作者: 灰色的魚

導讀5月2日上午7:00出發,是一輛車況不錯的依威柯,司機說到日瓦鄉(74KM)後要乘觀光巴士(60元/人雙程),他說他只要(30元/人單程),幫我們送上去,還讓一個游客作自己是副駕駛,不用買票,但進入景區後要問那個冒充的副駕駛要100元,算下來他每人多得30元另+100元。 其實除了那個“副駕駛”省了28元,其余都一分沒省,車上的人拿司機開涮說要他請客,他答應說回到稻 ...

5月2日上午7:00出發,是一輛車況不錯的依威柯,司機說到日瓦鄉(74KM)後要乘觀光巴士(60元/人雙程),他說他只要(30元/人單程),幫我們送上去,還讓一個游客作自己是副駕駛,不用買票,但進入景區後要問那個冒充的副駕駛要100元,算下來他每人多得30元另+100元。

其實除了那個“副駕駛”省了28元,其余都一分沒省,車上的人拿司機開涮說要他請客,他答應說回到稻城每人一碗面,游客說司機是學會計的。(一片笑聲)。路上看到了仙乃日(藏語意為:觀音菩薩 6032M),激動下車狂拍,潔白、巍峨、安詳的雪山,山頭有白雲圍繞,翠綠的松柏為前景,美景啊。也看到滿山被山火燒得漆黑的枯樹,無助的撐出猙獰枝丫,強烈的反差,據說是人為造成的。(太可惜了,希望以後去的人可要注意環境的保護,不擅自用火。我們這次去都帶有垃圾袋,把垃圾直接帶下山,不留在山上,從點滴做起。)

到亞丁是8:40分,買門票(全票)128元,學生票半價,門票是一張方型的光碟(用電腦看,什麼也看不出)。司機把我們送到龍龍壩已10:00分,(日瓦鄉——龍龍壩36KM)。換乘騾馬(每人65元到洛絨牛場),開始走了一段,感受一下,後來上馬,大背包讓馬夫背(當地的管理人員和我們說,10斤以下免費,10斤以上每斤好像是2元(記不太清了,僅參考)背包費十幾元/人。一路上到處可見,大大小小刻著經文石片堆成的瑪尼堆。(騎馬時注意:由於山路較窄,心理有些膽寒;下坡時注意重心調節,重心向後調,自己體會一下就知道了。不僅自己舒服,相信連馬也舒服,呵呵)。

下午2:30分到了洛絨牛場,央邁勇:(藏語意為文殊菩薩5958) 夏諾多吉:(藏語意為金剛手菩薩5958),就在眼前,央邁勇靜靜的聳立在眼前,金剛確實像她的名字般挺拔,露出鋒芒。聯系住宿好像是50元人/鋪位(頭痛記不清),2號軍用帳篷從裡到外或從外到裡,有秩序的選,我們選了最裡面的(主要考慮安全方面,包在裡面和不會被走動的人打擾,而且離門遠,風不容易進來,保暖。游客陸續上來了,有不少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映,還有的對氣候一點准備也沒有穿著單衣就上來了,凍得直打哆嗦。我們也有點頭痛,老金興致極高,和牛場的警察聊(只有五月和十月長假才配備警察,保證安全),(對了,還有醫生,)得知前兩天剛有一個女孩,因為高原反映被連夜用鋼絲床,兩頭穿兩根木棒,抬了三個多小時下山。

那個警察黑黑的,一看就知道是藏族的,很健談,也很幽默,說在這裡最討人喜歡得是那個醫生,最忙得也是醫生,(一會兒這個MM不行了,一會兒那個MM不行了),我們勸他改行當醫生算了。也了解到這三座聖山從來沒有人上去過,一次日本登山隊想上去,由於道路艱辛,未果。連登山用的登山釘都取不下來,後來還是藏民取下的。

正聊得開心,一個瘦小的MM一手拿著一根樹枝當拐杖,晃晃悠悠回到營地,了解到她一個人上的牛奶海,連醫生和警察都很佩服,她說太累了,實在沒力氣上五色海了。突然跑來了個氣喘噓噓的小伙子,說一個伙伴不行了,醫生和警察馬上叫上馬夫牽上馬,往出事的地方去,我們也一起跟去,一路小跑,氣喘如牛,出事地點一女孩已昏迷,接著就是吸氧、打針、用馬馱回營地,休息,好一會才恢復。和她同伴聊,他們去了牛奶海和五色海,回來路上不行了,兩個男生輪流背了一段,自己也吃不消了,派一個體力較好的回來報信,才有剛才的一幕。

後來了解到一般都是回來的時候出事,大概是去的時候興奮,走的又太快(自己感覺不到),回來的時候體力透支了。所以登山時一定要低調,速度要慢。

回到營地後,營地已經有很多游客了,照樣還是很多人感覺不適,剛才還是藍藍的天,也不知什麼時候變天了,風起來了,天陰下來了,下起了冰雹。不時有游客問警察,明天是否天氣會好。警察幽默地說,聖山發怒了會下雪,你們祈禱吧,求聖山給你們好天氣。其實,山裡的天氣就是這樣的,陰晴不定。(忘了說,那裡白天下午8:00分,才天黑,光照很厲害)。

今天六點多,就天色暗下來了,准備吃飯,那裡的菜好貴,(好像是12元一個素菜,18一個葷菜),我們原本就沒想吃,我們自帶的餅干、牛肉干還有巧克力(由於我們的腸胃道都不怎麼樣,不敢在外面亂吃,免得不必要的麻煩),好在那裡免費提供熱水。吃過晚飯,冰雹繼續的下,絲毫沒有停的跡像,營地的“餐廳”裡擠滿了人,許多高原反應強烈的人擠在火爐旁取暖,來緩解高原反應(醫生說有用)。營地已經飽和,沒有鋪位了,有的只能在“餐廳”裡搭起了自帶的帳篷。

我們聊了一下午也累了,睡覺了,每個鋪位兩床被子,被子髒是肯定的,不怕我們帶了睡袋,老金把一床被子墊在睡袋下當褥子,我沒有怕晚上冷,因為他的睡袋溫標是-5度的,而我是+5度的,他蓋了一床被子和一個睡袋,我蓋了兩床被子和一個睡袋。

頭痛的厲害,睡不著,同帳篷的人還沒有睡,有的在聊天,有的跑出跑進,不知在干什麼,突然一陣騷動,原來冰雹停了,天空晴了,一輪明月呈現在雪山旁。又是跑進跑出一陣,不知什麼時候帳篷內安靜下來,但外面的風依舊無情的刮著,不時能聽到帳篷在狂風中搖曳,像是在向我們示威。

好像誰也睡不著,我也是。一則,兩條被子太熱了;二則,身下的木板,擱著疼(真後悔自己當初的想法,如果像老金一樣就好了;三則,高原反應,頭痛的厲害;四則,有睡得著得鼾聲振天(第二天,還說自己沒睡著,暈啊);五則,口干的厲害,不停的喝水(好在臨睡前,到了開水在水壺中,原本想當湯婆子用的,現在還是還它原有的功效)。

不停的翻身,改變睡姿,還是不行,最後掀掉一床被子,直到凌晨2、3點才睡著,還是時睡時醒,發現被子已經全部濕了,還以為帳篷漏雨,後來發現不是,原來是帳篷內的溫度與室外的溫度相差太大,是帳篷內的回籠水,由於帳篷中間高兩邊低,我睡的地方又是最低的所以回籠水把被子都弄濕了。

未玩待續


精選遊記: 稻城-亞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