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紹興二日自駕游

作者: 雲水往事

導讀星期五“偷”了一點公家的時間,吃過中飯後就和同事一行8人踏上了去浙江的自駕二日游行程。我們的目的地是浙江的普陀山,所以剛上車就有了那種非常虔誠的心,大概就是叫“心中有佛”吧,仿佛遠遠就看見了觀音菩薩的慈眉善目和普渡眾生的寬大胸懷。 我們在寧波預訂好了房間,從江陰就上了高速,一路上陽光明媚,春光在窗外迅速後退。天氣在我們的行程中也慢慢 ...

星期五“偷”了一點公家的時間,吃過中飯後就和同事一行8人踏上了去浙江的自駕二日游行程。我們的目的地是浙江的普陀山,所以剛上車就有了那種非常虔誠的心,大概就是叫“心中有佛”吧,仿佛遠遠就看見了觀音菩薩的慈眉善目和普渡眾生的寬大胸懷。

我們在寧波預訂好了房間,從江陰就上了高速,一路上陽光明媚,春光在窗外迅速後退。天氣在我們的行程中也慢慢地陰郁起來,進入浙江境內天開始淅淅瀝瀝下起雨來,可能這就是春天,這就是江南。

要說現在交通真是方便,一路的高速讓我們用4個小時就到了寧波。進入市區車速開始放慢,寧波的城市給我們留下了很美好的印像,整個城市非常干淨整潔且極具現代化,看得出規劃得非常有條理,沒有很多開發城市的那種浮躁和雜亂,給我印像最深的就是那寬闊的馬路和那濃濃的綠化,這使我想到了江陰的朝陽路,為了拓寬馬路把原來的綠化都犧牲了,整個馬路是寬了,卻像個光雞,禿禿的,一到夏天就驕陽似火,沒有一點綠蔭。所以我把每天上班經過的益健路和朝陽路交彙處那長著高高香樟樹的地方稱之為“風起處”,在寧波,我看到了太多的“風起處”,令人感動。

在寧波我們預訂的酒店是海軍第三招待所,為了找這個地方倒是費了點周折,車子來來回回地在城裡轉悠,問路問到的人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最可惡的是有一個自稱是無錫老鄉的人居然給我們指了條“山東路”,線路完全相反,把我們一車人給折騰得夠嗆,這裡建議自駕車出游的人應該事先對要去的那個城市有一個基本了解,最好是買張最新的地圖,省得這樣浪費精力。(不過現在的地圖變化還真沒城市變化快)好不容易找到那家酒店,我們一個個都啞然失笑,原來這裡離我們真的很近,我們一直在他周圍轉啊轉:P。到了酒店才知道我們打聽酒店時居然把它的名字一直說錯了,那海軍三招叫“海甬大酒店”(甬是寧波的簡稱),可旅游公司幫我們訂房間時的傳真件上看起來像“海角大酒店“,呵呵,不過總還是找到了,而且那地方還不錯,非常幽靜。安頓好之後開始感覺肚子餓了,於是我們問了一些當地的人哪兒有專門餐飲的地方(我們相信每個城市都應該有吃食一條街),我們來到了寧波非常有名的“天一廣場”,那兒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是寧波城最熱鬧的地方。我們去到的是“新石浦大酒店”,那兒可真是賓客盈門,菜的味道也非常好,很適合我們。吃飯時外面開始下大雨,我們在大雨中回到酒店,唯一遺憾的就是只能在寧波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得去普陀山,不能去看看久聞大名的“天一閣”,到了天一廣場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第二天一早5點酒店就叫早,我推開窗戶一看,哇,看到了朝霞,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晴好的天氣,心裡特別興奮,洗漱完畢,驅車50分鐘到了大榭碼頭,買了7.10的船票(58元/人),登上了去普陀的快艇。這個季節不是五一和十一,也不是觀音的生日,所以不是太擠,開了1個小時多一點就來到了普陀山。進山第一件事就是買票,要不就進不了島,110元/人,要遇到五一十一或者過年元旦要130元/人,過了“買路”關,我們就真正來了島上,一進去就“呼”的一下擁上來了很好的當地居民,很明顯,就是看中了你袋裡的錢唄呵呵,無非就是讓你住他的旅館吃他們的飯,還有就是導游服務,那種熱情給人感覺非常假,目的性太強。我們沒有理會他們,先去找到了我們預訂的“銀影山莊”,把行李放好。期間還鬧了一個笑話,問路時問了一個公車的售票員,他把我們帶到了“銀雲山莊”,兩個酒店就差一個字,而且普陀山人喜歡用“銀”這個字。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普陀之旅,到普陀最大的事情就是請香拜佛,我們說好了去普陀山最大的三座寺:普濟寺、慧濟寺、法雨寺,這些佛教文化對我們來說還真是有點陌生,我們在寺裡跟著年長的人非常虔誠地拜觀音,求菩薩,不敢多說一句話,生怕驚擾了他們,說錯了話。普陀山其實並不大,它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佛教,所以當地的導游說普陀山是個白天請香拜佛晚上睡覺的地方,來這兒的人大多是虔誠的香客,我們就在去佛頂山的路上看到了好些“佛教徒”,三步一跪,叩神拜佛,真是令人側目,令人動容,你想想,1088級台階那得怎麼跪啊。可能就是因為普陀山是“海天佛國”,很多人忽略了它的自然風光。普陀山真的是風景如畫,空氣清新,整個島都是年代久遠的綠樹,像香樟樹、蚊母樹、樸樹,蔭翳蔽日,綠意盎然,據說這兒夏天最高溫度只有29度,要不是這兒什麼都貴,在這兒修身養性是挺好的。說到這兒得說說普陀山的人,跟這兒風景如畫相比,這兒真是如驢友所說“奸商如雲”,不說很多人說的吃住如何貴,如何被宰,就說當地的導游吧。我們一行8人請了一個導游,還是掛牌的(有導游資格證的),一個長得挺美的小女孩,說是一天100元/天(剛上岸時沒證的導游天開價只要40元,但據說他還要介紹你去吃啊住啊,一條龍被宰),一開始對我們還比較熱心,我們去的第一個景點是普濟寺,她帶著我們去請香(其實就是化錢買,但在這兒得說“請”),照她說的差不多一個人得用掉300多元錢,當時就令我們咋舌,於是我們商量了一下決定不買,到寺裡買,因為寺裡感覺是“國營的”。果然寺裡便宜多了,價格簡直是天壤之別,可是我們就因為這“狠狠地”得罪了這位漂亮的導游,她開始對我們漠然和冷淡。畢竟浙江也是吳語,跟江陰差別也不是很大,她的一些話我們也能聽懂。她開始打電話跟誰說“真是倒霉”“怎麼接了這麼一批人”,等到聽說我們還要走著上佛頂山時她就毅然作出決定不跟我們走了,說你們另外找導游吧,把我們給“甩”了,當然錢也沒給,我估計她的最主要的收入並不是來自這一天100元錢,應該是那請香的回扣,別的不說就這價格就能說明問題了。我還要說說這兒的公車售票員,我所坐車的這一天的來來回回讓我對這兒的售票員的印像一點也不好,態度不好,而且特別的不耐煩。我們住的地方的站叫“影劇院”,普陀山總共也就那麼大,她自己公司的站居然說不認識,真是有點令人難以置信,這些給我印像不好還都是些小女孩,我真是擔心以後這個島會向哪個方向走。想到在這兒吃的東西貴,很短一段路坐車也要五六元錢就聯想到了觀音菩薩,感覺真是一種不協調,那些做飯店旅館生意的人真是奸商,做得還跟真的似的,一點沒有那種樸實的民風,在普陀山幾乎到哪地兒都能有這種感受,我有點替這兒的風景叫屈,這麼好的地兒,有觀音菩薩在,那是一種絕美,可是有這些奸商在,可真是不知道怎麼說好了,怪不得驢友會說“窮山惡水出刁民”。

在南海觀音處看到了一種壯美,這尊觀音像是銅鑄的,面朝大海,用慈目看著天下普羅大眾,非常安詳,感覺讓人特別靜心。也就是在這兒,我們特別相信那下的雨就是觀音菩薩對我們大眾的滋潤:P,就在這場雨中我們結束一天的行程。

回到賓館,他們幾個打起了小麻將,一面聽著外面的雨聲,一面聽著那麻將聲,還有因為輸贏帶來的嘈雜聲,感覺那就是生活,非常甜美的生活。

普陀山實在是沒什麼特產,我就隨便買了點叫“觀音餅”的素食餅,回來吃了感覺還真不錯,特別是那種酥餅,很可口,且不膩,10元錢一盒,不要在大街上買,就在那坐船的碼頭買就行了,一盒比大街上的要多兩個。

還得說說這兒的住,普陀山的住大多比較貴,可能民居的要便宜點吧,我們是通過旅游公司代訂的,標間是150元,但他標價要400多,可是出來玩住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旅游公司訂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普陀山佛教歷史已經很久遠了,我們在這兒能感受到這種濃重的味道,還有那厚重的歷史,那參天的大樹就是歷史留下的,同時現代的居民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兒的格格不入,當夜色慢慢加深,雨聲瀝瀝,我們帶著對佛的敬意進入夢鄉,第二天還在清晨等著我們呢。

星期天還是下雨,我們就決定打道回府,坐著快艇離開了美麗的普陀山,遠遠看見普陀山在煙霧迷離中越來越小,最後成一個小點,做了一個拜佛的姿勢:再見了,普陀!

一車人並沒有因此減少興致,仍然講著我們的所見所聞,窗外仍是淅淅瀝瀝的小雨,慢慢地我們的車遠離了寧波,往回家的方向趕。開了兩個小時,感覺肚子飯了,一看時間,快12點,就問“去哪兒吃飯?”,我回答“紹興”(回家必經之地),於是我們下高速,來到了我們這次行程的一個讓我們最滿意的地方,它就是“大觀園酒樓”,要把它推薦給驢友。非常價廉物美的一餐,到現在還令我回味。其實大多浙江的品味跟江蘇還差不多,特別是杭州寧波這些地方,吃的東西清而不膩,精致可口。而且這頓飯還讓我們改變了回家的想法,我們決定去魯迅筆下的魯鎮看看(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著名的柯岩風景區就緊挨著魯鎮風景區)。

魯鎮的門票是50元,同時給你5個魯鎮通寶,可以鎮裡頭流通,比如吃西施的豆腐啊,喝茶啊,而我們都選擇了一種古老的消遣方式:賭博。幾個人往那兒一坐,莊家穿著清代人服飾,感覺回到了阿Q賭錢的那種境界。像我們這個年齡層的人(30歲以上)都對魯迅有著很深的印像,我們從小學的文章有很多是他寫的,像等等,這些我們在魯鎮景區都看到了印跡,要麼是銅像,要麼是他們留下的痕跡,像魯四爺的府弟,魯家祠堂,魯家小寺等,最令我們感到真切的是看到了活的祥林嫂:一個當地的居民扮演的在大街上討飯。嘴裡叫著阿毛,那語調跟越劇裡非常相像,讓人感覺回到了魯迅的裡。

紹興是個值得去的城市,那裡有很多人文景觀,城市也很干淨,四周的綠化非常厚實,讓人心曠神怡,悠然自得。

建議驢友自駕游也得事先有個准備,我們是臨時決定要去魯鎮的,因為時間關系,緊挨著的柯岩風景區只能眼爭爭地看著它不能進去,只能回家----第二天要上班啊!

美好留在記憶中,並且還會衍生,那就是下次的出游,希望這種流水帳式的游記也能讓你有些許的快樂!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